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助的男孩与被电击的狗——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无能?

 Lzw_666 2016-10-10

这个男孩是母亲骗到我这里来咨询的。男孩长得还算帅气,但是只要稍靠近一点点,就可以闻到他身上有一股发霉的味道。估计已经很久没有洗头、洗澡了。男孩读小学的时候成绩还比较好,初中升入当地一所中学,这所中学以严格著称。男孩进入初中不久,成绩开始下滑,家长、老师指责、惩罚、奖励都没有用。到初三的时候,男孩索性不去学校了,躲在家里。父母开始是哄,后是打骂,都没有用,逼急了就离家出走。父母没办法,让他去读技校,在一所技校读了半年,说是没意思,没有什么用,又不读了。后来母亲在一个宾馆给他找了一份工作,他做了不到一个月,跑回来了,说很辛苦,而且没有什么出息。从此,他整天呆在家里上网,不愿出去。父母如果多说了几句,他就说自己还不如死了算了。

到现在为止,这个男孩已经窝在家里两年多,除了上网,什么也不做,父母为此几乎要崩溃,但却又无可奈何。

这样的青少年并不是特例,仅2016年上学期,因为这个原因来咨询的家长就不下十例。一个正值豆蔻年华的青少年,为什么会变成这样?骚年,我们该拿什么拯救你?

这种男孩的情况,心理学上称为表现无能习得性无助,我借用一本绘本的书名,把这种男孩称为“鸡蛋哥哥'。

一个孩子表现无能,虽然不同的人原因也各各不同,但有一些是共通的。

首先,他一定遭受过许多的挫折、批评和指责。这一点,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用一个残忍的电击狗的实验已经证明。

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和他的同事于1967年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是将狗套上锁链,固定在架子上,只要蜂鸣声一响,就对它进行电击,由于狗被套上的锁链,无论怎么挣扎也无法逃脱,只能屁滚尿流,哀叫不已。在经历了多次惨无人道的电击之后,他们把狗放在一个中间用矮板墙隔开的实验箱里,狗只要跳过隔板就可以逃避电击。令他们大大吃惊的是,那些之前惨遭电击而无法逃脱的狗,当蜂鸣器再响时,狗不但没有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倒地哀嚎不已浑身颤抖,忍受电击,却不去尝试跃过那本可以轻易跃过的矮板。

在我接触过的表现无能的案例中,来访者毫无例外,在学业或其它事情上都遭受无打击和挫折,这种打击不止一次,并且打击多半来自于他们生命中比较重视的人,比如父母、老师、朋友、老板。


但是,每个人生命中都会遭受打击、挫折、指责,为什么有的人会越挫越勇,有的会表现为叛逆、对抗,而有的却会表现无能呢?


第二个原因是归因方式。

面对挫折、打击,归因方式的差别,造成的结果会截然不同。

比如一次面试失败,有人会认为是自己能力不足,有人认为是自己没有提前做好准备,有人认为是面试题太难,有人认为是面试官苛刻,还有人会将失败原因归结于运气不好。

除了切实存在的客观原因之外,每一种解释背后都折射着你的归因方式。且每一种归因方式,都可以从三种维度来衡量,内因和外因,可控和不可控,稳定和不稳定。面试官、面试题难度、运气这都是外因,能力不足、准备不充分,则是内因;面试题难度、面试官、运气、能力(这里的能力不可控是指在一件事情发生前,能力水平已是客观存在,很难即刻受我们的主观意愿而发生突变)是不可控因素,准备则是可控因素;面试题难度、面试官和能力都是稳定因素,准备、运气则是不稳定因素。

把这三种维度综合起来考量:当我们把失败的主要原因归结于运气和面试题难度时,我们的内心更少受失败的消极影响,毕竟运气和题目难度并非自身原因且是我们自己左右不了的;而如果归咎于准备程度不足,则会激发我们的斗志,提升努力的动机,失败反而会形成鞭策;最要命的是,把失败归因于能力不足,会让我们产生愧疚感、自罪感以及消极的自我认知,认为自己很没用。

习得性无助产生的核心原因就是这种把失败归因于“稳定—内因—不可控”的能力因素导致的,且由于失败的反复出现,导致归因模式慢慢被强化成为根深蒂固的理解事物的方式,便难逃由此产生的无助和绝望,因此他们放弃努力,沉沦度日。

