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黏稠的4种表现 1、晨起头晕,晚上清醒 晨起头晕,不清醒,思维迟钝。一般要吃过早餐后,头脑才逐渐变得清醒。相反,晚餐后精神状态特别好。 2、午饭后犯困 血黏度高的人午饭后马上就犯困,需要睡一会儿,否则全身不适,整个下午都无精打采。如果睡上一会儿,精神状态明显好转。这是因为午饭后,血黏度高的人大脑血液供应不足出现的典型症状。 3、蹲着干活时气短 人下蹲时,回到心脏的血液减少,加之血液过于黏稠,使肺、脑等重要脏器缺血,导致呼吸困难、憋气等。 4、阵发性视力模糊 血黏度高的人血液不能充分营养视神经,使视神经和视网膜暂时性缺血缺氧,导致阵发性视力模糊。 预防措施 1、多饮水 饮水可使血液立刻变稀。但饮水要讲科学,首先要掌握好时机,如清晨起床、三餐前一小时、晚间就寝前喝水200毫升。水温20--25℃为宜。 2、多吃具有稀释血液功能的食物 防止血栓形成的有黑木耳、洋葱、柿子椒、香菇及草莓、菠萝、柠檬等水果;具有抗凝作用的食物有番茄、红葡萄、橘子、生姜;具有降脂作用的有香芹、胡萝卜、魔芋、山楂、紫菜、海带、玉米、芝麻等。粗纤维可以在肠道阻止胆固醇的吸收,有利于降低血粘稠的程度。 3、保持体育锻炼 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爬山、游泳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体内的脂质代谢。 微信搜索关注“ 睿健康 ” 公众号,回复疾病名称获得相关科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