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目标是教学的灵魂

 hankagou 2016-10-11
 

目标是教学的灵魂

                                ——《周长》教学案例与反思

(此文发表于《中小学数学》2006年第9期)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   牛献礼

 

案例: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周长》

片段一:

教材提供的情境图显示:一只蚂蚁绕一片树叶一周的长度是这片树叶的周长。接着,教材安排了“让学生描一描、画一画树叶的边线”的活动,通过描一描,画一画,让学生感知什么是周长。

为了体现教材的编写意图,上课教师特意请专业人员制作了课件,把“蚂蚁绕树叶一周”的静态画面制作成了精美的动画,还精心收集、挑选了一些颜色鲜艳、形状规整的树叶,上课前发给每一个学生作学具用。

课堂上教师先让学生观察“蚂蚁绕树叶一周”的动画,初步感知“周长”,再动手描一描、画一画叶子的边线。漂亮的叶子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在让学生做后面的练习时,有的孩子对手中的叶子还是恋恋不舍,左看右看。

反思: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要“教教材”,教材再不是不可更改的脚本,而是可供利用的资源,这是教材观上的一个进步。在这种理念下,有的教师大胆改变教材的内容和呈现顺序,结果呢?好课不乏有之,但把教材的灵魂弄丢的也大有人在;有的教师接受教训,对教材不做任何改变,不敢越雷池一步的依旧可见。

那么,在使用教材时,什么是可变的,什么是不可变的?变与不变的依据是什么?这关键取决于教学目标,因为目标才是教学的灵魂。

在《周长》这一节课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是“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让学生“认识周长”是最终目的,“具体实物或图形”是学习材料,“观察、操作等活动”是学习途径,最终目的是不可变的,学习材料和途径我们却可以根据实际灵活选择。

教材提供的情境图中给出的具体实物或图形是树叶,对树叶来说,大点的,还是小一点的,是黄的,还是绿的,都不是教材的本质的东西,变一变不会影响到学生对周长这个概念的本质上的理解,教师尽可以替换。有时根据实际对学习材料做些变更也是必要的,比如你没有做课件的条件,或者你班学生的自制力不强,你担心用树叶作学具会干扰学生的注意力,就完全可以不用树叶作例子,用课桌面或数学书的封面举例也可以,换成五角星也未尝不可。只要换下来的物体与教材中的例子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是平面的,是封闭的,不能有多条线的交叉,因为这些特征正是周长概念的内涵。这是我们在替换材料时要遵守的原则。

由此可见,只有深刻解读教材才能牢牢把握准教学目标。深刻意味着不是把教材看懂,而是看穿、看透,从而挖掘出教材的精髓内涵。教师把教材钻得深,悟出来的道理就透彻,这样讲起课来就能做到游刃有余,正所谓“深入浅出”。

片段二:

为了加深学生对周长的理解和感悟,教师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组织了“量一量腰围”的活动。

师:裁缝量衣服时,都量哪些地方?

1:要量袖长。

2:量腰。

3:量肩。

师:裁缝量衣服时,一般都要量一量腰围,你估计一下自己的腰围有多长?

1:20多厘米。

2:40多厘米。

3:30多厘米。

……

师:大家估计得对不对呢?请同桌同学用软尺互相量一下对方的腰围。

学生兴致盎然地用尺子互相量腰围,然后汇报:

1:他的腰围是80厘米

2:我同桌的腰围大约是78厘米。

……

教师请两位同学到前面讲台上示范量一量对方的腰围,全班同学踊跃报名。被教师选中的两名同学兴高彩烈地到讲台前互相量起了对方的腰围,然后汇报。(略)

师:大家估计一下老师的腰围是多少厘米?

1:85厘米。

2:60厘米。

3:70厘米

师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量一量老师的腰围,然后汇报结果。

……

(此环节共耗时12分钟)

反思: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教材设计、安排的“描一描”、“量一量”等活动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因为学生建立周长的概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让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活动过程,在活动中参与,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讨论与交流,既有利于学生建立概念,也能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提供足够多的直观经验和感性认识,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十分重要。

但活动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量腰围”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认识周长”,活动的组织和调控要始终围绕“认识周长”这一核心目标进行。在上述教学片段中,表面上看学生都参与了“量一量”的活动,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可是,仔细分析便会发现,这种“活动”用游戏性取代了数学内在的知识性,用生活化、活动化冲淡了数学教学的“数学味”,教师缺乏必要的引领和提升,学生缺乏深层次的认知参与,“活动”与“对周长的体验”相脱节,“动手”与“动脑”相分离,显得散漫、随意、肤浅,偏离了教学目标。这种“游离”于知识、技能之外的活动既不利于知识、技能的掌握,又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没有价值的,因而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数学活动”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活动”,它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是学生基于经验基础上的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因此,在设计数学活动时首先应明确目标,要重视让学生从数学层面上来体验、认识所学的内 容,要促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即通过活动达到“数学化”的目的,使学生获得知识与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