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略论十二经筋的空间排布特征

 严医生j117ka14 2016-10-07

经筋系列之三?


        “筋”为《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五体结构之一,该书对筋部的集中论述见于《灵枢·经筋》篇,以手足三阴三阳列布周身经筋共十二名,故称十二经筋。“经筋”一名是十二经筋的简称,仅见于《灵枢·经筋》,而《内经》中尚有“大筋、小筋、宗筋、维筋、缓筋”等名称,这种以十二经统一身之筋的命名法具有普遍意义,因此“经筋”可以视为五体之筋的代称。
        经筋在中医理论中的地位非常重要,现代针灸学将其作为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骨伤科学则将其单列出一门《筋伤学》课程。中医疗法特别是手法治疗筋伤疾病,临床获得了良好效果。然而,目前筋伤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缺乏系统性。特别是有关筋和筋伤的一些基本概念,缺乏统一认识。对筋的功能,筋伤的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的认识,尚未形成系统,理论体系尚不够完善[1]。因此,经筋理论仍需要深入的整理,本文通过分析《灵枢·经筋》篇十二经筋的空间排布特征,来探讨其现代解剖对应及理论内核要素,旨在为进一步挖掘经筋理论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1 Clauses / 条文整理
1.1 在下肢的排布

        足部自大趾开始,依次为:足大趾内侧为足太阴、上侧为足厥阴经筋所起;足第二、三、四趾为足阳明经筋所起;足第四趾、小趾为足        少明经筋所起;足小趾为足太阳、下侧为足少阴经筋所起。另外,足少阴、太阳经筋分别自内外踝结于足跟。
        踝部:内踝为足太阴经筋所结;足少阴经筋并足太阴之筋斜走内踝下方;足厥阴经筋结于内踝之前;足阳明经筋结于跗上;足少阳经筋结于外踝;足太阳经筋结于踝。
        小腿部:足少阴经筋与足太阳经筋相合;足少阳经筋沿小腿外缘走行,余经筋未明言。
        膝部水平:足太阴经筋络于胫骨内髁;足少阴经筋、足厥阴经筋结于内髁之下;足阳明、足少阳经筋均结于膝外缘,此外足阳明经筋还有分支结于胫骨外髁并与足少阳经筋在该部的分支相延续;足太阳经筋结于腘窝。
        大腿部:足太阴、少阴经筋相并,和足厥阴经筋均循行于大腿内侧;足阳明经筋沿伏兔循行,足太阴、足阳明经筋均结于大腿;足少阳经筋沿大腿走行,前部结于伏兔;足太阳经筋循行未明言。
        髋部水平:足太阴经筋聚于阴器;足少阴、足厥阴经筋均结于阴器;足阳明经筋结于髋关节,亦聚于阴器;足少阳经筋后部结于骶尾;足太阳经筋结于臀部。

1.2 在上肢的排布

        手部自拇指开始依次为:拇指之上为足太阴经筋所起;手阳明经筋起自拇指、食指;中指为手心主经筋所起;手少明经筋起自环指、小指;小指之上为手太阳经筋所起;小指内侧为手少阴经筋所起。
        腕部:手太阴经筋结于鱼后;手心主经筋未明言;手少阴经筋结于豌豆骨;手三阳经筋均结于腕部。
        前臂:手太阴、少阴经筋并行;手太阳经筋沿前臂内缘走行,余经筋未明言。
        肘部:手太阴经筋结肘肿;手心主、少阴经筋结于肘内缘;手阳明经筋结于肘外侧;手少阳经筋结于肘;手太阳经筋结于肱骨内上髁。
        上臂:手太阴经筋循于上臂内缘;手心主经筋行于上臂内侧;手少阴、阳明、太阳经筋未明言;手少阳经筋绕于上臂外缘。
        肩部水平:手太阴、少阴经筋进入腋部;手心主经筋结于腋下;足少阳经筋走腋前缘,直者,上出腋;足太阳经筋走腋后缘,分支入于腋下;手阳明经筋结于肩胛盂;手少阳经筋言上肩;手太阳经筋走行腋后缘,绕肩胛上行。

