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单征文|这三本书让我脱胎换骨

 帅汤007 2016-10-12

谁也无法说服他人改变。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

——(美)佛格森(Marilyn Ferguson)


书籍开启改变之门,架起人类进步的阶梯

1.

曾经很抵触“人生观”这个词,因为它让我联想起高调严肃又空洞抽象的高中政治课。年轻时的我们,生活中有的是热闹和好玩,谁有闲心去思考这种问题?

初入职场那两年,告别了学业的压力和经济的不独立,又没有家庭的束缚,我如鱼得水,生活得起劲又热闹。上班、加班、逛街、美容、聚会、闲聊、打游戏、追剧、看碟,忙得不亦乐乎……

看上去充实潇洒,可是渐渐的,我开始焦虑、迷茫、空虚、沮丧,内心并不觉得愉悦踏实。

同事们都那么优秀,不是名校光环、海龟背景、编程高手,就是英语地道、口才流利、能力出众。而我,什么都没有,而且,做的是这份自己丝毫不感兴趣的软件研发工作。我觉得再努力也赶不上他们。这么下去,我的职业前景会在哪?这份工作我能做多久?如果不干这个,还能干啥?

下个月房租会不会涨?房东会不会又催我搬家?房子这么贵,工资又这么低,我啥时能买得起自己的房子啊?

为什么我的男朋友不像别人的那么有钱,可以让我坐享其成?女孩子,是干得好重要还是嫁得好重要?

谁谁谁事业有成、家庭幸福,样样丰收、要啥有啥,我很羡慕,什么时候也能拥有这些?

谁谁谁口齿伶俐、处事老练,什么场面都能应付得从容得体,我什么时候也能变得像TA这么精明能干?我什么时候也能让别人觉得我很厉害?

我还这么年轻,将来会怎么样呢?以后的漫长日子又该怎样度过?

…………


前方的路,我该何去何从

2.

可想而知,我没有答案,于是,同样的日子还是一天天继续着。直至一次偶然的机会,成了改变的契机。

2000年3月,我参加了公司安排的“时间管理”培训,为期三天,除了讲解还有很多现场讨论、互动和练习。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到这个课题,之前对此一无所知。其中有个互动环节,每个学员写下心中非常渴望的梦想或目标,以及每条预计达成的时间,然后放在信封里交给讲师。

都说培训打的鸡血最多管用三天,何况这种老板要求的任务式培训。回到忙碌热闹的生活惯性里,这事很快被我置之脑后。

半年后的有一天,突然我就收到了一封信,是我亲手写的那张梦想和目标清单,还有个问题:这半年你实现了几条,为它们投入了多少时间、做了多少努力?到现在我还能记得当时的震撼和愧疚。

这些我最向往的,我居然吝啬得无暇顾及,以至于半年来都没什么进度。比如,我想减重恢复成苗条妹子,却依然管不住嘴迈不开腿;我想像同事那样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却从不在业余时间背一个单词;我想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却依然买买买,任性的做个月光女神……然而,大把时间都慷慨的奉献给了那些和它们没几毛钱关系的逛街、美容、聚会、闲聊、打游戏、追剧、看碟……

怎么会这样?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该怎么改变现状?接下去应该怎样?

于是我把课程资料又重新系统的复习了一遍,居然开始觉得津津有味、意犹未尽。而且因为认真思考和实践,我比培训时又多了些疑问,比如有个尚未完成的课堂练习——写下你的“个人使命宣言”,想了很久我依然不知该如何去寻找自己这一生的使命,这个问题太大、也太飘渺了。只好去找相关的书籍来补充阅读,越读对“时间管理”这个领域的兴趣就越浓厚,渐渐的又把阅读扩展到心智成长、个人提升、职场技能等领域。可是这些却是曾经最令我反感的“励志书”,在我过去的成见里,它们就像父辈一样说教而唠叨,它们就是传说中寡淡无味的鸡汤。

我的业余时间越来越多的用于阅读、思考和自我探索,慢慢的对那些热闹的娱乐活动失去了兴趣。也不知过了几年,通过在这些领域的不断学习、摸索与践行,渐渐的,我发现自己变得平静、踏实、愉悦、从容,那些曾经想要寻找的答案变得慢慢清晰起来,我好像快要触及到内心一直在苦苦寻求的东西,而我又不知道那是什么?总之,我仿佛渐行渐近,浓雾散去,前方的灯塔慢慢亮了起来。


渐行渐近的灯塔

3.

