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广东在中国古典硬、红木家具中的重要地位

 学点就够用 2016-10-07

广东是中国唯一一个出产名贵硬木(红木)的省份——即海南黄花梨。海南岛历史上是广东的一部分,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独自成省,其所产的黄花梨在以前也是运到广州上岸、囤放、打税、然后销售的。

广州在汉代时就已进口和使用紫檀、黄花梨、花梨等硬木。

广东在全国是最早制作和使用硬木家具、也是唯一一个从古到今一直用硬木制作家具的省份。

广州地处南海之滨的珠江三角洲,自古以来经济繁荣,对外贸易、商业、手工业和水运交通都很发达,硬木原材料的供应非常便利,所以使广作的硬木家具在中国的家具史上别具一格,形成了独特的广东风格。

因为广东人从古至今都喜欢烧香,最初的紫檀和黄花梨是作为香料进口到广州的,紫檀叫紫檀香,黄花梨则叫黄檀香(降香),白檀叫白檀香。

广州地区从古至今都有大量的名贵硬木汇集,从来不缺大料、好料,所以珠江三角洲地区直到现在还是古代硬木家具存世量最大的地区。

在明清两代,广州一直被皇帝称为“天子南库”,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广作家具在明清时期也领导了全国潮流几百年。

要研究硬木红木及其所制家具,忽略了广东便会有很多问题无法搞清楚,使北方很多不重视广东历史和广作家具的专家学者搞出了许多诸如“黄花梨是海南独有的”、“紫檀无大料”、“十檀九空”甚至“紫檀绝迹论”之类的大错特错的谬误,以至贻笑大方!

要研究硬木家具,不留意研究广东的历史和广作家具,那永远是不完整的、残缺的,也不可能真正搞清楚事实的真相!

古代的紫檀家具主要分布在广东和北京两地,苏州地区可能有少量的制作和流传。别的省份极少有,甚至一些省份连紫檀木料都可能没见过!

因为只有硬木才能承受精雕细刻,所以广东的家具极其重雕工。到了明清两代,终于形成了被后人称为“清式家具”的广作风格。

明清时期在广东,紫檀和黄花梨器具都是民间可以买到的日常用品。

据明末的李渔(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在清初游历广东后在《笠翁偶集》载述:“予游粤东,见市廛所列之器,半属花梨、紫檀,制法之佳,可谓穷工极巧。”注:当时粤东还是广东比较贫困的边远地区。

据史料记载,明清时期广州的手工业从业者已近一百万人,制作硬木家具的作坊遍布大街小巷,下雨天硬木的木屑把雨水都染红了、把下水道都堵塞了,其盛况可见一斑。

明代的广东家具肯定与北方和内陆不一样。清朝康熙皇帝打进广东后,得知广东的硬木堆积如山,家具都是用紫檀、黄花梨做的,既时尚先进又精美绝伦,马上便决定从广州调集工匠、购买木料进京,把故宫里的明式家具全部换掉!

因为北方把广作家具都看成了“清代家具”,所以明代的广作家具断代会比北方明式家具难得多。广东并没有北方的所谓“明式家具”传世,广东人在明代就是用这样的“清式家具”的。

西汉早期广州已有一条沿着海岸线一直航行到印度的航线,即由广州为起点,经粤西--〉广西--〉越南--〉缅甸--〉泰国--〉斯里兰卡--〉印度东南部,早期的远洋运输为安全起见是沿着大陆的海岸边航行的。交易回来大量东南亚和波斯的奇珍异宝、香料和木料等,那时的广州已成为国际的贸易大港。

明代曾经禁海,但广东民间的对外贸易根本无法禁绝,也没有中断过。正德九年广东布政司参政陈伯献的奏章里便详细记录了广东沿海大规模的海上武装走私活动令官员束手无策,坐视海上走私日益繁忙的现象。在隆庆(1567-1572)年才正式解除海禁,由此可知明朝的海禁对广东海外贸易基本没有影响,对内陆的影响却非常巨大。以至内陆和北方在解除海禁前根本没有硬木,造成了胡德生先生和故宫博物院的一些专家,到现在还认为中国在明代中晚期之前没有紫檀和黄花梨等硬木家具。

现在故宫里存世的硬木家具特别是紫檀家具90%以上是广东人制作的,故宫里为方便管理这些木材和工匠,还专门在造办处成立了“广木作”。

清宫廷的硬木木料均从广州采办,宫中的硬木家具则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在广州定做的或是广州进贡的;另一部分是朝廷从广州把工匠召进宫,在宫廷造办处的“广木作”做的。


广作紫檀家具到了清乾隆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有“乾隆工”和“紫檀工”的美誉!这从近几年国内外各大拍卖公司的成交情况可以看出来,能创下“天价”的几乎都是乾隆时期“出口装”或“宫廷装”的广作紫檀家具。

随文赠送小知识:明朝初期盛产黄花梨等硬木的越南也曾经是中国的一个省,叫交趾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