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布达拉宫的四个秘密

 得意秋风 2016-10-09
布达拉宫的四个秘密 - 酒鬼鼠  - 酒鬼鼠

晨光熹微,雄踞在红山之巅的布达拉宫折射出神圣的光辉。千百年来这座神秘的宫堡式建筑在让无数人神往的同时,也让大家好奇不已:何以能够屹立千年仍稳如磐石?如此神圣之地为何积存垃圾?传说中的地宫是否真的存在?有无精确的房间数?本文将带你走进布达拉宫,为你一一探秘。

谜一:布达拉宫为何稳如磐石?

布达拉宫主楼有13层,高170多米。这座用无数石块累积而成的宫殿在风雨中历经千年,仍稳如磐石。如此高的高度,如此大的体量,如此长的时间,布达拉宫究竟是怎么做到稳如泰山的?

揭秘——

1、坚实的地基:不计其数的用方块石头垒起厚厚的地垄墙,给布达拉宫支起了坚实的基础。

2、宫墙的精妙设计:深入岩层的墙基最厚达5米以上,宫墙往上逐渐收缩,到宫顶时墙厚仅1米,上百米的高墙平整如刀削,令人叹为观止。

3、墙体内注入铁汁:据历史文献记载,为确保布达拉宫坚实永固,其部分墙体的夹层内注入了铁汁。

4、墙体使用"白玛草":“白玛草”富有韧性,还有隔热、通风、不被虫蛀的特性,被染料染成红色作为墙体的一部分,大大减轻了墙体的重量。

谜二:神圣布达拉宫为何积存垃圾?

在佛教信众的眼里,布达拉宫神圣不可亵渎。而这个神圣的地方,却积存了大量垃圾。上世纪80年代,布达拉宫第一期维修时,因为要清点所有物品,对布达拉宫进行了彻底清扫。据回忆,载重5吨的卡车总共从这里拉走了十几车垃圾。

揭秘——

1、布达拉宫的垃圾主要分两种:地垄垃圾和库房垃圾——地垄垃圾,大有来头,有的甚至长达数百上千年。由于部分地垄并不具有实用价值,这些垃圾也就未予以清理。还有一部分垃圾是地垄墙体风化的产物:起凝固作用的黏土经历千百年后粉碎留下;还有同样起连接作用的椽子腐朽断裂后掉下来,由此形成了地垄里的垃圾。

库房垃圾,缘于当地的生活理念和认识。藏族人认为布宫是佛教的神圣之所,布宫内的东西样样具有神性,因而将垃圾丢出会倒霉。因此,一些垃圾会被堆积在不常用的库房里。时间长了,老鼠等小动物不请自来,垃圾堆成了他们的乐土,自然还会贡献一些排泄物。

2、垃圾都是宝:在第一次维修清理垃圾时,在这些“古董”中竟然还发现了珊瑚、绿松石和银币等不少宝物。

谜三:布达拉宫到底有无地宫?

有传言说布达拉宫地宫内随处都有各色财宝及珍贵典籍,整个地宫就像个迷宫一般。

揭秘——

布达拉宫没有地宫。所谓“地宫”就是地垄,即布宫的地基,平整山体建起的地垄墙之间的井状空间。地垄之间并非都相连,而且有些地垄面积非常狭小,绝非外界传说的“迷宫”。

布宫内并非没有宝物,不过不在所谓“地宫”里。布宫收藏和保存了丰富的历史文物,浩如烟海的壁画、佛塔、塑像及唐卡,还有贝叶经、甘珠尔经等珍贵的经文典籍,此外还有大量的金银器、瓷器及珐琅器、玉器等。

谜四:布达拉宫到底有多少间房?

布达拉宫究竟有多少间房?有人说是999间加上松赞干布的修行密室——法王洞,刚好1000间。其实,这一说法并不准确。文献记载:公元七世纪首建的布达拉宫,后历经战乱及雷击,所剩不多;公元17世纪布宫重建,而这一时期并无文献记载到底有多少间房;之后又经过多次改造,所以布宫构造极其复杂。

20年前布宫一期维修时,老工匠试图逐一清查房间,结果无功而返。因为西藏建筑是按柱子数来测算房间数量,布宫构造极其复杂,有套间、隔间,还有套间与隔间的复合体,传统算法根本不奏效。

后来布达拉宫管理处分来几个文博专业人才,他们也试图搞清布宫具体房间数,结果还是束手无策。因为现代测算方法对这些建筑没有用武之地。因此,时至今日布达拉宫到底有多少房间仍然没有精确数字。布达拉宫的房间真有这么难数吗?还是为了炒作,故作神秘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