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即心是佛”的错误观点是如何产生的?

 发哥07domrg8zi 2016-10-12

我们前面说过“即心是佛”是由龙树提出来,然后由达摩发扬光大的,那么龙树的“即心是佛”的错误观点是如何产生的呢?本人推测是由于龙树对《大般涅槃经》的错误理解所产生的。

《大般涅槃经》:“善男子,有人家有乳酪,有人问言,汝有酥耶?答言:我有酪,实非酥,以巧方便定当得故,故言有酥。众生亦尔,悉皆有心,凡有心者定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义故,我常宣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从这一段,愚者把“凡有心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等同于“凡有佛性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就会得出“即心是佛”的错误结论。

但是智者仔细研读这一段,就会发现不能得出“即心是佛”的结论。而且还能有力地证明“即心是佛”是错误的。

其实这里要理解为“凡有心者必有佛性”,所以世尊说“凡有心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并不是说心就是佛性,更不能说“即心是佛”

我们知道由乳酪要通过一定的工艺,才能得到酥,所以乳酪不是酥,但是从大量的乳酪中可以提炼出少量的高级的酥出来。

这里世尊如来把众生之心比作乳酪,把佛性比作酥,可见心非佛性,但心里藏着佛性,就如同金矿里藏者金,但金矿不能等同于金。

可叹愚昧之人错误理解世尊之言,直接把心当作佛!

又如土豆能榨出食物油来,但是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把土豆说成就是油。难道能说“即土豆是油”吗?当然不可以,只能说土豆里藏有油。所以我们可以说人的心里有佛性,但不能说心就是佛性,更不能说心就是佛。

《大般涅槃经》;'善男子,心非佛性,何以故?心是无常,佛性常故'

“即心是佛”的错误观点是如何产生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