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评联(巴蜀兰联对禅心)

 三槐世家馆 2016-10-11

出句:兰能性淡为吾友 [巴蜀兰联]
对句:竹可怀清乃比邻 [禅心]

驸马:很清心的一副格言联. 性淡和怀清道出了兰和竹的高贵淡泊之处,读来淡雅香生.出句和对句合壁而成,是正对的典范.正对容易合掌,要明确上下句所表达的内容所在.用不同的事物表达不同的侧面才行.

出句:四季无妨山水恋 [巴蜀兰联]
对句:平生惟愿性情抒 [禅心]

驸马:出句不错.把人内心的愿望表达的很优美,是一种普通平凡的心态.恋字传神,使得普通的一种畅游山水的心愿变得更有人情味.对句用平生承接,很不错.只是抒字显得味道不足,整句就平淡些.联的字眼对整联的韵味有着决定作用,往往决定了联的好坏.好的字眼能引人注目.

出句:一槛秋风揉菊碎 [禅心]
对句:满庭夜月和霜寒 [巴蜀兰联]

驸马:喜欢出句的揉字,使得本来凛冽的秋风,赋予了浓浓的情感.这种轻盈的用词奠定了出句的基调,虽然菊碎,但心未碎.对句虽然有霜寒的字眼,但结合上联的韵味,使得联意在情感上得到升华.使得本来是孤单清凉的境界变得有股暖意,这是用词的微妙之处.美好的春景可以写得凄凉,凄凉的秋景也可以写得温馨.看一个人的心情.

出句:夜深无睡听蕉雨 [巴蜀兰联]
对句:案冷燃烛映鬓霜 [禅心]

驸马:听蕉雨,使得无睡忧烦的意境更加显得增添了一份无奈.从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心思,自己的心思无法得到倾诉,却好象听到蕉雨在倾诉,是愁上加愁的感觉.映鬓霜,人好象在一夜之间老去,或者突然发现自己鬓边的白发,顿生感慨,感到人生有限而愁无限,心境当然低沉.案冷,显得关联不足些.

出句:泉溪水急难留月 [巴蜀兰联]
对句:崖瀑声威好振怀 [禅心]

驸马:出句和对句都巧妙地运用自然的景色来构造氛围.出句用水急来表达难留月的意境,使得水急更为形象.对句从声入手,展现的又是另一种意境,振怀,把观者的心情得到了舒展,不错.出对虽然都是写水,但从不同侧重着手,配合的很好,正是对联的一种方法.出句泉和溪重复了,不如用山溪,泉的感觉显得温柔些,不适合用急来形容.
 

出句:碧水成诗因性至 [禅心]
对句:青山入画用心皴 [巴蜀兰联]
    

驸马:  碧水成诗应该有些问题,碧水调琴,明月成诗才是正常的用法.因性至,好!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因为人的心情而染上不同色彩.这里碧水调琴是听觉上的感觉,性起,自然忘我,便觉得自己融入到自然之中,这也是意境的根源. 用心皴,皴,是一种画法,用在这里恰到好处.青山入画并不新奇,但有了后面的皴,使得画生彩.心,在这里很好的承接上联的意韵.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心性都是无形的力量.

出句:室有梅香无俗客 [禅心]
对句:身无长物有禅心 [巴蜀兰联]
    

驸马:  此联也是格言联.精妙之处是"有"和"无"的异位互重,使得整联读起来很有回味感.  异位互重的运用在对联中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能够加深联本身的韵味和联的可读性,而且通过强调某些字眼使得本来平淡的联有了更进一步的意义而不再枯燥.但异位互重并不是无目的的重,是使联的意思更重,有时通过强调反复来加深联的字眼,达到更上一层楼的目的.

出句:海纳百川心纳海  [巴蜀兰联]
对句:天容万里境容天 [禅心]
    

驸马:  此联的重复用字很高明.前面用海纳百川,天容万里来铺垫,气势已经很足了,后面在用心纳海,仿佛举轻若重之法,如果前后独立,则意思也有,但味道全无,正是有这种铺垫,  使得联气贯通,构思巧妙.对句的境落俗套些,和上联心有重复之嫌,不如用笔,表明自己的志向.同时也错开上下联所指.

