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逻辑学看经典中的推论

 我的书摘0898 2016-10-11

五千多年的华夏灿烂文明给我们留下了卷帙浩繁的典籍。从逻辑的视角去审视,大部分经典无懈可击;但也有少数经典被后人长期误读了,即本来是从前提出发推不出必然结论的无效推理被理解为从前提出发能够推出必然结论的有效推理。经典中从前提出发推不出必然结论的推理有三种情形。

首先,运用无效推理形式。推理的实质在于从前提出发能必然地推出结论、形式是有效的,但少数经典在推理过程中却运用了无效的推理形式。《左传·宣公二年》断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意即普通人不是圣贤,怎么能没有过失呢。这是一个省略了大前提“圣贤是没有过失的”的三段论,补充成完整的形式是:圣贤是没有过失的,普通人不是圣贤,所以,普通人不是没有过失的。从推理形式看,这一推理运用了三段论第一格的形式。三段论第一格的特殊规则规定,小前提必须是肯定的命题;否则,当小前提是否定命题时,就会犯“大项周延不当”的逻辑错误,从而不能必然地推出结论。而这个三段论中的小前提“普通人不是圣贤”是否定的命题,推出“普通人不是没有过失的”这一结论中的谓项“不是没有过失的”存在“周延不当”的逻辑错误。

其次,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不相干。前提和结论不相干是指推理的前提与结论没有因果关系,从前提推不出必然结论。孟子在与告子辩论人性善抑或恶时以水往下流淌推出人性善,就存在前提和结论不相干的逻辑错误。

《孟子·告子上》记载了告子、孟子二人的争论:告子认为,人性好比流淌的水,人性没有善不善的确定性,正如水没有东流西流的确定性相类似。孟子反驳道,人性的善良,就像水性的向下流淌。人性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下流淌的。

应当说,告子、孟子两人以水之流向来推断人性的善恶都有逻辑上的跳跃,犯了推不出的逻辑错误。作为推理来说,前提与结论应当有因果关系,前提是原因,结论是结果。而水之性与人之性没有因果关系,不能由水之性怎么样推出人之性怎么样。因此,孟子的反诘是违背推理规则的,犯了将前提和结论不相干的推理误读为前提和结论相干推理的逻辑错误。也就是不懂得推理的前提和结论要有因果关系,不能把两件不相干的对象扯在一起。

最后,运用或然性的推理形式。根据前提和结论的联系性,推理可以分为必然性推理和或然性推理两种形式。部分经典在推出结论时运用了类比推理,结论具有或然性。

《论语·卫灵公》记载了孔子对弟子子贡提出的一个问题的回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想要的东西或者不想干的事情,也不要强加给人家、强迫人家干。这一结论就是运用类比推理推出的,不具有必然性。类比推理是以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作为逻辑依据的。当两个对象或两类事物在一系列属性相同或相似时,它们在另一些属性上也可能相同或相似。正是依据客观对象的这种相同或相似性,人们才能据此进行类比得出结论。

但是,这并不表示类比推理推出的结论具有必然性,而只是或然性的。这是因为两个或两类被类比对象之间不仅有相同性或相似性,而且也有差异性。天下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因此,孔老夫子倡导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箴言不具有必然性。对少数经典的长期误读的揭示表明,人们对经典应采取批判性的态度,保持心灵的自由思考,而不能一味地迷信、盲从。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哲学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