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田冰冰:一放手就乱?!学生的零用钱不是花多了,而是花少了

 培根阅读 2016-10-09


每天接孩子放学回家,临时小额购物是家庭的必备功课。孩子小的时候,总觉得训练孩子独自购物有很多好处,让孩子慢慢学会选择,尝试和陌生人说话, 尝试根据零用钱做基本的加减法……可是,当大人觉得这些小打小闹的购物,反正也没有什么经济压力的时候,不断放宽购买的限制条件时,让孩子想要啥就有啥时,小毛病就渐渐积累下来了,随意重复购买,不看价签肆意买,买后随意浪费……如果再给些零钱到学校来,那更是后患不断。

“老师,我的钱丢了!”

“老师,他从小卖部买了很多东西上课偷着吃!”

“老师,她带了很多现金!”

……

我们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去担心着孩子拿到过多的零用钱后“行为失控”。在遇到喜欢的美食、玩具或者琳琅满目的陌生物品时,孩子爆发出的肆意购买的“土豪气息”,令家长给钱心怯,失去管控力,令班主任唯有加强控制才心头安宁,于是家校双方一合计,“不能让孩子手里有钱!免生事端!”仿佛一加管控,天下太平。

依我看,学生的零用钱,不是花多了,而是花少了,特指“理性消费”的真实锻炼次数少了!!于是,便常常出现孩子一年一遇“压岁钱”“生日钱”等巨额钱款时,花钱的欲望爆棚,“挥金如土”情况的屡见不鲜。而且越是长期受限,偶尔的无限制用钱时,孩子越是肆意无度。

如何帮助家庭改变孩子用钱“一限就僵,一放就乱”的局面呢?

培养正确的花钱习惯,不一定从围堵一条路来走。班主任也可以尝试建议家长朋友把给些零用钱成为生活中的常态,并以平和的心态去关注和导引这些零用钱的“用法”。举例一二,仅供参考:


一、改变“要啥?你挑”的买单方式,增加“谈钱”的亲子对话

许多城市的孩子购物,常常仿佛带了一个随身的出纳。只管看上什么往购物篮里装,自然到收银台那里有人买单。家长这种“要啥?你挑”的陪同买单的常态,久而久之,让孩子习惯于只关注个人需求,甚至不看数额,毫无“钱”的概念。

家长和孩子一起购物时,不妨带着孩子比一比价签,算一算打折额度,购物后检查一下小票,估计一下打折赠品是否划算等等。用这些购物时自然而然的对话,帮助孩子提高购物时的价格敏感度。

二、让“限量购买”成为购买常态,锻炼孩子购物取舍能力

很多日常生活用品的购买,例如玩具、礼物,甚至文具的选择,让孩子无上限额度的购买,无疑放纵了孩子大手大脚的习惯。

一些家庭坚持的“只选一类,只买一个”的习惯,无疑是,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时,锻炼孩子购物取舍能力的基本训练方式。即使是常用生活用品的选购,也要在选购付款之前,有一个再斟酌的过程。如果能够在购物前,共同拟定一个清单,因需而购,那就再好不过了。

三、让“控制总额”成为购买常态,锻炼孩子购物预算能力

家长不妨放手让孩子做一些购买多样商品的训练,例如,为家里的晚餐买菜,或者为节日准备多样的水果、蛋糕、零食等。

家长给出限制总额的现金,放手让孩子拿主张,并真正尊重他们的选择,而不是跟在身后唠唠叨叨否定这个,否定那个。孩子在有多样购物需求时,学会提前进行合理规划,这也是锻炼孩子预算能力的简单方式。

四、让“攒钱购”成为购买常态,陪伴孩子控制购买欲望

在中国的很多家庭里,常常习惯于用孩子的期末成绩或者月考的成绩,作为购买孩子中意的大件物品的前提,而实际情况是,孩子向往已久的刚性需求物品,即使成绩不到也需要购买。

此时不妨让孩子也体会一下我们儿时的攒钱购,甚至在“家庭银行”分期付款的形式,增加学生节约用钱、积少成多的购买感受。把原本要给的零花钱,以奖金的名义预存起来,陪伴孩子体会“积少成多,期待购买”的过程,也是控制购买欲望的方式之一。


       培养正确的花钱习惯,班主任要提醒家长朋友:1、自定的家庭财务规则,要坚守如一,不得朝令夕改,不要常常心慈手软,任由孩子大手大脚,导致后期失控。2、要改一改陪伴在孩子身边的出纳形象,改变大多数时间孩子只能看你花钱、看你刷卡的境况,锻炼孩子自主消费,甚至还可以为学生准备一张有小额现金的卡,在家长的陪同下,让孩子不断尝试独自购物时付现或刷卡。

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家庭放手让孩子掌控小额现金成为生活中的常态,并持续关注并调适孩子合理用钱的方式。这,不是为了放纵他们过度消费,而是为了帮助孩子更理性的消费打下基础。

随着时代的发展,是时候把财商教育提上家校共育的项目内容了。班主任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家长通力配合,有意识地教会孩子如何管理好自己的“钱袋子”了。


      交流/约稿/咨询请联系田冰冰老师微信号junshitian520

     问题求助,分享感受,请在文章下方留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