1.3 在躯干部的排布

        脐部:足太阴经筋结于脐;手少阴经筋系余脐。
        胁肋部:足太阴经筋循腹结于肋;手太阴经筋下抵达季肋;足少阴经筋上乘(月少)季肋;足阳明经筋上循胁。
        胸部:足太阴、手心主经筋散于胸中;手太阴经筋下结胸里;手少阴经筋夹太阴经筋挟乳里,结于胸中;足少阳经筋系于膺乳。
        锁骨水平:手太阴经筋下结、出缺盆;足阳明经筋上腹而布结于缺盆;足少阳经筋系结于缺盆,其直者贯缺盆;足太阳经筋出于缺盆。
        脊柱区:足太阴经筋有内部分支着于脊;足少阴经筋循脊内挟膂上至项;足阳明经筋属脊;足太阳经筋上挟脊上项;手阳明经筋挟脊;手少阳经筋走颈合于手太阳经筋;手太阳经筋循颈出走足太阳经筋之前。

1.4 在头面部的排布

        骨性附着:足少阴、太阳经筋结于枕骨,并在此处相合;足太阳经筋分支、手太阳经筋结于颞骨乳突。
        下颌部:足少阳经筋系下走颔;手少阳经筋上曲牙,上乘颔;手阳明经筋络头之后,下于对侧颔;手太阳经筋下结于颔,有本支上曲牙,上颔。
        口舌部:足阳明经筋上挟口;足太阳经筋有分支结于舌体;手少阳经筋有分支系于舌体。
        鼻部:足阳明、太阳经筋结于鼻,并在此处相合。
        耳部:足阳明经筋分支从颊结于耳前;足少阳经筋循耳后;手少阳经筋循耳前;有分支手太阳经筋出耳上,分支入耳中,本支循耳前。
        眼部:足阳明经筋为目下网;足太阳经筋为目上网;足少阳经筋有份支结于目眦为外维;手少阳、太阳经筋均属目外眦。
        颧部:足阳明经筋合于頄,足少阳、足太阳、手阳明经筋结于頄。
        头角:足少阳经筋上额角,交巅上;足太阳经筋上头;手阳明经筋上角,络头;手少阳经筋结于角。


2 Characteristic / 排布特征总结

2.1 总体特征

        从《灵枢·经筋》记载的内容来看,十二经筋的走行总体走行方向与人体的长轴一致,循行特征基本呈向心性分布:均起自手足四末,其中三阳经筋最终汇集于头面部,三阴经筋分散于躯干的胸腹盆腔。
        在四肢部位,三阴三阳经筋顺序排列:三阳经筋分布于外侧,从前至后依次为阳明、少阳、太阳经筋;三阴经筋分布于内侧,从前至后依次为太阴、少阴、厥阴经筋。而在接近躯干部位和下肢,呈现以三阳经筋为主的分布特征:三阳经筋分别从前、外、后三面覆盖下肢、上臂近端及肩部,并继续向头部走行;三阴经筋集中于四肢近端的内侧,继而向深部走行。
        在躯干部位,三阴三阳经筋呈现明显的内外分列特征:三阳经筋覆盖躯干外部,足阳明、少阳、太阳经筋分别走行于前、侧、后面;三阴经筋自四肢近端内侧进入胸腹盆腔,其中足三阴经筋均结聚于阴器,足太阴、少阴经筋在内部走行,手三阴经筋结散于胸中。
        脊柱区,有四部经筋连属于脊柱:其中以足太阳和少阴之筋两部与之密切相关,二者一外一内紧贴脊柱上行,并最终抵结于枕骨部相合;足阳明之筋主要走行于人体腹面,在上腹部尚有沿胁肋部连属于脊柱的走行;足太阴之筋走行于胸腹部,则在胸部向内分出一部,附着于脊柱;在颈项部,共有七部经筋走行:除足少阴一部外,全部为手足的三阳经筋,项部为后部,为足太阳经筋走行:余皆走行于前面的颈部,自后向前依次为足少阳、手少阳、手太阳、手阳明、足阳明,其中手少阳太阳两经筋在此部相合[2]。
        在头面部,六阳经筋分别抵止于耳目鼻喉颔等部位,其中以足太阳、足阳明、手太阳分支较多[3]。