后来,随着阅历和阅读的积累,我才知道那个东西原来就是所谓的“人生观”,它还有一些同样很高大上的别名:“人生使命宣言”、“人生愿景”等等。理解了以后,才发现它其实并不空洞、不抽象,还很实用。它让你知道这辈子为什么而活、以及活着有什么意义,所以当你面临重大选择时,知道该往哪儿走,知道什么对你更重要、更有价值,它会影响着你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生活。简而言之,它是你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看法,体现在你的人生目的、人生价值和人生态度,总之它就是心中那盏指引你前进的明灯。后来,学了生涯规划,发现这是其中一个非常核心、关键的内容。

应该说,那些年我读过的书都在潜移默化中,对我的人生观探索和确立起到了或多或少的影响,但影响最为深刻的还是这三本书:《与成功有约》、《把时间留给最重要的事》、《人生需要几座灯塔》。当我看到这个征文题目时,这三个书名就立刻浮现在脑海里,它们就像是我的人生导师或者贵人,在我初涉世事最茫然的阶段,不是直接告诉我要往哪走,而是递给我一把钥匙,让我开启内心的改变之门,开始一段对自我人生观价值观的探索之旅,使得那之后的我脱胎换骨,与之前判若两人。


最深刻影响我人生观的三本书

书中那些让我拨云见日、醍醐灌顶的宝藏,曾经震撼我的神经,激起我想要改变的强烈愿望,对我以后的人生产生了重大影响,践行至今,它们依然在我的成长路上熠熠生辉:

《与成功有约——全面造就自己》(科维 著)


估计致力于自我提升、追求高效能的人都读过那本经典的Seven Habits,这就是于1996年出版的中文译本,相比另一版译本《高效能人士七大习惯》,我更喜欢这个牛皮纸手感封面的三联版,可惜早已绝版。

在讲解追求成功圆满人生所不可或缺的七大习惯之前,作者以“重新探索自我”开篇,先强调了一些重要的理念,其中有两条:

1、一个人的观念是他(她)看待事物的观点和诠释,是行为和态度的根本,要改变现状就得改善自己;要改善自己,先得改变我们看待事物的观点,观点转移是改变行为与态度的原动力。要提升自我必须先从观念着手,观念一旦改变,对外界的看法自然不同,而且又会回过头来影响自我,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2、一个人的修为要由内而外、反求诸己。

我试着去重新思考之前那些被外界主流价值判断所左右的观念:

  • 成功就一定是升官发财吗?它有没有可能是你达成了自己的预期目标?
  • 事业的成就一定是升职加薪吗?它有没有可能是你在工作中享受兴趣,提升能力?
  • 这辈子要追求的一定是世俗意义的成功吗?它有没有可能是你足够了解你自己,并且去做一个独一无二的你自己?
  • 你真的想要去努力成为八面玲珑、长袖善舞的人吗?有没有可能其实你一点也不适合,你有着独特的天赋潜能却没有被足够重视?
  • 你真的想被人羡慕,用别人的标准来判断自己?有没有可能其实你的内心有着另外的意愿,自我肯定更能让你满足?
  • 你就真的非得事事和别人比较、盯着别人的强项pk自己的短板吗?你能不能和自己的过去比较,专注于持续的自我提升?

从以上的自我诘问,你会发现,过去我的观念都是向“外”的,关注的是别人、是外界;而转变后的观念,则是转向了“内”,关注的是自己、是内心。之前的我不觉得踏实愉悦,是因为我一直活在外面的世界,而忽略了自己的内心、忽略了与它们对话、问问它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滋养。当我换一个角度去思考曾经的那些疑惑,突然就觉得退一步海阔天空,尽管外界对你并没有变,只是你不再时时担心别人怎么看待、评价你,而是更多关注我到底想要怎样?自然地,压力骤减,不再焦虑。一念之差,观念转移真的有着神奇的魔力。

七大习惯(见下图)里的习惯一“操之在我”(Be Proactive),也是这个道理。面对同样的外部刺激,由于各人观念不同,选择的态度和反应不同,结果自然大相径庭。我们成长和幸福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利用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这段距离。


高效能七大习惯(P47)

比如面对困境和挑战,有些人会屈服退缩,即被动的受制于人;而有些人会迎接挑战,挖掘出其中价值,即主动的操之在我。著名犹太裔心理学家弗兰克二战期间被关进纳粹集中营三年,全家人都死于纳粹魔掌,他也倍受酷刑、朝不保夕。即使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人也还有选择自己态度的自由,弗兰克将其命名为“人类终极的自由“(the last of the human freedoms)

