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枢•经筋》篇经义初探

 xyf4345 2023-04-08 发布于浙江

经筋系列之二

         《灵枢·经筋》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文献《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的一篇系统论述人体筋部的专著。该篇详细地记载了人体十二经筋的走行分布,病变表现,以及治疗大法,是后世中医治疗经筋相关疾病的理论基础和临床指导。由于专业研究的需要,本文试从中医骨伤科的角度,对《灵枢?经筋》篇的内容进行初步地探析。

1 Explanations / 《灵枢·经筋》篇释名

        “经筋”一词在《内经》中仅见于《灵枢·经筋》篇,且在该篇内外未有训诂出现。杨上善注释曰:“十二经筋与十二经脉,俱禀三阴三阳行于手足,故分为十二。但十二经脉主于血气,内营五脏六腑,外营头身四肢。十二经筋内行胸腹郭中,不入五脏六腑。脉有经脉、络脉;筋有大筋、小筋、膜筋。十二经筋起处与十二经脉流注并起于四末,然所起处有同有别。”[1],明确地指出了“经筋”与“经脉”是并立平行的概念。
        因此,“经筋”是“十二经筋”的简称,它隶属于《内经》人体“筋”的概念,并且是以“经”对其进行分部归属的。这里的“经”,指的就是人体手足三阴三阳共十二部的概念。

2 Sequence / 十二经筋的排序

        《灵枢·经筋》篇中十二经筋的排列次序有两类,一类是按照手足三阴三阳的相关顺序,见于论述各筋之文首;另一类是十二经筋对应的十二月的顺序,见于论述各筋之文末。
        十二经筋按照手足三阴三阳十二部的排列次序,依次为:足太阳、足少阳、足阳明、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手太阳、手少阳、手阳明、手太阴、手心主、手少阴。这个序列的特点是下部足在先,上部手在后;各部又以三阳在先,三阴在后。很明显,这种排序方法是按照先下后上,从外到内的人体空间顺序来进行的;至于十二经筋对应十二月的排列顺序,则与其空间序列有相当的出入,如按照四季的孟仲季各三月的顺序重排,则为:足少阳、足太阳、足阳明、手阳明、手太阳、手少阳、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手心主、手太阴、手少阴。这是在论述各筋病候和治法之后,以十二月痹对其进行的标识,强调了十二经筋为痹的时间特性。

3 Distribution / 十二经筋的走行

        在《灵枢·经筋》篇的论述中首先描述了十二经筋各自的起止走行,总结起来有以下特点:

3.1 向心性循行

        十二经筋均起自四肢末节的指(或趾)端,向躯干或头部走行,按照现代解剖学的术语称之为向心性分布。向心性分布是《内经》描述人体结构的一个明显特征,除《灵枢·经脉》外,《灵枢·本输》、《灵枢·根结》、《灵枢·经别》等篇均对所述内容采用向心性方向进行描述。

3.2 走行特点

        在十二经筋的循行中,多采用“结”字来描述经筋在走行过程中的抵止结聚,杨上善曰:“结,曲也,筋行回曲之处谓之结□。结,经脉有郄,筋有结也”[1]。十二经筋在四肢的走行,自所起之指(或趾),分别结于所属经部的腕踝、肘膝、肩髋关节附近;在进入躯干部后的走行,手足三阳经筋上行均结聚于头面,三阴经筋除足少阴经筋上项结于枕骨,足厥阴经筋循阴股结于阴器外,余均布散于胸腹。在各自的循行中其分支情况亦不尽相同,概括而言:以上下来说,足部六经分支较多;以内外来说,阳经的分支较多。

3.3 分布情况

        十二经筋在人体的分布基本符合《内经》人体三阴三阳的分部规律,总结有以下特点:在四肢部,三阳经筋分布于外侧,三阴经筋分布于内侧;在躯干部,三阳经筋相对分布于体表,最终结聚于头面,三阴经筋相对分布于体内,最终布散于胸中。
        十二经筋在肢体的具体排布为:三阳经筋从后向前依次为太阳、少阳、阳明经筋;手三阴经筋从前向后依次为太阴、厥阴、少阴经筋;而足三阴的排列与上述规律有一定出入:从原文来看,在踝关节附近及以下,从前向后依次为足厥阴、足太阴、足少阴经筋;在踝以上从各经筋所结部位来看,则在大腿部已经明确恢复从前向后依次太阴、厥阴、少阴的次序。
        在躯干部,足三阳经筋从后向前依次为太阳、少阳、阳明包裹躯干;足少阴经筋与足太阳经筋一内一外,共同沿脊柱上行,最终合于枕骨,足太阴经筋步散于胸腹,内着于脊柱,足厥阴经筋止结于阴器,但是有连络诸筋的功能;手三阴经筋进入躯干部后亦均布散于胸腹。
        在头颈部,手足三阳共六部经筋经由颈项向上结于头面,在颈项部,由后向前依次为足太阳、足少阳、手少阳、手太阳、手阳明、足阳明经筋,其中手少阳、太阳经筋在颈部合于一处;在头面部,六阳经筋分别抵止于耳目鼻頄颔等部位,其中以足太阳、足阳明、手太阳分支较多。

