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察:一个串串品牌何以不到1年开店30多家

 昵称8711592 2016-10-08


导读



串串作为重庆传统特色餐饮,早已遍地开花,百舸争流,夜晚来临,串串店门前人气火爆,一席难求。


而作为街边小吃,串串香鲜有登上大雅之堂的。不过,在2015年创立的,以串串起家的观窑砂锅串串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连续疯狂扩张30多家店,实现口碑和快速扩张双赢。




在一个准入门槛偏低,竞争白热化的行业中,这家餐饮企业是如何突围的?


颠覆:改变传统认知品牌意识先行


在大众印象里,串串是一种非常低端的食品,街边小摊、矮桌矮凳,人们弯腰驼背地在桌面上用餐,菜品堆放在路边,任凭满街的灰尘扑打。


虽然近两年随着消费者对环境和品牌的追求意识增强,串串也开始逐步升级,但是依然没有完全地改变人们对串串的传统认知,人们对串串印象还是停留在价格便宜、制作粗糙、菜品卫生差和就餐环境脏乱差的街边餐饮的层次上面。




有痛点就有改造的空间,观窑砂锅串串从一开始就定下了品牌基调,并为此做了三年的积累和准备:以窑为主题切入饮食,环境时尚有特色,菜品干净卫生,串串味道霸道,观古窑,品美食,给顾客不一样的用餐体验。


赵雨这样说道:“当观窑有了安全的出品,有了顾客眷恋的美味和与众不同的消费体验,也就有了自己的市场。”


分析:


没有任何一个行业是完美的,或多或少都存在不足,现场管理的脏乱差、操作的不规范、服务的不满意、产品的口味不稳定、工作效率低等问题都是痛点。这些痛点会给我们制造足够的机会。


我们做餐饮项目一定要想清楚,我们要解决的是哪一方面的痛点,确定了目标痛点后,接下来我们就只需要给出一个具体的方案,这个方案就叫做,是服务更好,还是口味更好吃,还是工作效率更高,还是更什么?


只有找到点才会有品牌,挖掘的过程就是挖掘需求的过程。 找到了这个需求点后,自然就有了努力的方向了,

 

核心竞争力: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观窑最吸引人的是它的美味和烹调美味的土制砂锅,它采用的是独具特色的山西黑沙纯手工制造砂锅,几十厘米深的老土砂锅,不仅可以保留串串的麻辣香味,锁住味道的同时锁住汤底的温度,而这就是为什么观窑砂锅串串越煮越香的奥妙所在。


所以即便是开业之后市场上多了很多采用类似砂锅的串串店,但他们依然无法超越观窑砂锅的独特性。




核心技术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上。”这是观窑砂锅创始人赵雨一直强调的话语。


分析:


在餐饮市场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当一家店火起来了,跟风者随即而来。今天消费者喜欢吃什么我就做什么。这是餐饮市场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的一个弊端。


因此,餐饮好案例(微信id:canyin120)认为,对于餐饮企业而言,拥有独特的产品口味是留住消费者的法宝,一定要培养和保护好自己的核心竞争技术,打造出品牌认知。


而对于那些一味想走捷径的模仿与追随者,餐饮好案例(微信id:canyin120)案例君只想说:仿其形易,得其神难!优秀的餐饮企业它的成功绝不只是表面上看似能复制的,简单模仿者,山寨企业即便能混淆消费者视野也只能是在短时间内。把顾客当傻瓜看的企业才是最傻的。

 

决心:机不可失,乘胜追击  


通常情况下,新品牌在打开餐饮市场,建立良好的口碑和较好的人气之后都会选择一定的营销方式或者迅速扩张开店建立品牌势能,加深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进一步站稳脚跟。


对于观窑而言,亦是如此。


在开业初期,观窑最开始只打算开2家店,但餐饮市场就是手慢则无,竞争者进入市场很快,权衡利弊之后,观窑最终选择了先扩张,抢占消费者心目中认知。尽管后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得太过于失。




同时,观窑在扩张过程中并非一味复制,不走标准化流程,每家新店都有不同的装修特色,并且未来观窑砂锅在产品上会实现突破,创新,以求满足消费需求多变,猎奇心理。


分析:


在抉择企业是否应该扩张和连锁的问题时,相较而言,单一品类的店会比多品类的店扩张得更简单,因为绝大多数的单品店经营面积都不大,所以开店资金也不高,再加上对单一品类的专注,所以开分店就变得非常容易了。同时,扩张的后备资金也是需要经营者考虑的,量力而行,避免因扩张步伐太快而后劲乏力,导致资金链断裂,就难以挽回了。


再者,连锁经营也并非意味着千篇一律,尤其是现在消费需求的多变已变得我们不知道明天消费者新欢又是什么,你又拿什么去保证你的一成不变可以一劳永逸。所以说,连锁经营应该在变与不变中找到一个支撑点。


---END---


餐饮好案例,不定时更新原创用心案例。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