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浦东灶门港见证昔日“煮海作盐”*

 飘影23号 2019-11-14

如果俯瞰上海浦东大地,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15条河流整齐有序、自西向东横贯着,并且都以“灶”命名。例 如,以一团为界,其北依次为北一灶港、北二灶港……至北八灶港共8条。其南依次为南一灶港、南二灶港……至南七灶港,共7条。以“灶”命名的河道为什么这么多,它又是怎么形成的?这与浦东历史上曾经兴盛的盐场有关。

上海浦东灶门港见证昔日“煮海作盐”

南宋,上海浦东下沙盐场建立时,盐场下原设有下沙南、下沙北、大门和杜浦4个分场,分场下各设有10个灶户,各灶户各由20家煎灶(或称“灶座”)组成。据元朝陈椿所撰《熬波图》介绍,当时各灶生产盐,首先必须“开河通海”,利用河道将“煮海作盐”的原料海水引来。煎灶是盐场的基本生产单位,取用的原料均为用咸潮制成的卤水,产出的成品盐必须按时运抵各团盐仓,然后再通过盐课司输出。因此,盐场必须拥有一个发达的水上交通网。

开挖通海河道是盐场一项繁重的工程,因为开挖的河道不仅需要一定的深度和宽度,蓄入足量的海水,还需要在河道的港口处修筑一道坝,再在坝上挖一条“月河”。月河需派专人彻夜守候,探测潮汛。海潮来了就挖开月河,让潮水入港,等到通海河道中潮满后,再用泥土将月河封闭。

下沙盐场初建时,盐监司原设在下沙,巡检司则设在周浦。当时各灶外运的盐都必须先运到这里,这也是15条灶门港西端为什么都要以位于周浦、下沙一线的咸塘港为起点的原因。

浦东灶门港历史悠久,据推断形成于宋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里护塘筑成之前。南一灶港有一座裕丰桥,其桥墩上曾刻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未有两塘,此江原通大海,”下联是:“惟兹六灶,其流直达申江。”这说明此河原为通海河道,在两塘(即里护塘和外捍海塘)未筑成之前就已形成。《南汇县志》上也有记载,称这些河道原来都是通海的,都形成于“未筑海塘之先”,为了避免海水之患,因此“诸灶西各有坝以为界”,自筑海塘后才将坝拆除。这也是当时各灶门港出现“一河而东西异名”的原因。

灶门港的形成,使浦东地区很早就拥有一个比较发达的水上交通运输网络系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方便。后来,灶门港的河道地名大多保留下来了,至今还在使用。

上海浦东灶门港见证昔日“煮海作盐”

元代陈椿编著的《熬波图》,被《中国盐法志》称为“我国第一部关于海盐生产的专著”。它完整记述了当时制盐的全过程,并且图文并茂地描述了盐业生产的工艺程序和步骤。其中的“开河通海”,即为开挖灶港,引入海水。

盐民们以“团”为单位修建生产基地。在“团”内,建造池井、仓库、煎盐的车间、宿舍等,在海滩上选择适合的地方作为盐田。经过平整后,在盐田上均匀地铺上土灰,引入海水,晒干,如此反复淋晒,以使土灰中的盐分增加。之后,将土灰放入池中,浇上咸水,将含盐浓度很高的卤水渗到池底,通过底下管道流到边上的卤井中,再将卤水放到大铁盘上煎熬。随着水分蒸发,盐卤渐渐浓厚,最后析出固体食盐。

《熬波图》中有47幅图,图题名中提到了盖池井屋、开河通海、坝堰蓄水、就海引潮、筑护海岸、车接海潮、海潮浸灌、上卤煎盐、日收散盐、起运散盐等。从这些图的题名中,足以概括了解制盐的全过程。(陈志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