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是我们身体的第一道防线,分布着丰富的血管和神经,而高血糖可以伤害这些血管和神经,导致糖友们发生各种皮肤问题。这些皮肤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不但影响美观,增加大家的痛苦,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对于皮肤问题,我们需要积极防治,见招拆招。 到了秋冬季节,空气干燥,加之糖尿病合并的血管、神经病变,使皮肤愈发干燥,糖友们常常出现皮肤瘙痒。主要表现为全身或局部皮肤瘙痒,局部瘙痒常见于外阴、肛门、腰背等,常一阵一阵地发作,晚上更明显。许多糖友在皮肤痒的时候,总是忍不住去抓痒,导致皮肤抓痕,严重的还会出现红斑、丘疹、色素沉着、皮肤干燥脱屑、血痂和皮肤肥厚皲裂。对付皮肤瘙痒,我们要注意:
糖友体内的高糖环境,为真菌、细菌和病毒的入侵和繁殖提供了机会,可能出现毛囊炎、蜂窝织炎、癣等,表现各异:
控制血糖是根本,如果怀疑有这些感染,切忌挤压或搔抓患处,以免加重病情,糖友们应该尽早寻求医生帮助。 正常情况下,我们黄种人的皮肤的颜色,应该是比较自然的象牙白色或者浅黄色。而糖尿病可能导致皮肤的颜色改变,这些改变可能预示着病情的变化。1. 皮肤潮红皮肤潮红是在指甲周围、脸上和小腿等部位皮肤变红,有时还能看到血丝,有时红色连成一片,皮肤没有其他不舒服。 这种情况在较年轻的、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友中比较常见,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则更常见。因为血液是从动脉经毛细血管流回静脉的,高血糖时,血液粘度增高,血液在毛细血管处流速缓慢,引起血管扩张,从而引起这种情况。 控制血糖后,一般症状会消失,必要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改善循环的药物。 平时预防出现血糖过高的情况,如果突然出现皮肤潮红,需要警惕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请尽快就医。 2. 皮肤灰褐色 灰褐色皮肤常见于颈部、腋窝和肛门生殖器等皮肤皱褶的地方,身体左侧和右侧同时出现。有时皮肤会增厚,看上去像附着在皮肤的「垢」,洗澡时却怎么都洗不掉,这称之为「黑棘皮病」。 它的发生与肥胖、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有关。 超重、肥胖患者加强控制饮食,适度运动,减轻体重,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二甲双胍等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病情可缓解甚至痊愈。 一般而言,皮肤应该是平滑、摸上去没有什么小疹子之类的东西。但是,由于高血糖对皮肤的伤害,糖友们的皮肤可能发生各种变化。 1. 暗红色丘疹 常发生在小腿前面,这些疹子是可能是单个或者一簇一簇的,形状可能呈圆形或椭圆形,也有可能形状不规则。疹子边界清楚,颜色暗红色,疹子一般高出皮肤一点点。 出现这种暗红色丘疹的时候,糖友自己没什么不舒服的感觉,而且这些丘疹发展缓慢,糖尿病控制良好后可缓慢消退,但是可能会留下一些颜色比较深的印子,有的也可能完全消退,但是容易复发。 这是一种糖尿病患者才会有的皮肤问题,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有关,在年龄较大、病程较长和伴有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的患者身上比较常见。 2. 黄色丘疹 部分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脂血症,血脂会在皮肤沉积,出现一些黄色的疹子,通常有米粒到黄豆大小,摸上去比较硬,少数会长到鸡蛋大小,称之「皮肤黄瘤病」。 这种黄色丘疹常出现在上眼皮靠内的位置,也可在四肢、胸腹、臀部等部位皮肤出现。 3. 水疱 有些糖友的皮肤上可能出现圆形的水疱,水疱周边和正常皮肤没有差别。 水疱的直径可从 0.5 厘米到十几厘米不等,疱壁紧张,里面有透明的液体,有可能出血,但没有红肿等炎症反应,这称之「糖尿病性大疱病」。 这主要发生在老年人、糖尿病病程较长,以及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身上。常见于四肢末端,以脚、脚趾多见,常因受压或摩擦而起,与代谢紊乱也有关系。 治疗糖尿病性大疱病,总原则是避免感染。
上面给大家说的,大多是治标的方法,而究其根本,还是应该控制好血糖,只有血糖达标了,糖友们才能皮肤美美少烦扰! 吃饭注意啥?药该怎样调?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