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台东沙岛——一个传奇的不为人知的地方

 xxjjsdt 2016-10-07

  我国的东沙群岛早就闻名于世,可是在浩瀚的黄海中的这个“东沙岛”却鲜为人知。资料显示,东沙南与长江入海口毗连;北濒黄海入海口南端,地跨亚热带与北温带。它的形成主要是由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携带的陆源物质,在潮汐的动力作用下沉积而成。

  据史料考证,距今1200年前,当时的东台弶港镇附近已形成一个开放的浅水海湾,黄河夺淮和长江三角洲的发育,为东沙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东沙南北长约90公里,由66个沙洲组成,以东沙为中心,故名东沙。据测定,东沙年淤成陆面积合万亩之多,每年向东延伸约3公里,有人计算过,从现在起到100年后,东沙成陆面积将相当于4个东台市的规模。

  东沙海域位于33°03'00''-33°23'44'',121°00'00''-121°17'40''之间,包括亮月沙、三丫子、东沙及其周边零星滩涂,零米以上面积104万亩,是涨没落现国内最大的沙洲。东沙滩涂以及附近海域,滩面平坦,水流平缓,水质无污染,潮涨潮落,天然饵料丰富,构成了丰富的海洋生物链,是鱼、贝类等海洋生物繁衍生长良好的“天然牧场”。东沙因特殊成因构成了丰富的海洋生物链。有关部门拟在此建立国家级海洋生物保护区。


  去年6月,江苏沿海开发被上升和确立为国家战略后,柒周刊曾经以8个版的篇幅加以重点报道。近日,一则江苏有望2020年前,在东台以东海面建立两个面积约为1000平方公里的人工岛的消息,引起公众极大关注。1000平方公里,相当于南京28个八卦洲,相当于1.5个新加坡,无疑是一个超重量级的举措。


  江苏海域突然冒出的“岛屿”

  东沙与高泥,对于很多人来说,在一个星期前还是很陌生的地名,除了东台本地人和数量有限的地理地质专家来说,这两块江苏东台所属、时而被海水淹没,时而露出海面的沙洲,并不为人知晓。但是自11月1日,一个名为《南黄海辐射沙脊群空间开发利用及环境生态评价技术》(简称“南黄海辐射沙脊群研究”)的科研专项在南京大学举行了启动会议后,东沙与高泥通过网上网下媒体的报道,迅速成了两个人们关注的热词。

  在南京大学举行的这次会议上,“南黄海辐射沙脊群研究”项目负责人、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院长高抒介绍了项目的基本情况,他表示,国家将利用江苏省沿海特有的辐射沙脊群,开发建设总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的两个超大型人工岛项目。

  “项目将以东沙和高泥两个超大型人工岛为示范基地,研究强潮环境下以潮流脊为依托建设人工岛的技术,提出交通、防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东沙人工岛将作为临港工业园区,高泥人工岛作为城市用地;如果顺利,这两个人工岛将于2020年前建成。

  虽然只是可行性研究,人工岛的建成期距今也有10年之遥,但这个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由国家海洋局主导,由财政部批准立项,并划拨了1645万项目经费,再经由南京大学领衔另8家重量级科研机构,历经4年(2010年至2013年)研究,相信会为人工岛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再加上江苏省正大力加快沿海开发建设,“人工岛建设”从设想到规划再到建设是可以预计的。


  “国家公益性项目不仅仅是单纯的科研,它是和国家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结合在一起的。”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副教授张永战是南大参与这个项目的16位老师之一,他说,在研究过程中,他们会与江苏省负责沿海开发的相关部门经常沟通。

  大海的杰作千奇百怪,沙洲可算其一。踏遍中国的沿海,如此涨潮是海,潮落成滩,没有怪石嶙峋,却又如此生动秀美的,也许就唯有黄海沿岸这片神奇的沙洲了。这里是沙洲众多,东沙、蒋家沙、亮月沙、太阳沙等,星罗棋布。其中最神秘诱人的莫过于被世人成为“东方第一沙洲”的——东沙!

  然而,不同于早已为世人所熟知的南海东沙群岛,这座位于盐城东侧海域中“东沙岛”缺少有人听说。因其离海岸几十里,又未开辟旅游路线,少无游船抵达,所以长期以来只能“身不能至,心向往之”。

  平地起波澜,东方升日出


  空中俯瞰,东沙岛就像一只面向大海侧卧的大熊猫。作为随之海潮涨末,时隐时现的中国最大的泥沙岛屿,其最大的自然奇观就在于:她涨潮时是一片汪洋,落潮时则成茫茫海滩。亲历这样的变化,你不禁要问:“东沙在哪里?”东沙的渔民会告诉你,游东沙必须要随潮水往返。


  东沙与海岸之间只有一泓相隔,那深蓝色的海水是海岸边沙滩与东沙之间的一道深水槽,期间相距25千米。清晨,站在东沙观海上东方日出,你会感到你是这世界上最早沐浴阳光的人,那是一种非常美妙的享受。

  东台海上苏东的“天然牧场”

