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 熙宁二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借以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然而,变法触犯了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保守派的反对。法令颁行不足一年,围绕变法,拥护与反对两派就展开了激烈的论辩及斗争。 元祐元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赠太傅。绍圣元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学风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 “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黄庭坚对其评价为:余尝熟观其(王安石)风度,真视富贵如浮云,不溺于财利酒色,一世之伟人也。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登飞来峰》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钟山即事》 涧水无声绕竹流, 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 一鸟不鸣山更幽。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静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菩萨蛮》 数间茅屋闲临水, 窄衫短帽垂杨里。 花是去年红, 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 午醉醒来晚。 何物最关情, 黄鹂三两声。 《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桂枝香》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