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浦东地名里的煮盐史

 老沈阅览 2019-02-04
            ■陈志强
   
   浦东濒临东海,自五代至清中期,盐业生产是浦东地区的支柱产业。盐场范围内,逐渐出现了服务于盐业生产,以盐民为主的一批早期聚落,有的还逐渐发展为市镇。

   自南宋起至元代中期,下沙盐场的盐课司署先设在浦东鹤沙(今航头镇下沙地区),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下沙集镇。自元代中期至明朝中叶止,下沙盐业逐渐兴盛,盐场逐渐向东南延伸,此时此课司署迁至原下沙盐场南场址,新场集镇因此而繁盛。自明代中叶起至清朝中叶止,随着长江口逐渐向东南延伸,盐课司署又迁到了一团址,大团集镇得以形成。

   时至今日,一些与盐业生产有关的机构早已消失,但还有部分盐业生产的机构及所属团、灶、路等名称转化为历史地名保存并延续下来,并成为浦东乡镇建制和行政村及自然村的名称,如新场镇、航头镇、大团镇、六灶镇、惠南镇等。
   
   浦东煮盐制盐始于五代(907-960年)。在汉著的古籍中,已有吴郡“沿海之滨,盐田相望”的记载。五代时期已有下沙盐场,泛指着航头、下沙、周浦、川沙等一带的沿海地区。当时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生产能力很低。

   在宋代,盐利是一项重要的财政收入,朝廷设置县盐监、支盆监、场盐监,以监督盐的生产。至北宋中期,改进盐的生产组织,实行集灶为甲的结甲法,在场下设灶,集中三灶至十灶为甲(后又改甲为分场);改进生产方法,推广煎盐“铁盘”。铁盘由数块铁片拼装成圆盘状,直径可达数丈,重万余斤。各块中的间隙,用泥拌石灰填塞。铁盘搁在用泥块砌筑成的、与铁盘直径相同、高约二尺的矮堰上,即为灶。灶内砌若干砖柱,以承搁盘块,留出烟门。盘上四周用泥、石灰、茅草混合而成的灰料筑成二尺高的围边,灌入浓卤,盘下灶内点火,以芦苇、茅草等为燃料,即可煎熬。

   元初,盐场又进行一次重大的改革,立团定界,归并灶座,建团立盘。或三灶合一团,或二灶合一团,并灶之后,打破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状况,以“团”为生产单位,连续使用大型煎盘生产,使下沙盐场的生产在元末明初达到了鼎盛时期。

   明代,朝廷将下沙盐场所属的土地分为有司地和盐场地两部分,在盐民中分划出滨海灶户和水乡灶户。滨海灶户依旧靠煮盐纳课,领取工本为生;水乡灶户虽仍属籍盐民,但不再从事盐业,改行种植、养殖业,将盐课折银缴官府。明代晚期,滨海灶户也可以折银代盐课,为灶户摆脱煎盐的劳役提供了条件。明代后期,“东南地涨”,河道淤塞无人疏浚,加上倭患的影响,额定盐产量仅为明初的三分之一。

   清代,沙涨水淤,咸潮渐远,盐灶逐渐停煮。清道光十年(1830年),全部盐灶基本停煮。但与盐业生产相关的书画、诗歌、民谣、舞蹈、故事、地名等“盐文化”流传了下来,成为浦东文化的一部分。

   浦东,这片东海之滨的土地,如今已用它蓬勃的生命力和傲人的经济发展牢牢锁住半个世界的目光,想来不过是这几十年的事情。但是浦东这片土地上的经济活动却很早就开始了。

  今天我们就向大家介绍在浦东成陆之后——经济活动的开端
1. 收获海洋惠赠的聚灶煮盐
    浦东煮盐制盐,始于五代(907-960年),至清道光十年(1830年)全部盐灶基本停煮。

        ▼在汉著的古籍中,已有吴郡“沿海之滨,盐田相望”的记载。

        ▼五代时期已有下沙盐场,泛指着航头、下沙、周浦、川沙等一带的沿海地区。在当时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生产能力很低。

        ▼在宋代,盐利是一项重要的财政收入,朝廷设置县盐监、支盆监、场盐监,以监督盐的生产。至北宋中期,改进盐的生产组织,实行集灶为甲的结甲法,在场下设灶,集中三灶至十灶为甲(后又改甲为分场);改进生产方法,推广煎盐“铁盘”。

​  
铁盘:

        由数块铁片拼装成圆盘状,直径可达数丈,重万余斤。各块中的间隙,用泥拌石灰填塞。铁盘搁在用泥块砌筑成的、与铁盘直径相同、高约二尺的矮堰上,即为灶。灶内砌若干砖柱,以承搁盘块,留出烟门。盘上四周用泥、石灰、茅草混合而成的灰料筑成二尺高的围边,灌入浓卤,盘下灶内点火,以芦苇、茅草等为燃料,即可煎熬。