  在东沙似乎很难看到绿色的生命,但生命不全是绿色的,这里的生命其实是以另外一种颜色出现的。灰黄,并不是荒凉的代名词,海滩上灰黄的沙砾,局部滩面上灰黄的盐蒿,它们细腻、柔顺,但十分坚韧,生命的宽度如海一样延伸。

  除去旺盛的植物群体,生活在这里的还有庞大的动物群体,构成了东沙丰富的海洋生物链,被誉为海上的“天然牧场”。据统计,东沙有各类动植物1200多种,其中鱼类400多种,甲壳类50多种,贝类40多种,鸟类210多种,爬行类动物4种,海生植物近300种,海生哺乳动物15多种,硅藻类浮游植物达190多种,浮游动物98种,海底栖息动物183种。以滩为“家”,与涛为伴,成千上万只东沙生灵亲密无间、和睦友好地生活在这座岛屿上。


  海鸟引路,开启奇妙东沙之旅

  东沙观测站平台,是欣赏东沙美景的最佳位置。它是1797年当时政府为研究该区地貌、地质、潮汐、气象、生物和环境等学科而建立的。这里远离街市,空气清新,风和日丽,气候宜人。登台眺望,清晨的东沙身披彩霞,绚丽多姿,待到艳阳高照,但见渔帆点点,鸟翔鱼跃,傍晚,落日的余辉透过绯红的云层和点点帆影,倾斜浅滩,好比巨幅彩绸,在潋滟的波光里,荡漾、飘摇。游客来此,拾贝、冲浪、扬帆、垂钓、野炊......再好不过。因为有海鸟前面引路,所以东沙游玩,其乐无穷。所有驳船来此游玩的人,站在船栏上眺望远方,都会因眼前大自然的美景而情不自禁挥舞双臂,高声赞美。

  在东沙,即使是老人都能找回童年的感觉。细腻柔软的沙子像是漫天铺展的毛绒地毯,五彩斑斓的贝壳,俯拾皆是。海扇壳、丁当壳、笔壳、狮掌壳、蚶子壳数也数不清。步入海滩,伴着阵阵天籁余音,你可以挽起裤腿,将脚踩入柔软的沙滩上,让海水漫过脚面,开始那奇妙的探宝旅程。


  东沙垂钓是必不可少的。浅海是鱼类栖息、泅游、觅食的场所,游客可乘坐快艇,带上鱼竿,到海面上钓鱼。无论您是初学钓鱼,还是钓鱼老手,都会有所收获,如若不过瘾,可加入渔民行列,撒网捕鱼。海鱼咬饵很猛,易钓,如备灶锅,还可自己烧烤,加上青灰的海蟹、嫩红的龙虾,品尝自己劳动所得的美味佳肴,别有情趣。在这里,观赏渔民钓鲨又有一番情趣。每当潮满港汊,船体四周立即会聚来各色各样的鱼,有五颜六色的热带鱼,有雪白如银的鳓鱼,有运动迟缓的大海龟,有飞快似箭的针尖鱼。它们成群集队遨游着,而最令人瞩目的要数“海上霸王”鲨鱼了。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东沙,作为盐城湿地生态国家公园内一处极富魅力的景区,它正以独特神奇的自然面貌、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美丽浪漫的审美体现,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目光,引起世人的关注。加大东沙的保护与开发力度,建立东沙海上旅游线,让世界共享东沙的美丽,为东沙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项目,这一切,都将不是遥远的梦......

  根据勘察统计,鱼类近400多种,贝类40种,甲壳类50种,鸟类210种,爬行类40余种,海生哺乳动物15种,海生植物近300种。这些海洋生物中属珍稀品种的竟达10%以上。其中有曾经被国际鸟类委员会认定已绝迹的“黑咀鸥”、“扁咀海雀”,还有产稀世珍品天然珍珠的斧文蛤等。东沙海面盛产大家熟知的泥螺、螃蟹、文蛤、青蛤、四角蛤、缢蛏、牡蛎等美味佳肴,一年达十多万吨之多。


  “东沙海域距离东台陆地海岸最近。”一位经常出海的东台渔民向记者描绘东沙时称,“如果把金波万顷的东沙比作银河,那数以万计的渔舟就是闪烁的繁星,景致煞是好看。


  据东台市沿海办介绍,根据“2009—2020年条子泥、高泥、东沙100万亩围垦规划”,条子泥沙洲一带的围垦面积是40万亩,高泥是28万亩,东沙是32万亩,总共为100万亩,大约是667平方公里。所谓围垦,则是在沿江、滨湖和海边的滩地上圈筑围堤进行垦殖的工程技术。对海滩地的围垦又叫海涂围垦;对经常淹在水下的海湾浅滩的围垦又叫围海造田;对滨湖滩地的围垦也叫围湖造田。因此,人们议论中,“两大人工岛”东沙、高泥的前期工程,实际上是围海造田工程。只不过,这个“田”的用途尚未确定,是建设工厂还是农业开垦?目前尚无定论。


下图为渔民抢收紫菜。


下图为渔民前往收割地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