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议文学语言的艺术魅力

 琴贵铧 2016-10-06

  摘 要:文学是以语言为工具通过形象反映社会活动的意识形态。其中语言是文学的重’要构成要素。文学以人类的语言作为基本媒介,以语言的方式存在;与它所使用的媒介及其存在方式相关,文学形成了区别于其他艺术样式的特点。文学的语言是艺术的语言,是形象化的语言、是情意性的语言、是音乐性的语言。总而言之,文学与其他艺术的差别和特点,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它的语言组织,取决于它所具有的语言特性。

  关键词:文学语言 艺术魅力

  一提起文学,大家就又不由自主的会想到李白的诗词、鲁迅先生的作品,远的一点还会想到《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诚然,这些文学作品都是好的作品。读者们喜欢这些文学作品,有的是基于其蕴含的意识形态、有的是机遇其文学作品所描述的人物形象,还有的是文学作品的语言。

  一、语言是文学的构成要素

  绘画、雕塑是用色彩、线条塑造艺术形象的,音乐、舞蹈是用音响、节奏或者人体动作塑造艺术形象,戏剧、电影是用造型、表演、语言等来塑造艺术形象的,文学的艺术形象则是用语言塑造而成,语言可以说是文学作品的载体。而文学也必须使读者首先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借助于想象才能感觉到艺术形象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语言,就无所谓的文学,语言是文学一个重要的要素。语言成为文学的物质存在方式,体现着文学意义的表达需要。这里的“意义”,是指作品的形象、情感和思想蕴涵。高尔基诜“文学的第一个要素是语言。”“语言把我们的一切印象、感情和思想固定下来,它是文学的基本材料。文学就是用语言来表达的造型艺术。”萨丕尔认为“语言预先决定了精神的一切符号表达的形式”,而文学就是“当这种表达非常有意思的时候”在他看来,文学是语言的一种表达形式。文学的创作实践也恰恰表明,语言是作家物化审美意识的唯一材料。他对生活的理解、认识和评价,要借助于语言;他进行艺术思维,孕育艺术形象,也不能完全离开语言;最后,当他要把内心的审美感受与体验表现出来,给它以物质的外壳,使其物化为可供他人欣赏的艺术形象时,就只能依赖语言了。

  二、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首先,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人的意识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以使哲学形式、可以使法律的形式,也可以是文学的形式。文学是意识形态的一种,当然也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头脑里反映的产物。例如曹雪芹的《红楼梦》描写的虽然是以贾府为首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却深刻的反映了整个封建残酷的阶级压迫和阶级斗争。其次,文学是通过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既然文学语言以塑造形象为目的,又要求形象生动鲜明(并能表达作家审美理想)这就要求文学语言要构型性生动。袁枚曾经说过“一切诗文,须字立纸上,不可字卧纸上,人活则立,人死则卧,用笔亦然”。要达到文学语言的生气灌注,作家尤其诗人在选择词语时要十分注重语言的表现力。运用语言的比喻意。拟人化来使作品更有活力。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顿觉诗意葱茏,满眼生色: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这些拟人化的动词,传达出了生命与活力。

  三、文学语言是艺术的语言

  1.文学语言的形象艺术。文学语言的特点很多,向模糊性、生动性等,但形象是无疑是文学语言最鲜明的特点。用语言反映现实生活物品的形象,是文学作品的特征。黑格尔认为:“语言的艺术在内容上和表现形式上比起其他艺术都远较广阔,每一种内容,一切精神事物和自然事物,事件,行动,情节,内在的和外在的情况都可以纳入诗,由诗加以形象化。著名诗人马科夫斯基形象的把文学的语言比作是“镭的开采”。他指出正如在千万吨矿石中开采出一克镭那样,“你用尽力气,采取一千吨的字矿,只为了一个字”。语言矿石中的镭,就是具有形象美的文学语言,它炼去了“语言矿石中的杂质”,闪烁着镭的光泽。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问,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文章中尽一个“绿”字,描绘了春天无限盎然生机的画面,通过诗人的描写我们仿佛看到了花间的蜂飞蝶舞,春江的鸭儿戏水的画面。在人物的描写方面,文学更能显示其所具有的艺术魅力。如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里面有一段是写阿Q闯入静修偷萝卜被尼姑发现的情形。“阿Q没有说话,拔步就跑:追来的是一匹很肥大的黑狗。这本来在前门的,不知怎的到后园来了。黑狗哼而且追,已经咬着阿Q的腿,幸而从农兜里落下一个萝卜来,那狗给一吓,略略一停,阿Q已经爬上桑树,跨到土墙,连人和萝h都滚出墙外面去了。只剩着黑狗还对着桑树嗥,老尼姑念着佛”。这种形象化的描写,为阿Q着人人物的活动创造了一个特殊环境,形成了一种紧张气氛,从一个侧面丰富了阿Q性格,是阿Q的形象跃然纸上。

