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晋朝名士谢万

 老刘tdrhg 2016-10-07

谢万(320年-361年),字万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晋朝名士,谢裒之子,谢奕及谢安弟。曾接替谢奕为豫州刺史,并领导北伐,但终失败而还,被废为庶人。

生平

谢万才能和器量皆优异出众,虽然器量仍不及谢安,但因擅长展现自我,故此早有声誉。成年后,抚军将军司马昱辅政,因听闻谢万的名气,故此召他为其从事中郎。后迁吴兴太守。

升平二年(358年),任安西将军、豫州刺史的哥哥谢奕去世,谢万任西中郎将,持节监司、豫、冀、并四州诸军事,兼任豫州刺史。然而,当时王羲之就认为以谢万出镇豫州,领导军队北伐的决定是违才易务,曾写信劝说桓温不要以谢万外镇,但桓温没有接纳王羲之的建议。王羲之当时亦写信给谢万,劝他要与士卒们同甘共苦,但谢万不能这样作,虽然肩负北伐大任,然而仍表现得高傲豪纵,毫不安抚士众。谢安见此十分忧心,不但亲自慰问和勉励谢万的部下,更要谢万与手下将帅们多见面、聚餐谈话,不要再表现得那么高傲。然而,当谢万与众将聚餐时,却无话可说,只拿着如意指著众将说:“诸将皆劲卒。”因为兵、卒是最低下的军衔,既为将帅,被以兵卒称呼是一种羞辱,故众将听后对谢万更为忿恨。

升平三年(359年),谢万与北中郎将郗昙兵分两路,北伐前燕。谢万先遣征虏将军刘建修治马头新城,自己就亲率部众打算支援洛阳。然而及后郗昙因病而退屯彭城,谢万却以为对方是因前燕兵强而退,于是仓卒退兵,士众于是自行溃败,谢万亦只身狼狈逃还,其间部下却打算趁谢万兵败而杀了他,只因念及谢安,才没有实行。然而谢万这次溃败却令许昌、颍川、谯郡、沛郡等豫州各郡落入前燕之手,故谢万回时就被废为庶人。

升平五年(361年),朝廷重召谢万为散骑常侍,适逢谢万逝世,享年四十二岁,朝廷亦以散骑常侍作为其赠官。

性格特征

谢万贪睡,谢安手叩屏风呼他起床。

谢万长于议论亦能写文章,曾经以渔父、屈原、司马季主、贾谊、楚老、龚胜、孙登及嵇康八个隐士和显士写了《八贤论》,又以此文给孙绰看并与其辩论。

谢万曾与蔡系等人一同到征虏亭送别支遁,期间谢万乘蔡系离座而坐了蔡系的位置,更接近支遁。蔡系回来后竟连着坐垫推了谢万下地,自己坐回那个位置。谢万倒地弄得帽和头巾都歪了,但就慢慢站起来,扬一扬衣服就找位置坐下,神情都很平和,并没有愤怒或沮丧的样子。坐好后,谢万就说:“你是奇人呀,差点就弄伤我的脸。”蔡系答:“我从来就没考虑过你的脸。”二人对此都没有介意,于是受当时人亦称许。

评论

殷浩:“文理转遒,成殊不易”

桓温:“万石挠弱凡才,有何严颜难犯!”

王羲之:“在林泽中,为自遒上。”

谢玄:“中郎衿抱未虚,复哪得独有。” 指斥谢万心胸狭窄,不够谦虚。

更多历史,敬请关注王昆明细说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