煎盐铁盘模拟雕塑


        ▼元初,盐场又进行一次重大的改革,立团定界,归并灶座,建团立盘。或三灶合一团,或二灶合一团,并灶之后,打破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状况,以“团”为生产单位,连续使用大型煎盘生产,使下沙盐场的生产在元末明初达到了鼎盛时期。


        ▼明代,朝廷将下沙盐场所属的土地分为有司地盐场地两部分,在盐民中分划出滨海灶户水乡灶户。滨海灶户依旧靠煮盐纳课,领取工本为生;水乡灶户虽仍属籍盐民,但不再从事盐业,改行种植、养殖业,将盐课折银缴官府……

        明代晚期,滨海灶户也可以折银代盐课,为灶户摆脱煎盐的劳役提供了条件。

        明代后期,“东南地涨”,河道淤塞无人疏浚,加上倭患的影响,额定盐产量仅为明初的三分之一。


        ▼清代,沙涨水淤,咸潮渐远,盐灶逐渐停煮。清道光十年(1830年),全部盐灶基本停煮


2. 盐业经济催生的江东市镇


        浦东濒临东海,自五代至清中期,盐业生产是浦东地区的支柱产业。盐场范围内,逐渐出现了服务于盐业生产,以盐民为主的一批早期聚落,有的还逐渐发展为市镇。


        下沙盐场,自南宋起至元代中期,下沙盐场的盐课司署先设在浦东鹤沙(今航头镇下沙地区),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下沙集镇。自元代中期至明朝中叶止,下沙盐业逐渐兴盛,盐场逐渐向东南延伸,此时此课司署迁至原下沙盐场南场址,新场集镇因此而繁盛。


        自明代中叶起至清朝中叶止,随着长江口逐渐向东南延伸,盐课司署又迁到了一团址,大团集镇得以形成。


【团】

        “团”,是盐场下辖的生产和行政单位。明清两朝,下沙盐场统领了3个分场9个团,“团”逐渐成为集镇名。如大团地区隶属于江苏省松江府南汇县,称“长人乡下沙盐场一场一团”。

        九个团名与今天地名对照,大致是:

        一团,今大团、三墩、泥城、万祥等一带,因以一为大,故名;

        二团,今二团、新港、老港等一带;

        三团,今三灶、惠南镇一带;

        四团,今盐仓一带;

        五团,今祝桥镇一带:

        六团,今六团、施湾一带;

        七团,今江镇、潘家路一带;

        八团,今川沙、蔡路、合庆一带;

        九团,今曹路镇的龚路、顾路一带。


【甲】

        “甲”,清代,撤销浦东的盐业生产,煮盐的灶丁转为农耕,对灶丁的管理由团灶制改为团甲制。如大团地区就辖有上一甲、二甲、三甲(大团镇南、中、北市)、南四甲(瞿家桥)、北四甲(范家桥)、上四甲(城隍庙东禅寺)、上五甲(沈家码头)、上六甲(三墩镇)、中三甲(陈家店镇、董家村)、东四甲(海关帝庙)、中六甲(蔡家树园)、下一甲(蟛蜞庙镇)、下二甲(八家村庄家宅)、下三甲(泥城)、南下六甲(石皮泐)、北下六甲(书院厂)等16甲,八团所辖的“甲”,自南向北排列,自一甲至十二甲,共有十二个,且每甲域内都有一条西起钦公塘(今川南奉公路)、东到老圩塘的河流、河以甲得名,为一甲港至十二甲港。三甲港因列为第三甲而得名。


【灶】

        “灶”,是盐场中盐业生产的基本单位。南宋下沙盐场建立时,下设下沙南、下沙北、大门和杜浦4个分场,各分场下设10个灶户(或称盐户、亭户),主要来源于滨海人户、官府派遣的罪犯和南方迁来的饥民等,他们各列灶籍,身份世袭。每灶户各有20家煎灶(或称灶座),盐工被称为盐丁或灶丁,由亭长和百夫长管理。为便于管理,在“灶”前冠以序数,日久也成了地名。至今,浦东南部仍留有小二灶、三灶、五灶、六灶、七灶、八灶等地名。


【路】

        “路”,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浦东修成了老护塘(即里护塘),从陆路运盐至里护塘运盐河的路,后来作为地名,如黄家路、邬家路等,老护塘沿线的一些出海口,舟楫往返不断,随着人口不断增加,逐渐成了经济繁荣、交通便利的集镇、人们称它为“路口”,或以姓氏冠以各“路口”,以居民中大族的姓氏,分别称其为“曹家路口(曹路)”“顾家路口(顾路)”“龚家路口(龚路)”等。


【港】

        “港”,是水路运盐的东西横向河道。如南一灶港至南六灶港;一灶港至七灶港等。浦东境内旧盐港、卖盐港、盐船港、老港、新港等名称与集镇,均与此有关。


【仓】

        “仓”,是储存盐的仓库,有的就演变为地名。如盐仓就是由四团仓演变而来,此外还有旧盐仓、倪家仓、东仓桥等。


        周浦是当时杜浦盐场所在地,航头是水运码头。


        浦东的许多老集镇的形成和发展,都与盐业生产息息相关,在地名中还深深带有盐业生产的烙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