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痛风患者如何服药?

 women1413 2016-10-09

痛风,是源于高尿酸血症,导致尿酸盐沉积于骨关节、肾脏和皮下等部位,引发的急、慢性炎症和组织损伤,属代谢性风湿病的范畴。

痛风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和更年期后的女性,常有家族史。

痛风患者急性发作期,常常在午夜或清晨突然起病,表现为关节痛。中医称为“白虎历节风”,什么意思?犹如老虎咬噬一样疼痛,剧痛!伴随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单侧第1跖指关节最常见。病情严重者还可出现发热、白细胞升高。部分患者发作期尿酸在正常范围之内。口服秋水仙碱能迅速缓解疼痛症状。常见的诱因为受寒、劳累、饮酒、高嘌呤饮食等等。

在痛风急性期,首先是尽快控制关节炎症,缓解疼痛。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首先推荐使用非甾类抗炎药,其次推荐使用类固醇激素,秋水仙碱作第三选择。

痛风是超饱和的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中引起的无菌性炎症,抗生素治疗根本无效,因此不能用抗生素控制痛风急性发作。

急性发作期不宜用降尿酸药物,因降尿酸药物(如苯溴马隆、别嘌呤醇等)本身没有消炎镇痛的作用,对控制关节炎急性发作、缓解关节疼痛无效。甚至有可能因降低尿酸,导致痛风石溶解,导致疼痛加重。如急性发作之前就在口服降尿酸药物,可不必停用。

预防痛风发作的关键是要控制血尿酸,要求低嘌呤饮食和降尿酸治疗。口服相关止痛药物来预防发作的做法,有害无益,长期口服有导致肝肾功损害的可能性。

相关治疗痛风急性发作期的药物:

1.非甾类抗炎药(NSAIDs):非甾体类消炎药可作为一线药物。使用越早,剂量越足(头两天剂量加倍),疗效就越明显。

2.糖皮质激素:用于秋水仙碱和非甾体抗炎药无效或不能耐受者。口服强的松每日20-30mg,3-4天后逐渐减量停药。

3.秋水仙碱:每次0.5mg,每日3次。副作用较大,基本不做首选。炎症及疼痛明显缓解或病人出现严重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等)情况时停药。

需要说明的是:痛风急性发作有自限性,一般患者即使无任何治疗,亦多可于疾病发作3-10日逐渐自行缓解。

相关降低血尿酸的药物:

1.促使排尿酸药:苯溴马隆,50mg,一日一次,不良反应较少,一般不影响肝肾功能;丙磺舒,0.25g,一日二次,有皮疹、发热、胃肠道刺激等反应。

2.抑制尿酸生成药:别嘌醇,0.1g,一日二至四次,有胃肠道刺激,皮疹,肝损害,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肾功不全者宜减量服用。

3.碱化尿液药物:碳酸氢钠,3-6g每日,不宜长期大剂量服用。

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一般治疗:

主要是饮食控制,限制饮酒和高嘌呤食物(动物内脏、心、肝、肾等)的摄入,多饮水(每日2000ml以上)促进尿酸排泄,慎用噻嗪类利尿剂等。

痛风的中医治疗:

中医亦有痛风之名,但与西医痛风不尽相同,西医痛风属中医白虎历节范畴。恣食肥甘,脾失健运,肾乏气化,以至于痰浊内生,痹阻经络而发病。

属湿热痹阻者,白虎桂枝汤加减;风寒湿痹证,乌头汤加减;痰瘀阻滞者,活络效灵丹加减;脾肾阳虚者,甘草附子汤加减;肝肾阴虚证,独活寄生汤加减。

本人不主张中西医单独治疗痛风,急性发作期推荐西药治疗,间歇期和缓解期,推荐口服降尿酸药物的同时,配合中医中药辨证论治。

顺便说一句,乌鸡白凤丸对高尿酸血症有疗效,喷子自重,非广告!

之前有一肝硬化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因口服利尿剂(吲达帕胺)降压,尿酸增高,建议其换用其他降压药物,患者经某三甲中医院医师建议“既然服药血压控制良好,不必换药” ,后来出现痛风症状,患者亦不愿意更换降压药物,我建议其口服乌鸡白凤丸,后尿酸明显下降,痛风未再发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