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积”为百病之源。体内的“垃圾”若长期积蓄,不及时清除,将对人体带来健康隐患。 下面,快医君就为大家介绍七种身体最常积蓄的「垃圾」,以及具体应对措施,帮助大家轻松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1、气积——伤肝 中医认为:“气贵于流通”。 △起因:人的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失常,最易导致气机郁滞不畅,形成“气积”。 △症状表现:唉声叹气、情绪失常、烦躁、抑郁等都是“气积”的警告信号,易影响到脾胃功能,引发胃口不佳、腹痛等症状。有心脑血管病的人,还会造成血压升高,容易昏厥、发病。 △对策:
2、血积——伤血管 血积,是指瘀血凝结成积。人体内的血液中营养成分过多,血管内甘油三酯等脂类物质便会大量积聚,甚至形成“脂潮”,造成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流速度减慢。 △起因:高油、高脂饮食,抽烟喝酒是造成血瘀的“罪魁祸首”。 △症状表现:血瘀的人通常表现为面色晦暗、嘴色偏暗、舌暗有瘀点或片状瘀斑,女性多见痛经、闭经或经血暗红,并且容易引发头晕、耳鸣、便秘。 △对策:
3、水积——伤肾 水不但能滋养脏腑、经脉、肌肤等组织器官,还是津液、血液、胆汁的重要原料。人体的“水液代谢”节奏一但被打乱,各部位所需水的正常值也将随之改变,出现水液过盛而产生潴留,中医称之为“水肿”。 △起因:肾主水,主管水液的疏泄,可维持体内水液的正常代谢,如果肾脏“失灵”,就会发生水肿。 △症状表现:生活中,小到熬夜后晨起的眼袋,大到面部浮肿、四肢沉重等都是典型病症。 △对策:
4、食积——伤脾胃 “食积”指饮食无节制,导致食积不化,使脾胃不能正常运转而引起的一种脾胃病。 △起因: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等都是造成积食的常见原因。 △症状表现:除了腹胀、腹痛、食欲下降等不适,积食的人常出现口臭、手脚心发热、皮肤发黄、精神萎靡或睡不踏实,睡觉时身子不停翻动、磨牙等症状。 △对策:
5、痰积——生大病 中医将“痰”分有形与无形两种。有形的痰,一般指呼吸系统的分泌物,咳之能出,可以看得见;而无形的痰,则是指机体内的体液在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失去了正常的运行途径和规律,逐步停蓄凝结而形成的一种黏稠的、有害的液体,肉眼无法看见。相比之下,无形之痰更可怕。 △起因:长期劳累、体虚、抵抗力弱的人更易积痰。 △症状表现:头目眩晕、恶心呕吐、心悸气短、中风,甚至肿瘤等,因此中医便有“百病皆由痰作祟”的说法。 △对策:
6、尘积——伤肺
△起因:长期吸烟,以及城市中的雾霾、各种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粉尘等,都会进入我们的肺部。 △症状表现:咳嗽、咳痰,胸闷胸痛,皮肤呈锈色、晦暗,便秘等。 △对策:
7、脂积——肥胖
△起因:遗传因素,过度饮食,情绪不稳定,运动量少等。 △对策:
★欢迎订阅[快医健康]头条号——每天给您专业、贴心的健康知识。 微信公众号:搜索文字[快医健康]即可关注! |
|
来自: xueyongqi555 > 《跟我学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