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毕业的时候投过几份简历? 简历投到大公司连面试的机会都争取不到? 好不容易得到面试的机会又没了下文? 不是你不够优秀, 是社会根本就对职场新人有偏见。 台湾104希望基金会做了一个实验, 邀请7位职场精英对几份匿名简历进行评判。 大家基本对这些简历不认同, 说不会用他。
频繁换工作在管理者看来都是短板。
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B世界面包冠军师傅吴宝春 C履历来自他们的女儿,朋友,同事。 这份25岁的简历是他们没有成就之前的。 我和很多企业家朋友聊过, 他们都不愿意起用新人, 原因就是年轻人刚毕业的两三年里, 没有工作经验,公司把你培养了, 你学有所成跳槽了,白白为他人做嫁衣。 所以企业家们都不愿意做职场里的黄埔军校。 还有老板抱怨大学生眼高手低什么也不会,培养成本太高。 有谁天生就什么都会? 企业家、大导演、工程师都是后天培养才能成就的。 导演李安是1954年出生的, 他说1978年准备报考美国伊偌大学的戏剧电影系时, 父亲强烈反对,自己却一意孤行。 25岁的时候大概是1979年,他应该在美国念书, 准确地说还没有正式出道。 最痛苦的经历是拿着一个剧本, 两个星期跑了三十多家公司, 一次次面对别人的白眼和拒绝。 国际大导演年轻的时候尚且只是璞玉, 何况普通人! 所以年轻人有无限的可能, 只是企业不肯给他们锻炼的机会。 老板为什么觉得无人可用? 前几天有个老板朋友和我说 他因为一个员工气到吐血, 感叹招个靠谱的人怎么这么难? 事情是公司做一个活动,员工收到指令执行的是A方案, 可是老板晚上就自己改了B方案。朝令夕改, 消息经过总监经理再传达到员工那里 却变成了还是执行A方案。 活动执行不到位,老板自己气到吐血。 员工挨骂也很委屈。
是你自己就不靠谱! 我和他合作的过程中就经常被他朝令夕改的决定搞到崩溃! 明明谈好要我找媒体来给他宣传, 当我找好了一大圈电视台记者、报社记者后他又说不做了。 我又要和记者朋友们说对不起,明天的采访取消了。
作为老板,员工犯错你要先反省自己。 是不是你的管理松散? 是不是你朝令夕改? 是不是你没有充分放权? 就是因为你不给年轻人统筹的机会, 所以才觉得整个公司都没有你信任的人, 公司辣么大,你却觉得无人可用! 自己培养的员工最忠诚 小兰是我的室友,一名大专生, 刚来广州的时候因为学历低面试经常碰壁。 后来到一家大公司做前台,领导看她还挺认真, 做事拼尽全力,就调她去了市场部, 她总是最早一个到公司最晚一个离开公司。 吃过学历的亏,她又利用业余时间自考了本科的文凭。
一个大专生毕业三年可以做到总监, 公司还没有先例。 小兰说这要感谢公司领导给机会, 后来再有公司高薪挖她,她也不走。 她说如果不是老板栽培,我就没有今天! 你给了年轻人成长的机会, 年轻人有成就了也会回报公司。 而且自己培养的员工肯定比你高薪挖来的忠诚度更高! 你的偏见会束缚他们的无限 很多企业家觉得年轻人没有经验, 其实没有经验本身就是最大的优势, 一张白纸才能画出最美的图案。 没有经验的新人很容易打破常规创造奇迹。
2014年开始,郎平就对朱婷、杨方旭、袁心玥 这些不满20岁的新人委以重任。 奥运会金牌证明郎平是对的。 中国有句古话: 自古英雄出少年。 没有经验才会敢闯敢干, 才敢于打破旧的商业思维。 社会的舆论很容易给年轻人贴标签, 动不动就出来一篇文章90后不好管理、不受控制, 没有职业素养。 台湾这个实验视频最后一句话说得好: 今天你是否因为履历没有份量而找不到工作? 你的履历可以没有分量, 但是你的努力必须够分量!
是你根本不会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