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弘益导读:
分析导向错误会导致最终不能找出真正的要因,所以今天我们来了解在做5WHY分析时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注意-避免不自然的推论 千万不能用类似借口的内容回答所提出的为什么

避免对原因的追求牵涉到了人的心理 牵涉到了人的心理面,往往就导不出再发防止对策. 为什么的矛头要指向能够由此导出再发防止对策的设备面,管理的制度面等等. 担当者很忙 作业者心情烦躁 检查人员在检查的时候想着其他的事情
围绕问题本身,避免责任推卸

注意层和层间的相关性 每个为什么的问题和答案间必须有必然关系。 
现象只记录事实 就“刚才还在使用的手机,现在找不到了”的事件描述其现象. 
对分析的结果进行确认 袋鼠的故事 澳洲政府捐赠了两只袋鼠给新西兰的一间动物园,为了好好哺育繁衍更多的袋鼠。园方咨询了动物专家,然后耗资兴建了一个既舒适又宽敞的围场,同时也筑了一个2米高的篱笆,以免袋鼠跳走。奇怪的是隔一天早上,动物管理员发现袋鼠们居然在围场外吃青草。 所有的管理员经过仔细研究以后,认为可能是篱笆高度的原因。因为袋鼠的身高是1.5米,而篱笆只有2米高,袋鼠用力一跳就可以跳出篱笆。于是他们决定把篱笆从2米围到了2.5米高。但是,围起来的第二天,袋鼠又统统都跑出去了。 接着,管理人员打电话询问澳洲的动物学家:袋鼠最高到底能跳多高?澳洲的动物学家告诉动物园管理员一个事实:袋鼠最高只能跳到2.5米。所以篱笆应该没有问题,可能是篱笆本身的结构存在问题。管理人员马上将篱笆拍照,迅速传真到澳洲。澳洲的动物学家发现,果然是篱笆本身的结构不对。因为动物园管理人员没有注意到袋鼠的两只前爪很有力,篱笆不是铁栏杆的,而是网做成的,袋鼠就是通过网格爬出去了。 因此,管理员决定在加高篱笆的同时向内弯折。因为一旦折进去,袋鼠爬到最上面时自然就会掉下来。当管理人员完成篱笆改造后,第二天,又发现所有的袋鼠又都跑出去了。管理人员更加奇怪了,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将所有的篱笆再加高,并且再加第二道、第三道篱笆,这样的抗争持续了很久。但是,一个月之后,管理人员发现袋鼠又全跑到长颈鹿那边去了。 现在篱笆的高度已经有10米多高了,甚至已经比长颈鹿还要高。不过管理人员还在开会研究要不要把篱笆再继续加高,或者像鸟笼一样关起来。 这时,隔壁的长颈鹿忍不住问其个一只袋鼠:“你猜接着他们要把篱笆加到多高?”袋鼠笑着回答说:“这很难说,如果他们还是忘记了关掉篱笆门的话。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分析要充分 分析不充分的话,之后根据所找出原因做出的处置,通常只能是对应(异常处置),而非对策(再发防止)。

总的指导方针 要天真一些 找出所有可能原因 要绝对的客观 找原因,非找借口、理由
根据数据、事实,而非猜测、假设 做到三现,在现场通过现物掌握现实
不要认为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鍥而不舍,追根究底
--------------------------------------------------------- 阅读完此文章您有什么想法?问题?疑问?建议?意见?想和一起阅读此文的其他益友互动交流?想和我们的精益咨询专家探讨? 您可以1.【直接回复我们】 2.加【互动Q群】 3.到【微社区】 三个方式参与互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