分享

午后二三点时分的光线,令人想起过去的日子丨王安忆:《众声喧哗》

 摘下珠玑 2016-10-06






  众声喧哗  
 






像王安忆这种盛名之下的人物,我总要先远离,等到不小心自己也觉出好了,再转回头来也不迟。作者不怕等待,我也不急。

遇到《众声喧哗》,首先是看到它装帧素雅、有情绪,夹在书脊中间不声不响,但你看得见。抽出来,翻到手里,开本大小、字体行距、触握手感都刚刚好,便抓起来,坐到沙发上去读。

全书只有7篇文章,10万字,194页,非常符合我的图书馆翻书守则。在我看来,图书馆不能读大部头,累,会有读不完的紧张感,压力大,无法完全进入书中。也不能读历史著作,还是累,人名地名太多,耗元气。图书馆里书挨着书,一排排,一架架,都是灵魂的坟冢,一行行的扫过去,目眩而头晕,人们整整齐齐的坐着,看书、写作业、翻译资料、开电脑、小声说话,各个年龄层的男女坐在各自的位置上,保持安静,非常安静,安静到有一种纯天然的压抑,虽然互不声响,但思考的噪音激烈吵嚷,我也不得安宁。

图书馆适合读的有散文、随笔、推理小说、短篇小说。《众声喧哗》的厚度刚刚好,也许一两个小时就可读完,不用带回家。

全书第一篇《众声喧哗》的第一句就非常漂亮:

午后二三点时分的光线,令人想起过去的日子。

舒国治有本书叫做《理想的下午》,指的便是下午的疏懒时光,而这一句话把这下午更为具体化了,是二三点不是一两点或者四五点,是中午刚过,晚上还不用考虑的空闲时间,很多人会在这个时候午睡,如果你不,也会感觉到时间的重量向毯子一样轻轻的覆在你身上。不止是时间的精确,还有光线,明暗在树荫或楼房之间变换,记忆伺机而动。

继续读下去:

太阳经过路南老公寓的山墙折射,收集了一些颗粒状的影,那是外层涂壁上的拉毛所形成的。过去的日光是这样,毛茸茸的,有一种弹性。那时候,对面没有层峦叠嶂的高楼,天际线低矮而且平缓,路却是狭窄的,不像现在开拓得宽和直,所以就也会有开阔的错觉。汽车从街心开过去,轮胎和路面的摩擦声听起来很远,比无声反显得静谧,这静谧也是过去的。静谧中的闲散与慵懒,又有些气闷,让人恍然,就不仅是过去的,似乎还是将来未来的,无论世道如何千变万化,都是沉底,要说这城市有丝毫的悠古心,就是它了。

这时分有一种魅惑,它让人觉着漫长,简直不知道怎么才能捱过去……等到日头在马路西边下去,界面上的光里颗粒状的影调走了,变得平坦淡薄,却似乎更亮了,此时此刻又觉着,时间简直转瞬即逝,一个时代都过去了。

紧接着这两段话,人物出场了,欧伯伯靠在尼龙躺椅上,看着门前的马路,心里积郁着一些愁和烦,这真是比一生一世还要长,一生一世都要过去了,这一时却捱不过去。

看这篇小说,首先被王安忆的气度震慑,不怒自威,写的沉着,多可贵呀。然后是文字,词语组合繁复多样,并且精确,连成句子是一句接着一句,哗哗啦啦的顺流而下,进入河床,时而密集,节奏快,那是遇见河底下的石头了,时而慢下来,缓下去,那是到了平原,河床走宽了。然后是结构,前面引述的两段是开头,开了头欧伯伯一出场,节奏感瞬间加快,就像电影刚开场来一些缓慢的长镜头,接着背景音乐一起,咔咔咔的闪回,人物声响嘈杂渐起,故事背景一一交代,剪辑也干净漂亮。

王安忆就是这么行云流水的把那旧时光里家事交待清楚:欧伯伯从前也是年轻小伙,和妻子住在亭子间里,然后老人老去,小孩成长,家里的几间房子来回捯饬,分分合合,孩子结婚生子,有出息的搬了出去,剩下的把好房间瓜分干净,老爷子生病出院,想要干点事,便在停车房隔了一块地方,开了间小店。卖纽扣。

小说主要讲了三个人,欧伯伯,一个年轻保安,一个突然闯入这个安宁小街角的年轻女人六叶。欧伯伯生病之后说话不便,惜字如金,保安则天生口吃,和欧伯伯正好接上线,常来店前站着,也没多少话说,喂喂飞下来的麻雀,晒晒太阳罢了。然后,六叶闯入了,把这个几乎停滞的时空搅动起来,她要和欧伯伯共用店面,卖衣服,那种雷厉风行的性格和欧伯伯与保安都形成了对比,世界折腾起来。

最后,六叶走了。故事完了,欧伯伯和保安在路边的夜市看到了六叶,但没有叫她,沉静中,却有一股子广大的喧嚣,从水泥路面下升起,布满,天地间都是嘁喳声。

小说情节并不复杂,但人物各个丰满立体。作者用语言织成的这张网把现实隔绝开,你读进去,就要沉下去,沉下去,就会感受到那种与现实决然不同的时光体验,这或许就是读小说的乐趣吧。

后面几篇被梁文道称为更自由的创作,虽然能看出功力,看出尝试和努力,并且不得不佩服,但阅读的快感被限制,它需要更高明的眼光去寻找相应的刺激点,而我显然还没修炼成功,且罢了。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