这种无助感还会泛化,你在学业上的失败会泛化到事业上、感情上,乃至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因为习得性无助的人往往不单单认为自己只是在某一类事情是上无能为力的,他们还会把自己审判成一个“无用之人”,打上这样的烙印,他们会在其他还有机会的事情上也先放弃努力,举手投降。

多次失败之后,有人越挫越勇,有人无关痛痒,有人却一蹶不振,这都与我们的归因方式有密切的关系。


造成孩子习得性无助的第二个重要原因是: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分为四种。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忽视型。



权威型父母严格控制孩子的行为,而且强调孩子的独立和个性。虽然父母对孩子现在和将来的行为有明确的概念,但他们是合理的,有弹性的、关注孩子的需要和选择。

专制型父母和权威型父母一样严格地控制他们的孩子,但是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孩子还小,必须服从父母的管教,才可能更好地成长,他们用权力专横地控制孩子,不关心孩子的个性。

溺爱型父母很少限制孩子。他们接受孩子的所有愿望,只要是孩子有需要,就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特别是在孩子发展早期(出生到学龄前),父母完全以孩子为中心,孩子出现让父母生气的行为,父母有时会放任他们,有时又会很生气,甚至爆发,孩子没有明确的规则意识。

忽视型父母由于生活压力或自身性格原因往往很少陪孩子,对孩子的情绪和情感需要或者不敏感,或者没有时间关注,无论什么原因,总之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他们看起来是冷漠和不关心的。

以上四种类型中,溺爱型父母最容易造成孩子的习得性无助。

在孩子成长早期,家长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需要,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失去了承担责任的能力与勇气。

以吃饭为例。孩子在两岁左右,他就会尝试自己抓握眼前的食物送时嘴里,可是有的家长会觉得这样不卫生,或怕孩子弄脏衣物,于是会禁止孩子抓握食物,喂给孩子吃。当孩子学会走路的时候,又担心孩子吃饭吃不饱,或吃饭太慢,接着喂。当孩子上小学的时候,又担心孩子挑食,营养不良,还是喂。虽然孩子最终会自己吃饭,但是,在吃饭这件事情上,孩子会觉得自己是没有能力的。

做家务也是如此。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当父母在做家务的时候,孩子也会在一旁模仿。父母在洗衣服,孩子会在一旁玩泡泡,父母在拖地,他会在一旁玩水,父母在准备晚饭,孩子会在一旁玩弄食物,其实这是在学习劳动,可是有的家长怕孩子弄脏衣物或打扰自己,会禁止孩子在旁边游戏,让他去看电视或玩其它的游戏。等到孩子开始上学了,父母以为只要孩子学习就可以了,不让孩子做任何家务。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小学生还需要家长喂饭,中学生上学需要家长接送,大学生需要父母洗衣物的现象。

另外,被溺爱的孩子往往更多的时间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很少有机会去尝试寻找自己的游戏伙伴,玩一些挑战性的游戏,因为家长会很担心,这又让孩子失去了通过模仿获取能力和将来遇到困难获得其它支持的通道。

在溺爱环境长大的孩子,独立能力比较差,而且以自我为中心。这种孩子往往自尊感很弱,长期的娇纵造成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但是,一旦脱离父母的庇护,他们在很多重要的事情上又缺乏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眼高手低。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一般是初中以后),当孩子在学业或家长特别重视的方面(特别是学业成绩)无法达到他们的期望时,家长会很失望。家长会觉得自己这样“爱”你,你却不能达到他的期望,因此会有指责、抱怨、失望甚至沮丧。这种感觉会使孩子自尊感更低。

有一天,当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学习(也可能是其它家长认为特别重要的事情)达到不成人的期望时,他们会选择退回到生命的最初形态——变成婴儿,就像鸡退回到鸡蛋壳里。

专制型父母养育的孩子如果达不到父母的期望,表现为叛逆的较多。但是,在如果叛逆的孩子被家长给压制了,又没有其它的通道可以逃避的时候,则产生习得性无助的可能性更高。

忽视型家长养育的孩子叛逆的偏多,习得性无助较少,而权威型家长养育的孩子表现为习得性无助的可能性最小。


写到这里,抬起头,不觉已是夜幕降临,而如何破解还只字未提,看来我写文章废话太多,要改一改,不过今天是来不及了,但我相信,从今天的分析中,相信你可以悟出点什么。具体如何破解,且听下回分解,我且去伸个懒腰,填饱肚皮。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

你读完了文章

却还不关注我


窗外父母研习院欢迎你             扫描指纹打开这扇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