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糖易波动的10大原因即应对方案!

 Zaker736 2016-10-11

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常常在多种因素干扰下,血糖大起大落地波动,加重并发症发生发展,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必须高度警惕。那么,哪些因素易致血糖波动?

导致血糖波动的10大因素:
1
1.用药依从性不佳。
无论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擅自减量、停用或更换品种,可致血糖迅速升高;擅自增量、增加次数如重复用药或另添品种,可致血糖过于降低。
2
2.饮食常规打乱。

如亲友相聚,暴饮暴食,可致血糖骤升;而因故停止进食,饥肠辘辘,可致血糖不断下降。


3
3.运动不当。
整天枯坐斗室,吃得多、动得少,热量蓄积,血糖可以上升;运动强度太大、运动时间太长,血糖可以降低。
4
4.生活不规律。
如加班加点,熬夜、失眠,次日血糖容易反弹性升高;长久劳逸不均、疲惫不堪,血糖又会降低。
5
5.气候变化。
寒潮侵袭,体内肾上腺素大量释放、肝糖原输出增加,血糖因而升高;炎暑季节,人体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加大,血糖可以偏低。
6
6.情绪不安。
紧张、忿怒、精神遭到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血糖骤然升高;消沉、抑郁、整天萎靡不振,迷走神经活动占优势,血糖降低。
7
7.外伤与急性感染。
外伤、手术、急性感染如感冒发烧等,人体处于应激状态,血糖升高。
8
8.女性患者的特殊情况。
如女性月经来潮或妊娠、分娩,血糖多数升高。
9
9.他种药物的不良反应。

如噻嗪类利尿药、糖皮质激素类药、性激素如避孕药等,常用可致血糖升高;又如水杨酸类药、磺胺类药、利血平等,常用可致血糖降低。

10
10、大量饮酒
有些患者大量饮酒后会由于酒精损害肝脏导致肝糖原储备下降而引起低血糖,还有些患者大量饮酒后由于糖代谢障碍引起高血糖,喝酒过多还可能导致酒精性肝损害。
二、如何应对血糖波动?

11、合理安排三餐

每隔四、五个小时就吃一次东西。通过缩短摄入食物的间隔,可以使大脑和身体保持稳定的能量来源,防止血糖水平下降。不要错过任何一顿饭,尤其是不能错过早餐,否则午餐或晚餐如果摄入过多的食物会导致血糖水平大幅波动。一日三餐以外再加上两顿有营养的加餐,有助于血糖水平保持稳定。


糖尿病患者可根据自身营养和血糖情况选择加餐的食物。在控制好总能量的情况下,可选择适量的燕麦片、苏打饼干和烤馒头片等;在血糖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可选择适量的低糖水果,如柚子、猕猴桃和草莓等;对血糖控制不良者,可考虑选择西红柿、黄瓜和生菜等。

22、低钠高纤维素饮食

高钠饮食可增加血容量,诱发高血压,增加心脏负担,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加重糖尿病并发症。所以,糖尿病人应以低钠饮食为宜,每日食盐量控制在3克以内。而可溶解的纤维素有利于改善脂肪、胆固醇和糖的代谢,并能减轻体重,可以适量多吃这类食物。

33、少吃酸性食品

糖尿病患者的体液多呈酸性。谷类、鱼、肉等食物基本上不含有机酸或含量很低,口感上也不显酸味,但在人体内彻底分解代谢后,主要留下氯、硫、磷等酸性物质,所以营养学上称其为酸性食物。而酸性体液对糖尿病不利,因此,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上要少吃这类食品,多吃带绿叶蔬菜,使体液呈弱碱性,吃生菜对本病就有较好的疗效。

44、远离烟酒

酒性辛热,可直接干扰机体的能量代谢,加重病情。在服用降糖药的同时,如果饮酒,可使血糖骤降,诱发低血糖,影响治疗。此外,乙醇可以加快降糖药的代谢,使其半衰期明显缩短,影响药物的疗效。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须忌酒。

55、多吃新鲜蔬菜

富含膳食纤维的非淀粉类蔬菜,如花椰菜、黄瓜和胡萝卜有助于防止血糖水平激增,同时能为人体提供必要的营养元素。

66、应激状态加强血糖监测

糖尿病患者在身体处于感染、发烧等应激状态时,各种升糖激素分泌增加,血糖就会升高。所以糖尿病患者在身体处于上述情况下时,一定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以便及时调整用药。

三、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危害

专家指出,饮食不当是血糖波动的一个主要因素,据临床统计血糖波动比较厉害的患者中,有三分之一是因为饮食控制不当导致的。血糖波动不稳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当人体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忽高忽低时,非常容易导致组织细胞形态和功能的损害。尤其是因血糖波动幅度过大而引发的低血糖,危害程度更远远大于糖尿病本身对身体带来的伤害。


导致血糖波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患者的胰岛功能出现障碍,胰岛素分泌不足,无法转化血液中的糖分,导致血糖波动;另一个原因是患者有胰岛素抵抗现象,胰岛素抵抗是指患者体内分泌了胰岛素,但是在肌肉、脂肪等组织中存在着抵抗胰岛素发挥作用的抗体,不让人体分泌的胰岛素发挥作用,所以不能有效转化血糖,导致血糖波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