出句:心香一瓣春长伴 [巴蜀兰联]
对句:意境无边月独悬 [禅心]

驸马:  此联很好的对春和月进行了新的意境诠释.心香之香和意境之境本来似乎和春,月联系不紧密.但用一瓣和无边来修饰,使得这种过度显得很自然.  一瓣心香是意和境的巧妙结合,很好的手法.春长伴,字改味道更好,深深的扎根更能体现心之妙.独悬看似悬,在这里味道反而不错.因为独悬,更加能体现空旷,意境无边的感觉.

出句:困我闲身惟世浊 [禅心]
对句:醒吾醉眼是风清 [巴蜀兰联]    

驸马:  出对配合的很好.且对仗工整.困/醒,浊/清的对仗使得联读来味道很好.意思上的承接也丝丝入扣.全联用反对的方式把两重种不同境界表现得很清楚,是反对的好例子. 此处应该是有区别的.这里取意是因为的意思,应该用唯,惟表只有,惟独的意思.

出句:雨浇岸柳莺声冷 [巴蜀兰联]
对句:燕剪亭花春色新 [禅心] 

 驸马:对联的出彩出奇往往在于动词和形容词的活用.此联最后两个形容词使全联生色.雨浇岸柳是一般写法,自然不出奇,而配上后面的莺声冷,使得平淡的句子增添了许多韵味.莺为喜气之物,即使有冷,也不见得心冷.对句的新也很好,把前面的燕剪亭花烘托的很到位.春色给人心清气爽的感觉,加上这个新字,更加显得春色欲滴.对句也很工整.

出句:自然与我一窗隔 [巴蜀兰联]
对句:真性同天不尽参[禅心]

 驸马:出句很巧妙,分明是一个人坐在窗前想着心事,或者在领悟什么,却能用这样灵性的词语来表达.这里的自然实指自然界(山水花鸟等),这些都是肉眼可及的东西,却近在眼前,却不能拥有,是内心的一种遗憾.同时自然也寓含一些自然理论的意思,或者说是一些自然人生常识等,这样来看,隔的就是心窗.后者隐含在前者里.对句别开生面,把心中的困惑化解为无形,手法十分高明.真性指人的真性情,也可以说是真理,我与天一起参悟真理,把那种略微秃废的心情又扬起来,是写联手法的精妙之处.这里或许要用具体一些的物象来表达才好.用花寓意参悟人生的开谢起落应该可以.

出句:一笛吹繁春醒目 [禅心]
对句:三篙撑快境怡心 [巴蜀兰联]

驸马:春醒目,好.一笛吹繁,繁在这里作繁荣,繁花似锦解,扣春,出句的味道很足.对句三篙撑快对出了韵味,读来心境为之轻松.繁和快都把笛和篙的神韵表达了出来,相比而言,更喜欢快字,给人感觉如坐春风,才有后面的境怡心.好的对联使人清心悦目,欣赏!

出句:幽怀不畅堪安枕 [禅心]
对句:疑虑已消再构思 [巴蜀兰联]

驸马:出句的幽用忧似乎好些,幽怀不常见,要么用幽思,句子表达一种郁闷的情怀.对句承接上联的意思,好象一问一答,对的流畅.这里字感觉与配合不妥,已表示已经完成,是已过的动作,而再是没过的动作,放在一起有些矛盾.把再改为好字合理些.

茶/笔六唱:
安然世外参茶性 [禅心]
自在尘中悟笔锋 [禅心]

驸马:  自在尘中悟笔锋,好!一副隐居山水图.上联安然世外参茶性,写的一目了然,悠然自得的隐逸生活.参和悟都是人的心理活动,只有静心才能领悟人生,参茶性是对自然的意会.下联悟笔锋是对自己身世和社会是非的参悟.每个人的笔都是用来感悟人生和社会的工具,这里用笔锋来指代对世间道理的领悟,比较高明.

茶/笔七唱:
身轻乏力挥橼笔 [巴蜀兰联]
心静无忧煮雾茶 [巴蜀兰联]

 驸马:  此联表达了老者的晚年心态.上联有无可奈何之状,表明了内心的矛盾,心有余而力不足.不是我不想出力,实在是身体已经无能为力了,因此感叹.下联转入潇洒的境界.心静,体现了老人的内心无愧,看淡名利,方能静心煮茶,也算是对上联的一个交代吧.由上联的略含委屈到下联的放平心境,自然过渡,没有一丝斧凿的痕迹.