2.2 局部特征

        经筋在人体分布的局部特征,在四肢区域具有明确的节段性。按照原文的描述顺序,十二经筋分别起自四肢各指(趾),沿其循行途中,在所过关节之处均有所“结”。其中三阴经筋多结于关节的内侧,而三阳经筋多按照阳明、少阳、太阳的次序从前、外、后方结、绕于关节。而且,十二经筋所“结、聚”之处,除膝部内外辅骨、肘内锐骨、腕部锐骨、枕骨以外,均是人体部位名称,而非该处的骨名。
        此外,在肢体区域部分经筋还发生“合、并、交”等现象,如:足少阴、太阳经筋分别在结于踵和枕骨的部位发生相合;足阳明经筋分支在外辅骨即腓骨头处合于足少阳经筋,在鼻的部位合于足太阳经筋;手少阳、太阳经筋在颈部相合。足少阴经筋在大腿段与足太阴经筋并行,手心主经筋在前臂与手太阴经筋并行。手少阴经筋入腋交于太阴。
        在头面部,手阳明经筋上角络头之后,下于对侧下颌部,这是十二经筋中明确存在交叉的一部。另有足少阳经筋所在颈部维筋,并蹻脉而行,上过对侧头角。


3 Discussion / 讨论

3.1 排布特征分析

         从理论上来说,手足三阴三阳的经筋分部因循的是周天六分法的思想,但从条文描述的经筋循行空间排布特点来看:三阳经筋占据了四肢的前、外、后面,三阴经筋多集中在内侧面,尤其在四肢接近躯干的部分表现的更为明显,这是一种四分法的做法。四分法,即前后左右的分区,是一种很自然的分部方法,因为人体本身就具有左右对称、前后有别的外形。
        另外,从实际的解剖结构来看,小腿即分为前、外、后三个筋膜室,而大腿则分为前后内外四个筋膜室;上肢的肌肉相对纤细,则通常分为屈伸两侧。我们对照十二经筋的循行区域就会发现,下肢经筋的四分特征确实比上肢更为明显。
        《素问·阴阳离合论》是阐述六经分部的重要篇章,其文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明确地提到了人体前后差异,以及身应四方的思想。《素问·金匮真言论》曰:“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这是《黄帝内经》医学人体阴阳的基本判定思路。因循这两种理念,十二经筋,尤其是足三阴三阳经筋在躯干部的排布,显著地体现了这种以内外、四方作为人体六经分部的指导思想。而从人体的横断面肌筋膜分隔情况来看,其与经筋的分布特征基本吻合,从而提示经筋理论的现实解剖学意义。

3.2 术数模型微探

        由于以上的四分结构排布特征,则足部经筋在躯干部形成前阳明,左右少阳、后太阳的外层分布,而由于足厥阴经筋的结于阴器和足太阴经筋的散于胸中,实际上和足三阳一同自足上贯脊柱的只有足少阴经筋,由是则约在胸部平面产生了五方的经筋构成模式。
        在颈部,由于手三阳经筋的加入——手阳明经筋位于足阳明、足少阳经筋之间;手少阳、手太阳经筋合为一部位于足少明、足太阳经筋之间——相当于在原有五方的模式内加入四隅而形成了九宫模式。
        无论是胸部的五方模式,还是颈部的九宫模式,都提示了经筋空间排布的特征与术数理论的潜在关系。中医基础理论的完善是人体结构认识与中国古代术数理论结合的产物,十二经筋空间排布的特征在术数结构上的反应,可以做为一条重要的线索来探究《黄帝内经》人体结构理论的内核 。