4 Symptoms / 十二经筋的病候

        《灵枢·经筋》篇在描述了十二经筋走行后,即以“其病”开头,描述各部经筋病变时的症状表现。经筋病候的表现,总的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感觉上的,常描述为所病部位的“痛”、“急”,甚至“转筋”;另一类是功能上的,常描述为所病部位的关节的异常活动或活动不利,如“脊反折”、“腰反折不能俯、仰”、“膝不可屈伸”、“肩不举,颈不可左右视”等症;第三类是少数比较严重的症状,如手心主、少阴经筋病引发的“息贲胁急吐血”和“伏梁唾血脓”等重证。
        “筋,肉之力也”[2],《素问·五脏生成》曰:“诸筋者,皆属于节”,《素问?痿论》曰:“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灵枢·经脉》曰:“筋为刚”,可见,在《内经》的理论体系内,“筋”是附属于关节的,以施力引起关节活动为主要功能的结构。因此,《灵枢·经筋》篇中十二经筋的病候亦主要集中于各部所在关节的运动功能方面,从感觉上的疼痛、拘急、痉挛,到引起关节的活动受限或活动异常,都反映了筋在此方面的重要作用。
        《灵枢·经筋》篇中没有过多地涉及经筋的病因,综合上下文来看,主要是由于寒热两大病因导致的。但是从文中所述来看,多数的情况下是指由寒邪引发的筋痹,最典型即如每部经筋叙述之末,均以十二月痹结尾。当然篇中也提到了热邪致病的情况,如在描述足阳明经筋病“卒口僻”中曰:“热则筋纵,目不开。……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以及篇末总论:“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

5 Management / 十二经筋的病治

         《灵枢·经筋》篇紧接着十二经筋的病候,便给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案。由于本篇的经筋之病主要指得是寒邪为痹,所以共同的治疗方法均是“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同时,在篇尾也指出了“焠刺者,刺寒急,热则筋纵,无用燔针。”的原则,反映了《内经》在治疗经筋病时,需要识别寒热急缓的辨证论治思想。
        此外,该篇还记载了一些其他的治疗方法,如治疗足阳明经筋病“卒口僻”时使用的马膏、桂酒、桑钩之法;治疗足少阴经筋病时“在内者熨引饮药”之法;治疗足厥阴经筋病“阴器不用”时使用的“行水清阴气”之法等,反映了《内经》时代对于不同经筋疾病的多样的治疗方法。

6 Discussion / 讨论

         筋骨关系是中医伤科历来注重的基础理论之一,中医伤科在治疗骨折、骨病,以及筋肉疼痛等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这些临床治验的取得多是在中医有关筋骨理论的指导下完成的。《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曰:“盖一身之骨体既非一致,而十二经筋之罗列序属又各不同。故必素知其体相,识其部位,一旦临证,机触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3],而“筋骨并重”则是中医骨伤科治疗骨折的四大原则之一,因此对于人体“筋”的研究已经成为中医伤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内经》经筋理论已经引起中医临床学者的重视,依此理论采用手法和针灸等方法治疗人体软组织疼痛的文献屡见报道,但是理论和临床研究多集中于针灸学科,与之相关的现代基础研究亦不多见。现代中医骨伤科学已经借助新兴的生物力学技术广泛地开展基础研究,关于经筋与软组织疼痛方面,赵勇等[4]学者认为:“末梢神经在软组织异常张力作用下所致的疼痛、感觉异常类疾病,在病位上很接近经筋。经筋痹痛与软组织张力的相关性,及其诊断指标客观化和数字化的研究,将进一步拓宽经筋理论乃至经络学说的研究领域。针对软组织张力的局部减张减压疗法,如能在刺激和反应的更深层面去探讨其机制,对针刺疗法机制的深入研究也是有益的。”
        《灵枢·经筋》是现存中医文献中有关经筋理论最早最系统的专著,完善地整理和继承前人的医学理论精华,并借助现代医学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是当今中医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此我们从中医骨伤科的角度对本篇的内容进行初步地探析,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打下一个理论基础。

References / 参考文献

[1] 杨上善. 黄帝内经太素[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1: 219~220.
[2] 许慎. 说文解字[M]. 北京: 中华书局. 1963:91.
[3] 吴谦. 医宗金鉴(六)[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7: 276.
[4] 赵勇, 郭振芳, 董福慧. 经筋痹痛与软组织张力的相关性探讨[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3, 26(6): 85~8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