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出家人的称呼,你都称对了吗?

 崔竣豪 2016-10-10

走进寺院,会遇到一些出家人,怎样和他们打招呼?与他们交谈有哪些礼节?这可能使许多人不知道而且想了解的。

佛家在称呼上有一些特殊的名词。比如一寺的主持叫“方丈”,也叫“住持”。住持是“住于世而保持法统传承”的意思。一般人容易把“住持”写成“主持”,这不仅是文字错误,也是理解上的错误。”方丈“的原意,即一丈见方之室,又作方丈室、丈室。禅寺中住持的居室或客殿,也叫函丈、正堂、堂头。

对出家人的称呼,你都称对了吗?

再如,“师父” 是对出家僧人最妥当的一种称呼。不论男女长幼、只要是出家僧人,乃至刚刚落发剃度的沙弥沙弥尼,现清净僧相,作为三宝弟子的在家佛教徒都可以尊称他们为 “师父” 。我们称呼出家僧人为 “师父”,意思是如师又如父,授我佛法如师,生我慧命如父,是对出家僧人的一般尊称。

有一些称谓,往往是对某一僧人或居士的道德、学问表示尊敬。也是出于礼节性的自谦,简单介绍一下:

““三藏法师”由称为三藏比丘、三藏圣师,或略称三藏,是对精通佛教圣典中之经、律、论三藏者的尊称。在中国,对从事佛经汉译的僧侣,常尊称为译经三藏或三藏法师,如鸠摩罗什、真谛、玄奘等人即有此称。小说《西游记》中,称玄奘为“唐三藏”、“唐僧”,三藏好像称谓玄奘的专有名词,这虽然没有什么大错,但“三藏”的名称其他人也可以用,并非专有名词。

法师“是常修梵行,通晓佛法,而且能引导、教化众生修行的人。法师的种类,依据《法华经·法师品》的记载,可分为受持、读经、诵经、解说、书写五种,称为五种法师。现在法师已经成为汉地出家人的通称,遇见出家人,称其为某某法师,是完全可以的,它成为世俗人称呼出家人最常用的敬词。

对出家人的称呼,你都称对了吗?

“禅师”是一心坐禅,通晓禅定的比丘。在中国由于禅宗非常盛行,禅师的称呼并不限于禅宗一派,凡习禅的僧人都可称为禅师,如《续高僧传·习禅篇》所收,便有达摩禅师、道绰禅师、信行禅师等等,有些人并不属于禅宗。后来,朝廷也曾用“禅师”号赐予有名望的僧人,以唐代神秀获得“大通禅师”为最早,其后,禅宗六祖慧能于示寂余百年后,也获得“大鉴禅师”称号。至于生前及受赐号的僧人,以宋代宗杲受赐“大慧禅师”最为著名。

“律师”又称为持律师、律者,指专门研究、解释、读诵戒律的僧人。如北魏慧光、唐代道宣、怀素等皆称为律师,以娴熟《四分律》见称。后来则指通达佛教戒律的僧人。至于现代法律界称打官司时的辩护士为律师,则属于借用这个词,与佛家没有丝毫关系。

“长老”又称为上座、上首、首座、老宿、长宿等等,指年龄长、发蜡高(出家时间长)而智德俱优的大比丘。《集异门足论》卷四列举了三种上座(1)生年上座,指年龄较长的僧人;(2)法性上座,指受具足戒,通达戒法者,年虽二十或二十五也可以得受此尊;(3)世俗上座,指在家护法中有财势的长者。长老虽然是对年长者的尊称,但也未必是年老者,重要的还是看重其德行。佛经也称絮聒佛教大居士、大护法为长老,也是一种尊称。

当我们要询问出家人的尊称法号时,一般可以这样问:“请问师父的德号上下?”

“上下” 是什么意思呢?它是一种尊敬语,有 “上求佛法,下化众生” 的意义。在问出家僧人法号时冠以 “上下” ,不但是一种尊敬,也是尊敬出家僧人的上求佛法,下化众生的意思。除此之外,写给出家僧人的信,应该尊称法师为 “上某下某法师” ,也是具有这个特别的意义。这里要强调的是,尊称法师为 “上某下某法师” 只能用在文字上。往往在一些佛教场合上听到司仪称呼法师为 “上某下某法师” ,这是不恰当的称呼,而且听起来很别扭。一般上只需要称呼 “释某某法师” 就可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