  2.文学语言的情意魅力。文学语言的情意性魅力,主要由文学的本质和文学的社会功能所决定的。如果说文学语言的形象性魅力反映的是生活中的真,以反映真实的生活来表现文学的本质和社会功能,那么文学语言的,那么文学语言的情意性特征,其基础则是渗透在反映生活的艺术形象中的情意的“真”,以表现主体的“真”体现文学的本质和功能。美国学者苏珊?郎格指出:艺术文化的突出特点是艺术家“将表现性和情感意味移入到外部世界之中”, 就是“自然的主体化,也正是这种主体化才使得现实本身被转变成为生命和情感的符号。”张少康先生也曾指出“欲求作家之情意,须从言象之外得之,如果执著于具体的言象,则不能获得无限之情意。但情意虽不在言象,却又必须借助言象方能获得,故而追求言外之意、文外之旨,遂成为文艺家所欲达到的最终目的。”我国古典文学语言特别注重文学的情谊。如白居易的《与元九书》也写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于言,莫切乎声,莫深于义”清代沈祥龙也说:“意不显露,语不穷尽,句中有余味, 篇中有余意。”这些语言不但语言的情谊,还特别强调情意的真切。现代文学也注重语言的情意,例如鲁迅在《社戏》一文写到“……许久没有东西吃了。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些来煮吃的。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仅仅一个“偷”字反映出了人生的百态。

  3.文学语言的音乐性魅力。文学语言的音乐性特征,是指文学语言手段的音乐化特征,即以文学语言写人、叙事、状物、绘景时所呈现的吸引人、打动人的音乐氛围及其特征,也就是和文学语言的形象性、情意性特征融合在一起的语音形式特征。文学语言的音乐性特征,主要体现在由文学语言语音手段所形成的丰富和谐的节奏和韵律上。文学语言的音乐性是文学语言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学语言修辞的根本要求。著名鲁迅研究专家朱彤在《鲁迅创作的艺术技巧》一书中所说:“文学语言的‘贴切’,不只具有形象性上的意义,也有音乐性上的意义。在实际的生活里,这两者是自自然然结合在一起。”文学语言的音乐性,主要通过文学语言的节奏体现出来,这种节奏能够使作者的思想表达的更加充分,也能够给听众造成一种强烈的印象。例如黎汝清的《万山红遍》写到“中国共产党是真理的化身,是胜利的象征,是中国人的希望,是人民的救星!从此,苦难的人民将在党的红旗引导下,进行不屈不挠、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斗争!从此,中国人民在自己英雄的革命斗争史上,揭开了崭新的篇章”。文章中,“真理”跟“化身”相配,“胜利”跟“象征”相配,“中国”跟“希望”相配,“人民”跟“救星”相配,“进行”跟“斗争”相配,“革命”、“斗争”、“史上”都是双音节, “揭开…崭新” “篇章”也都是双音节。读起来音节匀称,声音和谐。

  参考文献

  [1]施明艳:文学――语言的艺术[J],科教创新导报,2008, (4)

  [2]张静:文学的语言[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1

  [3]王培基、孟海青: 文学语言的音乐性特征及其研究途径[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

  [4]王培基:文学语言的情意性特征[J],青海社会科学,2001(1)

《浅议文学语言的艺术魅力》相关文章:

浅谈广告英语的语言魅力

中文系论文题,可供参考选题

浅谈英美文学教学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浅析元曲的语言特色

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论传统文化对施蛰存小说创作的影响

论文学的权威性

论怎样将情感融入舞蹈艺术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