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字从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看都是一轮弯月之形,之所以选弯月不选圆月,大概是因为月亮缺多圆少之故。月字古音为疑母月部,韵母为月部的字多有残缺不完整之义。如:跀,去足之刑;缺,器皿不完整;玦,有缺口的玉;裂,撕裂布帛等等。但这不是绝对的,就像月亮也不是长缺不圆的一样,玥字就是个特例。虽然玥字也是从月且表音,但玥却表示又大又圆的珠子。 学过书法的朋友都知道草书月字,其形取斜态,就是因为其继承了篆书的字形。有的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草书会继承篆书的形态而不是从楷书的形态草化演变呢?那是因为草书比楷书出现的要早,最早的草书形态章草在秦汉时期就已出现,可以说成是小篆和八分(隶书的一种)草化而来,后来逐步演变成今草、狂草。楷书是由汉隶演变而来,到汉末逐渐形成。提到楷书就一定要提到被尊为“楷书鼻祖”的钟繇,王羲之的书法也取法于他,二人被后世齐名并称“钟王”。有很多资料说钟繇是楷书的创始人,我并不赞同这种说法。因为我认为这样的说法不准确不严谨,就像说仓颉创造了汉字、李斯创造了小篆一样,文字和书体并不是一人一时一地创造的,他们所做的是归纳整理工作。钟繇处在汉字由隶书向楷书演变并即将完成的阶段,而钟繇在这个书体演变的过程中起到继往开来、大力推进的关键作用。钟繇这个人估计不学书法的人都很陌生,但他的儿子很有名,读过三国的朋友一定都很熟悉,那就是三国名将钟会。西蜀的灭亡就是钟会力排众议出兵伐蜀,一路钟会将兵攻打姜维守卫的剑阁,而另一路邓艾偷渡阴平小道直捣成都,吓得刘禅屁滚尿流直接投降。提到邓艾这个人就不得不提一个成语——期期艾艾。这个成语由两个口吃的人的故事而来,一个叫周昌、一个就是邓艾。成语故事我就不讲了,有兴趣的自行百度吧。 作者:王东利 投稿,作者版权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