3.3 与经脉的关系

        比较《灵枢·经筋》和《灵枢·经脉》的条文,可以看出:除手足三阴各部循行方向有出入以外,十二经筋与十二经脉在人体的排布序列基本一致。例如,十二经筋的肢端发起除足阳明、手心主经筋与所对应经脉位置不一以外,余部经筋与经脉的肢端分布均吻合;在四肢部位的循行,除小腿三阴经脉的相交错以外,二者在四肢的空间分布均呈现一一对应。
        作为五体的解剖层次,这种排列次序的一致,反映了经筋与经脉在空间结构上的密切关系。这种密切的解剖毗邻关系则能够进一步强化我们对六经理论的认识,并且使五体、六经在空间上产生了交互,从而为我们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黄帝内经》人体结构理论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3.4 对经筋实质和筋膜链的认识

        一直以来,对于经筋实质的探讨亦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经筋实质的观点分为两类:一种是单一组织说,如认为经筋实质是神经组织;另一种是多种组织说[4]。经筋的实质存在筋肉组织、神经、筋膜等结缔组织等人时,目前大部分医家所持观点为经筋的实质三以神经肌肉组织为主的更多组织[5]。从实际解剖结构来说,肌腱、神经的外观确实比较相似,而且肌肉的动力需要运动神经来启动,这些都为经筋的神经成分提供了支持;然而从十二经筋在关节部位的结、聚特性来看,这并非神经的走行特征。此外在《黄帝内经》中本身还存在“肌、肉、骨属、筋膜”等专属结构概念,这些概念并未在当今的学术层面上给予充分的釐清,因此也给经筋的实质认识带来了困难。但是,既然古人明确地提出了“经筋”这一结构,并且不惜专篇地去阐述,那么继续深入地探讨还是必须的。从经筋的空间排布次序和结聚特征上,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随着针灸医学在国际环境的持续升温,国外肌肉、肌筋膜结构的研究已经达到了系统和完善的水平,与之相伴的“干针”技术已经被海外针灸界视为对传统针刺疗法的挑战。随之国内的相关研究也已取得长足的进展,原林等[6]在国家“863”数字人项目研究过程中,结合了影像学、解剖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印证,发现了与古代经络记载走行相似的线性结构,从而首先提出了经络实质的筋膜学理论,认为人体筋膜支架是经络的解剖学基础,且拥有自体监控修复与支持储备功能。反观古老的经筋理论,尽管在解剖实质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但是其在人体上下内外连接,以及与其它结构乃至整体之间的联系方面仍有巨大的研究价值。

4 Epilogue / 结语


        在西风东渐的今日之医学领域,汇通是一门医学保持生命力与影响力的必由之路,然而稳定实用的理论体系则更是保持自身特色的核心。实践证明,经筋理论对于指导骨伤科、针灸科的疾病诊治,乃至基础和临床科研探索都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深入探讨经筋的解剖结构特征、与五体脏腑之间的联系、乃至中医术数理论的应用都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References / 参考文献

[1] 陈朝晖. 《黄帝内经》关于筋的理论及研究[D]. 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9: 27.
[2] 刘斌, 董福慧. 《灵枢·经筋》篇脊柱相关理论初探[C]. 第三届中西医结合脊柱及相关疾病学术年会. 2009.
[3] 刁吉亭, 董福慧, 刘斌. 《灵枢·经筋》篇经义初探[J]. 北京中医药杂志. 2010, 29(9): 675-677.
[4] 刘顺怡, 陈东煜. 经筋理论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 11(8): 160-163.
[5] 刘路遥,  马惠芳. 经筋“实质”研究回顾[C]. 中国针灸学会年会. 2011.
[6] 王春雷, 吴金鹏, 王军, 等. 筋膜学说解读中医经络实质及针灸作用机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8, 14(4):312-31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