从那之后,当我面临工作或生活中的挑战,我不再恐惧困难、担忧失败之后别人的看法,而是当作一次练习或者体验,尽力而为,试试自己又会从中获得什么样的经历和提高,心态不再抵触,反而更能享受过程,对结果抱有一颗平常心。

习惯二“确立目标”(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正是我在时间管理课堂上没有完成的功课——写下人生使命宣言,比课程讲解更为系统、具体和细致。在很多年里,我按照其中的步骤和方法反复思考、探索和修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愿景。

因为想清楚了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自己又喜欢、能够干什么,因而更为淡定从容,更为宁静愉悦,不随波逐流,不淹没于生活的世俗与琐碎,不忘初心。

习惯三“掌握重点”(Put First Things First),关于时间管理,和我所要讲的下一本书有些重复,不再赘述。

这三项“个人成功”的习惯让我们更能看清自己的本质、内心深处的价值观以及个人独特的才华与能耐。以内在的价值标准,而不是旁人的好恶或与别人比较的结果,来衡量自己。

转移观念、卸下思想包袱再去做事,并实践这七大习惯,在本来并不喜欢的工作中我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和优势,并且制定要提升的一些核心技能,我变得专注和自信,竟然渐渐脱颖而出。承担起越来越多的责任和挑战,不到三年,我晋升至管理职位。这些经验与收获我又用于所带领的团队,形成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

《把时间留给最重要的事》(赛韦特 著)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时间管理专著,当时还是现已绝版的旧版《时间管理》,作者赛韦特被誉为“时间管理教皇”,“德国最具影响力的时间管理专家”。后来再版时做了些增加修改,就是这本《把时间留给最重要的事》。他的其它著作还有:《管理时间的黄金法则》、《简化你的时间》、《压力管理》等。

书里有很多细致的时间管理方法和技巧,但对我影响最大的是这两点,也是本书的核心,是技巧所依赖的基石和根本:

一是“人生平衡模型”这个工具(见下图),涵盖人一生主要追求和经营的四大领域:身体/健康、家庭/交际、工作/成就和思想/文化。看到这个模型我如获至宝,立即付诸实践,用来规划对我而言重要的、想要投入时间的那些事情,并且制定每年计划和年末总结。它的好处不仅在于框架清晰、一目了然,更在于让你兼顾平衡人生重要的几大方面,而不至于顾此失彼。后来学了生涯规划,发现这个模型与生命平衡轮有异曲同工之妙。

使用这个模型至今,我不仅收获了职场上的提升,更兼顾了家庭、健康、自己的爱好和心灵的成长,实现了高效、平衡的人生。


人生平衡模型(P12)

但是工具背后真正的驱动力在于你的心灵需求,你发自内心的兴趣,你希望自己朝哪里走、成为什么样的人、真正想要什么、什么对你重要、实现什么目标,你希望在垂老之年回首往事时收获什么样的人生。这些问题就是另一项核心内容——找到对你而言最重要的事。当今世界,根本不缺信息和机会,挑战恰恰在于信息泛滥、选择太多而时间资源稀缺。用本书所提供的方法和步骤,去挖掘自己想要什么、什么是最重要的(即核心价值观),就成为重中之重,因为这会决定你时间投入的取舍。而造就你和你的人生的,不是别的,正是你所投入时间的那些事情。

这是你寻找人生重心的第一步,也是你通往自己内心的深层价值体系的必经之路。但这项练习没人能够帮你,只有靠自己的探索。要求你对自己绝对真诚忠实,外界的评价与褒贬不应动摇你的想法和决心。

这本书还带领我走入了“时间/自我管理”的广阔领域,对那些年陪伴过我的众多时间管理和心智成长类书籍,反复阅读消化,自身受益匪浅。终于明白时间管理并不只是一天24小时该如何分配和使用的技巧(“术”),其精髓在于人生规划与自我管理,奥妙蕴含于“为”与“不为”的取舍之间(“道”)。“术”容易借鉴和掌握,而“道”层面的智慧,涉及心智的开发,终归还得靠自己慢慢摸索、领悟与修炼才能获得,在一生的旅途当中都能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使一个人终生都乐于主动的自我开发与提升,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周围的人们。当你悟透了这一点,你就不会再抱怨“我没有时间做这件事”,那只能说明这件事对你而言还不够重要,或者是你还没有那么强的意愿。

