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肿大就一定是癌症?帮您汇总淋巴结肿大的常见原因和疾病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举报
淋巴结因内部细胞增生或肿瘤细胞浸润而体积增大的现象,是临床常见的体征。淋巴结肿大可见于任何年龄段人群,可见于多种疾病,有良性,亦有恶性,故重视淋巴结肿大,及时就诊、确诊,以免误诊、漏诊,是非常重要的。 淋巴结肿大的原因 1. 炎症 急性者有红肿热的特点,起病快,抗炎后肿块消退。 慢性者病程长,无压痛,常位于下颌下区。 2. 结核 可原发和继发于腹腔的结核病灶,病程长,肿大的淋巴结呈串状,质中等,可活动,无压痛,可相互黏连成团,呈干酪样坏死,溃破则形成瘘管。 3. 转移性恶性肿瘤 原发灶多位于头颈部,肿块逐渐增大,质硬,活动度差,无压痛,多为单侧。 4. 恶性淋巴瘤 非霍金淋巴瘤,无痛性肿块,进行性增大,质硬,活动度差。 霍奇金淋巴瘤,多为双侧性,有发热,肝脾大,消瘦乏力。 5. 艾滋病 病程长,淋巴结逐渐增大,常有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发热,消瘦,乏力和白细胞减少。 淋巴结有过滤淋巴的功能,所以身体各部的病变(例如炎症和恶性肿瘤),都能引起局部淋巴结的形态、结构、大小甚至位置的改变,而表现一定的体征。在临床检查时,及时发现肿大的淋巴结,明确该结病变的性质(例如,炎症还是肿瘤,局部病灶还是全身病变,原发性恶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转移),了解其收受淋巴的范围,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临床检查时,首先要注意淋巴结的大小是否正常,结的边缘状态如何,质柔软还是坚硬,有无压痛,移动性如何,有无波动感,和邻近器官的关系如何,是否出现局部压迫症状,再结合全身的体征,作为诊断的依据。 淋巴结肿大的常见疾病 1. 急性淋巴结炎 受累区域淋巴结肿大,压痛,局部皮肤发红,肿胀,化脓后可出现波动感。可伴畏寒,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2. 慢性淋巴结炎 颈淋巴结肿大多见,量少,质软,散在,压痛,病程可达1年以上,血常规示白细胞升高。 3. 风疹 发热1~2日,出现红色斑丘疹,枕后、耳后、颈部等处出现肿大淋巴结,轻压痛,1周内消退,血清学有助于诊断。 4. 川崎病 发热,眼结膜充血,无渗出物,口咽部粘膜充血,口唇干燥皲裂,杨梅舌,急性期手足红肿,亚急性期甲周脱皮,躯干部斑丘疹,颈淋巴结肿大,直径超过1.5cm,不化脓,半冠状动脉瘤有助诊断。 5. 猫抓病 受累淋巴结以头颈部、腋下以及上下肢为主,较软,疼痛,可持续2~3个月,儿童多见,又被猫抓、咬等病史,被抓皮肤处可见丘疹、疱疹、溃疡及结痂。 6. 羌虫病 局部及全身淋巴结肿大,伴压痛,叮咬处可发生焦痂及溃疡,有肝脾大、皮疹、眼结膜充血,起病时有发热,咳嗽等症状,OXk试验阳性。 7.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全身淋巴结肿大,以颈、腋部明显,伴发热,肝脾大,皮疹。病史1~2周或更长,异型淋巴细胞增多,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EB病毒相关抗体检测阳性。 8. 布氏杆菌病 淋巴结一般无明显疼痛,可自行消散,亦有发生化脓,破溃而形成瘘管者。伴发热,肝脾大,布氏杆菌凝集实验及血培养有助诊断。 9. 组织细胞增生症 全身淋巴结肿大,不规则发热,躯干部皮疹,肝脾大,贫血、骨质损害,X线胸片常见双肺散在网点状阴影。 10. 恶性淋巴瘤 全身浅表淋巴结呈现无痛性进行性肿大。 11. 急性淋巴型白血病 全身淋巴结肿大,伴发热、乏力、面色苍白、鼻衄、皮肤粘膜充血、肝脾大。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传染科临床实践(习)导引与图解 》 陈士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