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只知道鸡蛋有营养,却不知道还有这么多真相

 静水雅居 2016-10-08



本文字数:1639  建议阅读时间:4分钟

关键词:吃法  土鸡蛋 煮法


近日,《中国居民营养关注度大数据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鸡蛋名列国人最关注的十大营养食物前三甲。




鸡蛋到底有什么营养

 

我们一直知道鸡蛋有营养,但是具体是什么营养,营养在哪里,很多人都不清楚。




那么鸡蛋到底有什么营养能受到那么多国人的青睐呢?

 

我们常听说:“鲍参翅肚都不如几个鸡蛋”,是的,鸡蛋能在10种营养食物中脱颖而出,靠的是就是它可提供比普通肉类更优质的蛋白质,还可帮助补充身体需要的维生素A、

B2B12

、D、E和叶酸、胆碱、卵磷脂,以及钙、铁、硒等矿物质。

 

这些营养成分是孕妇、乳母、婴幼儿特别需要的,尤其有助于小儿的身体和智力发育。老年人常吃鸡蛋,可获得胆碱,对预防痴呆有帮助;素食者常吃鸡蛋,可预防贫血;年轻人吃鸡蛋,可以很好地平衡营养构成。

 

每天可以吃多少个鸡蛋

 

鸡蛋的营养虽然重要,但还是需要控制摄入量。关于鸡蛋,人们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是:人每天可以吃多少个鸡蛋?

澳大利亚心脏基金会认为:每周6个鸡蛋应成为健康平衡饮食的一部分。
 
英国心脏基金会指出:每天吃1个鸡蛋是相当安全的。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每天应摄入25~50克的蛋类食物为宜,也就是半个或1个鸡蛋


不同人群,区别对待

 

虽然中国营养协会也建议人们每天吃一个最好,但是不同人群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稍作调整。

 



对于婴幼儿和青少年而言,蛋类无疑是补充优质蛋白质的最佳食物之一。蛋黄中含有非常丰富的脂溶性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每天1个鸡蛋对促进婴幼儿和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必不可少

 

特别提醒一点,有的地方在月子期间,每天让产妇吃几个甚至十几个蛋,蛋白质摄入量过多,会给代谢带来负担。建议哺乳期女性每天吃2~3个鸡蛋即可,可以吃些肉、鱼等动物性食物。

 

为防止膳食胆固醇过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建议每天摄入的膳食胆固醇不宜超过300毫克。高血脂者,应更加严格限制,每天不超过200毫克。一个鸡蛋中胆固醇含量约200毫克,而且集中在蛋黄,因此高脂血症者应尽量少吃蛋黄

 

土鸡蛋更营养?

 

不少人都认为,土鸡蛋营养价值高于普通鸡蛋,而且鸡蛋里不会有饲料里的有毒物质,安全又健康。那么,这种看法是否正确呢? 



 

其实,土鸡蛋与普通鸡蛋的营养价值相差不大。人们之所以认为土鸡蛋更好吃、更有营养,是因为土鸡蛋中的脂肪含量更高,有一种油油的口感,符合人们的口味喜好,因此人们认为土鸡蛋更有营养。 


有人认为,土鸡蛋中的铁含量比洋鸡蛋多,多吃土鸡蛋可以达到补铁的效果。但实际上所谓“高钙蛋”“高铁蛋”等概念都是不靠谱的,鸡蛋最大的营养价值在于优质蛋白质及卵磷脂等,因此其不须承担补钙、补铁及补充其他营养素的责任


土鸡蛋比洋鸡蛋里多的一些铁,只需额外多吃一口肉就可以补回,纠结于这些非鸡蛋承担的主要营养价值是毫无意义的。 

鸡蛋怎么煮才好?

 

关于煮鸡蛋,很多人可能会说,那还不容易,凉水下锅,水开后放入鸡蛋煮熟即可。可这看似简单的煮鸡蛋,火候却不好把握:时间短了,蛋黄没熟;时间过长,鸡蛋变老不好吃。 



 

过熟不好


有些人因为担心鸡蛋不卫生,总喜欢煮久一点。但如果鸡蛋在沸水中煮超过10分钟,内部将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蛋白质结构变得更紧密,不容易与胃液中蛋白质消化酶接触,所以较难消化。


蛋品中蛋白质含有较多的蛋氨酸,经过长时间加热后,它会分解出硫化物,它与蛋黄中的铁发生反应,形成人体不易吸收的硫化铁,营养损失较多。

 



过生不好


至于未煮熟的鸡蛋,危害则更大。“溏心鸡蛋”虽吃起来新鲜美味,却存在着较大风险。不但有沙门氏菌污染导致食物中毒的可能,还含有抗酶蛋白和抗生物素蛋白两种有害物。


前者会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后者能与食物中的生物素结合,导致人体生物素缺乏,产生精神倦怠、肌肉酸痛等症状。而鸡蛋一经煮熟,上述两种物质才会被破坏。 




这样煮最好


因此,煮蛋时应掌握以下技巧,以防止营养素的流失:


煮前把蛋放入冷水浸泡一会儿,以降低蛋内气压;


凉水下锅,水必须没过蛋,否则浸不到水的地方蛋白质不易凝固,影响消化;


然后用中等火候,冷水煮沸,水开后算好5分钟。这样煮出来的鸡蛋既被杀死了有害致病菌,又能比较完整地保存营养素。


家庭医生

ID:jtys198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