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盐城市

 黄山五星 2016-10-07
【陈琴堂】字宰平(1855~1913),盐城花川港(今亭湖区黄尖镇花川村)人。先祖于清朝中叶由南洋岸迁居花川港,承领滩涂,建灶煎盐,又因近海之利,经营渔航业。经几代经营,陈家有盐灶7部,草滩、熟地3000亩,还有商运海船、租赁船10多艘,载重千余吨,成为盐东首富。
  陈琴堂年轻时即继承祖业,致力于煎盐业、渔取业与航运业的经营。北洋黄花鱼(春鱼)是味美价廉的海产,而新洋港老大不谙此项捕捞。陈琴堂以优厚报酬请吕四港老大前来传经,并在同行中加以推广,后成为新洋港海取业的一项重大收益。陈琴堂将渔船上的四樯、五樯分别固定在船头船梢左侧船舷,改后效果良好,为同行采用并定型,大大提高了近海捕捞效率。陈琴堂除了经营江南浏河、浒浦至北方青口、石臼所等地的航运以外,又陆续在烟台、营口、安东(今丹东)及朝鲜仁川设庄扩展业务,由代客运输到自运自销,营业日益发展壮大。南运的货物主要是豆(生)油、豆饼(作饲料、肥料)、咸猪肉,北运的货物大宗为崇明土布等江南土产。中年后的陈琴堂更发展其他产业。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前,他发起从今盐东镇东界起向西开河通到南洋岸,把淡水引到灶境(开挖近20公里的陈公河),通过废灶开垦后,为今盐东镇大片农田的排涝起过一定的作用。接近晚年,陈琴堂还竭尽全力兴办沿海近代工业。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他与海州沈云沛等合资开办临洪油坊,经营榨油,效益良好。随后,又在阜宁东坎附近的洪套(今滨海县境内)开辟厂址,投资额银三万两,开设源丰机榨油饼坊。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创办“海裕盐场”,承领新洋港口南岸“滩涂”100顷(约合6.67平方公里)为场址,投资4万元,费时2年,筑土圩,开引河,造码头,夯土成池,辟道路,盖房屋,办起了盐场。几经挫折,最后,得到了两淮盐运使署准许开设“润丰耀”盐号,经销海盐。源丰油坊和海裕盐场是盐城近代工业的萌芽。陈琴堂先生勇于接受新思潮、立足海滨,开创实业,发展经济,为亭湖籍近代知名实业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