出世功名惟一笔 [禅心]
归山雅兴岂无茶 [禅心]

驸马:  典型的文人手笔.上联写的很有气势,也符合文人的特色,有种汹涌澎湃的豪情.下联收拢,写隐逸的生活,体现了文人的归宿理念.雅兴的结构为偏正,与功名结构不同,在诗钟里要避免.改为兴致好些.

魁斗格:禅/
心尘不扫难达境 [禅心]
水月常参已悟禅 [禅心]今音

 驸马:  领悟了禅和心的境界. 下联的字不好, 使得句子不顺,改好些.关于诗种能不能用今音,我也没有准确的证据.因为诗钟的种种规定都是从古而来年,对联也要求严格些,所以主张尽量用古音.

辘轳格:兰/展
风扬兰叶凌春步 [禅心]
水展莲花伫燕踪 [禅心]

  驸马:  上联的凌春步很有特色.把兰花比喻成一位美丽的春姑娘,在风中凌凌碎步,显出了兰叶的婀娜多姿.下联后三字不妥,燕子怎么可能在莲花上停留呢,改为月好些,静静的莲塘,皎洁的月光,画面一定很美.这里跨季节来对也是可以的,因为在时间上有顺延关系,不是表达某一时刻的特定景象,而是体现兰叶和莲花的本身婀娜的特色.

碎锦格:岸/
风轻岸上莺啼柳 [巴蜀兰联]
杏艳庭中蝶过墙 [巴蜀兰联]

驸马:  此联写的很轻巧.出彩的是蝶过墙,使人浮想,对的很有味道.上下联把风和杏提到前面虽然是韵律的需要,但这样更加突出风和杏来,使得轻和艳的位置更加醒目,加重了联味.如果是岸上风轻,轻只能做形容词,失去了那种拟人的味道.调换位置后轻有些动词的味道,联味就出来了.这是对联用字的技巧,需要仔细体会其中的味道,否则最好的意思写出来也不会出彩.

分咏:兰/弥勒佛
香生幽谷无人晓 [巴蜀兰联]
面笑红尘万众参 [巴蜀兰联]

驸马:  此联分咏兰和弥勒佛,写的比较到位.上联的字读来有些不顺,改好些,更有读味.下联面笑红尘刻画到位.字在这里还有些歧义,弥勒虽然也是佛,但真正万众参拜的应该还不是他的主要特点.改万物容,应该可以体现他的容天下能容之物的肚量,与笑配合,更加勾勒出一副笑态可掬,大肚能容的弥勒真象.

春沐贞芳君子气 [禅心]
肚容俗世小人心 [禅心]

驸马:  上联写的好.君子气道出了兰的高雅.下联体现弥勒的容,也抓住了主要特点.但后面的小人心更有歧义.上联君子气来喻兰,那么这里就成了小人心喻弥勒佛了,即使解释成肚容小人心,也是以偏概全,和上联结构有些区别. 

出句:书能读薄知方厚 [巴蜀兰联]
对句:事若思危居可安 [巴蜀兰联]

驸马:  一直很喜欢这个上联,书能读薄知方厚,用厚薄的反义来入联,本来就使联增色不少.世间事物因果都是互相对立统一的,这些看似对立的因果关系用一些哲理性的语言联系起来,联就变得可读可用可回味.下联用居安思危来对,很不错.如果是我,字就会改成字,感到这样更加从自身的情感出发,来的自然些.

出句:天犹困我难伸志 [禅心]
对句:室尚宁人好读书 [巴蜀兰联]

驸马:  此联化解的好.上联本是困境,好象一个人走途无路一样,下联却仿佛打开一条出路.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风骨.这是对联的展和收.上联把拳打出去,下联收回来,滴水不漏,乃心性对联之法.兰联此联对的老道而见古文人风骨,欣赏!

终于评完,可以松一口气了,完成了两位交给的任务. 评联其实不能叫评,只能说是自己的感受,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所做出的联也就不同,对联的看法也各不相同,很多方面都不一定能达到共识,自己的观点也不一定对.所以只能说是参考,我喜欢各人有各人的风格,对于不同风格的联,尽量从作者本身去领悟联的意境,不要强求他人听从评联者的观点,每个人都要有自己对联的独特看法,对联才能进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