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有些理念看起来很好,用起来却更糟糕

 天空3210 2016-10-11
        现在微博上满眼都是一些说起来铿锵有力,看起来很好、很过瘾的理念;一些家庭专家也在培训班传授一些让人热血沸腾的育儿思想。
        这些理念本身有合理之处,也起到了普及“自由平等、理解接纳”的育儿思想的作用,但是有一些家长告诉我,经常接触这些宣传,或者到专家那里听课之后,情况却更加糟糕了。
        是理念出问题了吗?
        不是!理念本身是好的。
        我认为是执行时过度了,而且缺乏配套的方法,不知道如何去做。。
        比如,很多理念认同孩子的问题有家长的问题,我对此赞同,我做咨询也是尝试去改变家长,通过家长来改变孩子。
        但是,以前家庭教育的问题是家长对于孩子严格,提出了过高的要求。但这些专家又让家长对自己严格,对自己提出过高的要求。但又不提供方法,不告诉家长应该如何去做到。
        比如,有的专家强调“育儿先育己”。这个理念本身没问题,但是专家又强调过头了,让家长各方面都要严格要求自己。有的家长对此深信不疑,开始走上了自我管理的路,对自己很严格,对家人很严格,希望做到这种很纯粹的高尚品质,才能对孩子有更好的影响。但是这会让自己很累,真心的那种累:事事都要对自己严格要求,如果没有做到或者有点私念,就觉得自己很过分,怕被孩子洞察到。
        其实我们要接纳孩子,也要学会接纳自己;不苛求孩子,也不要苛求自己。知道孩子有些事情是很正常的,也要知道自己的某些表现也是很正常的......当然,就像我提倡接纳孩子那样:家长也要接纳自己的现在,着眼未来慢慢去改变。这样,心安静了,才会更好地去育儿。
        有一位家长说:经过了某专家的培训,热血沸腾,把我们的情绪都燃烧起来了。没错啊,孩子都是好孩子,孩子出了问题,都是我们的错误。我们后悔、忏悔从前做的,下决心去改!但是怎么改,却茫然不知,遇到问题就不知道怎么办了。告诉我们要“找原因,想办法”,但是办法是什么呢?专家也没有具体的办法。说不出来,最后送我们一句:悟性不够,自己悟吧。
        是啊,专家告诉你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但是又无有效控制情绪的方法;专家告诉你要悦纳孩子,但是具体的事情(比如孩子爱发脾气)怎么办,又没有管用的方法,还是无计可施......家长觉得专家说的都很对,所以很自责:自己都知道了正确的理论,还是做不到,就是自己的问题呀!所以,更加崩溃......所以,最终并没有什么进步,甚至由于纠结更差。
        育儿不是靠说得很过瘾,不是靠慷慨激昂的,需要实实在在的努力。
        接纳孩子,也要接纳自己;
        有理念,还要掌握方法。要知道如何去做到。
    作者介绍
维尼老师(胡春光),畅销书《顺应心理,孩子更合作》作者,家庭教育专家,心理专家,现居青岛。
潜心从事心理学研究二十余年,目前专注于家庭教育心理领域的研究,专业从事家庭教育咨询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有效案例。所著《顺应心理,孩子更合作》,心理学功底深厚,接地气,实用性、可操作性强,出版后受到读者广泛的欢迎,位列当当2014亲子家教类新书排行榜第一名,2015当当亲子家教好书榜第五名。  《顺应心理,孩子更合作》当当,淘宝,京东,亚马逊有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