而且,我逐渐整合出自己对“时间管理”这个宏大主题完整的知识架构,并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提炼出大量心得与方法,开发了自己独特版本、不同于市场上其它同名课程,被列入企业内训的核心课程。通过试讲“时间管理”课程,我还获得了AACTP的国际讲师认证。希望将来我能将之推向市场或者集结成书,让更多和我一样曾有过同样困惑的人们可以受益、避免我曾走过的弯路。

《人生需要几座灯塔》(傅佩荣 著)


作者傅佩荣是台大的哲学系教授,他著有一系列关于自我提升的书籍,除了本书,还有《生命重心在何处》、《抗压有方法》、《哲学与人生》、《心灵的旅程》。

本书就是一本不折不扣关于人生观探索的书,它的序言就是一篇题为《反败为胜的人生观》的文章。整本书的内容都值得反复阅读推敲和实践,限于篇幅本文就列举两点为例:

一是关于认识自己的三个方法:1、从艺术作品中找到自己的偏好类型。2、回忆人生中的考验。3、从认同虚构的人物来认识自己。自我认知是自我管理和做好自己的基础。2000多年前古希腊神庙柱子上有一句流传于后世的经典箴言“认识你自己”,说明在哲学先祖的眼里,这一点何其重要。

但自我认知说易行难,傅佩荣教授给出的这三个简单可行的方法,让当时迫切想要自我探索而不得法的我,有了一个入口。通过挖掘自己对文字作品类型的兴趣、梳理自己过去的成就事件和经验教训、享受艺术作品(小说、电影、音乐)的时候细细体会内心的情感变化、并且代入人物角色去体验他们的感受。长期反复练习,深入了解了自己的性格、兴趣、审美、观念等。

另外一点就是关于自我成长的四大人生境界,作者引用王国维《人间词话》里隐喻人生三大境界的三句诗词,并延伸出了第四境界。这四句诗词,用于回顾我自己探索人生观的漫漫长路,也同样恰当:

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探索初期,我曾为自己的独行而自觉另类与孤独,也曾有过迷惘与动摇。当周围都在谈论物质和功名的时候,我却在思考“人生愿景”和“价值观”。面对经典的哲学三问,望尽前路,却看不清方向、理不清头绪,不知答案在何方。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后来,我暂且放下问题,不急于解答,开始大量阅读相关书籍,企图从书中寻找答案。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处修身养性,把目光从向外寻求转向内观自己,每天都留出时间和自己安静相处与对话。“与神对话”其实是与内心的“神性”对话,唤醒“灵性”,所有的向外追求都不如自我的内在肯定。

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经过足够长时间对自己内心的不停拷问,你才发现:其实不需要到处追问,不需要上下求索,终有一天,那些问题的答案就自然浮现在你蓦然回首的灯火阑珊处。也许那不是最终版本,后来你还是会动摇、会怀疑、会持续修订完善你的答案,但至少你已经看到了光明,知道你自己正在朝着想要的方向前进。

四、“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当真正找到了答案,就找到了自我安顿,无憾过去,不忧未来,一如天上人间般,轻松愉悦的享受每一个当下。

总结一下上文提到三本书中的,六点核心内容,它们互有关联又各有侧重,同时又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通过反复践行可达融会贯通:

《与成功有约》:
1、行为的改变始于转移观念,由内而外。
2、个人成功的三个习惯:操之在我、确立目标、掌握重点。

《把时间留给最重要的事》:
1、人生平衡模型。
2、找到对你而言最重要的事。

《人生需要几座灯塔》:
1、认识自己的三个方法。
2、自我成长的四大人生境界。

4.

何其有幸,今生能遇见这些深刻影响我人生观的优秀著作。清晰的人生观如一盏明灯照亮前路,这些年来我不仅把时间聚焦在遵从内心意愿的、最重要的事情上,在人生四大领域都取得了预期的收获,不虚度、不后悔过去的时光。更重要的是,它让我超越了和别人比较、竞争的狭隘,关注于做自己——这才是此生最重要的任务。听从内心的召唤、遵从价值观和原则去做事,内心的定见有如一座堡垒,既坚定又开放,让我在任何境遇下都悠然自在;让我逐渐修炼至忙而不乱,气定神闲;淡定而不易受外界影响,内心平和而不焦虑;人际关系简单而融洽。

大师所言恰到好处的表达出了我对自己重大改变的感受——

我生命里最大的突破之一,就是不再为别人对我的看法而担忧。此后,我真的能自由的去做我认为对自己最好的事。只有在我们不需要外来的赞许时,才会变得自由。

——心理学大师Roy Martina(罗伊·马丁纳)

注:如文章对您有用,请点喜欢或评论与我交流,这些比赏金更有价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