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所使用的文字已经是讲过上千年的演变而成的最适合现代人书写使用的简体字,在几千年的过程中演化出了契文(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等.... 相传仓颉在黄帝手下当官。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仓颉这人很聪明,很快熟悉了所管的牲口和食物,难得出差错。后来随着黄帝给他的事情越来愈多,结绳记事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了,他开始使用不同颜色的绳子、贝壳等,可外物终究有用完的时候,后来一次狩猎的时候他看到了两位老人在争论野兽的脚印,他就产生了一种想法,既然一种脚印代表一种野兽,那为什么不用一种符号来代表事物呢,于是他开始创造各种符号来记事,这便是象形文字的雏形,因多刻在兽骨龟甲之上所以又称为甲骨文。 甲骨文 后来历经商、周春秋战国的发展,各诸侯国又演变出了不同的大篆。 毛公鼎 虢子季盘 秦灭六国之后,各方面的极度不统一给统治带来了巨大的麻烦,所以秦王朝统一度量衡,丞相李斯整理文字,作小篆统一了文字。 紧接着便李斯便设计出了小篆这一端庄大气、平衡严整、隽永超逸的文字。 峄山刻石 短短十几年,秦朝灭亡。高祖刘邦建立了汉朝,最初汉袭秦制,继承了秦朝的一切制度。 汉,是中国历史最为强大,对后世影响力最大的时代,自汉以后,中国人被称为汉人,中国文化被称为汉文化......书法文化也在这个时代开始蓬勃发展。 汉初自然也是使用小篆,作为文字发行公文、日常使用等,可小篆的缺点逐渐暴露:书写速度缓慢、识别难度大、书写麻烦等,于是由程邈整理出了隶书,说起隶书,其实并不是汉朝出现的,在秦时便已经有了隶书,只是一直没有重视,一直作为辅助性的书体在使用,程邈整理出了隶书,因为隶书便与书写,婀娜变化在汉朝得以推广,在东汉达到巅峰,汉期间出现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隶书作品如:《曹全碑》、《张迁碑》、《礼器碑》等等。 曹全碑 张迁碑 礼器碑 隶书作为一种承前启后的书体,在历史上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它替代了篆书,取代了古文字,发展了今文字,上启篆书,下承草书,书法形态的多样性开始发展汉字也逐渐由追求形象美向意象美转变。 据传汉元帝时期,黄门令史游创章草,流传至今的有他的“急就章”(书奏的折子等),后人因取其“章”字叫“章草”(前人讲“草”,也有草创的意思)。还有一种说法是,后汉章帝喜欢杜度的草书,叫他上奏本章时写成草书,所以叫“章草”。 章草《急就章》 汉代还出现了许多历史上著名的草书家如崔瑗、杜度等,草圣张芝还在章草的基础上有所启发,他减省章草笔画、创立了今草。 张芝草书 汉末,钟繇以《宣誓表》、《贺捷表》被封为楷书之祖,钟繇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王羲之等后世书法家都曾经潜心钻研学习钟繇书法。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并称为“钟王”。 钟繇《贺捷表》 此外,汉代行书也开始萌芽,刘德昇创行书被称为行书鼻祖,钟繇等都曾学书于刘德昇。 汉朝,是继秦之后的大统一的王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强大的文明与帝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黄金发展期文化统一,科技发达,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汉文化圈正式成立,华夏族自汉朝以后逐渐被称为汉族。 中国的各种传统文化在此时开始分流发源,书法文化只是其中之一,此时已经有了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以后书体无论怎么演变都没有超脱于五体之外。 其他的汉文化知识我们下期再做分享。 了解更多委员会动态、汉文化知识请长按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