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芪桂枝逐痹汤·痹证

 柴桂苓 2016-10-13
  痹者,闭也。是指气血为病邪所阻闭引起的疾病。 《素问·痹论篇》 有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的论述, 《古今医鉴》云: “夫痹者,手足痛而不仁也。盖由元精内虚,而为风、寒、湿三气所袭,不能随时祛散,流注经络,入而为痹。 ” 说明痹证为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风、寒、湿邪流注经络关节,气血运行不畅,而致筋骨、肌肉关节等处疼痛、酸楚、重着、麻木以及关节肿大、屈伸不利的一类病证。

  正气不足不仅是痹证发生的重要因素,并且在整个病程中,对病情的演变和转归同样起着重要作用。 所以,在治疗中以扶正为主,处处顾护正气,并贯穿治疗的始终,将扶助正气、祛风散寒除湿作为治本之法,临床上又因机体强弱及感邪轻重不同,治疗上有所偏重。

  黄芪 15 g,桂枝 10 g,白芍 12 g,威灵仙 12 g,细辛 3 g,防己 15 g,秦艽 12 g,海桐皮 15 g,淫羊藿15 g,生姜 3 片,大枣 5 枚,甘草 3 g。全方以黄芪益气固表、祛诸经之痛;桂枝温经通阳、散寒止痛;白芍养血和营、缓急止痛;秦艽、防己、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海桐皮祛风湿、通经络;细辛祛风散寒止痛;淫羊藿温肾阳、壮筋骨、祛风除湿;甘草配白芍酸甘化阴,共奏敛阴养血、缓急止痛之效用。全方益气固表、散寒除湿、通络止痛,为治疗痹证之通剂。

  随证加减:痛痹者加炮附子 10~15 g、片姜黄 10 g,以散寒止痛,痛甚者去附子加制川乌10~15 g; 行痹者加羌活 10 g、防风 10 g、桑枝 15 g,以祛风利湿;着痹者加薏苡仁 15~20 g、苍术 10 g、木瓜 10 g;热痹者加石膏 10~15 g、知母 10 g、连翘 10 g、忍冬藤 30 g、黄柏 6 g,以清热利湿;血痹者加当归 10 g、川芎 6 g、鸡血藤 15 g,以养血补血。另外,若上肢肿痛者加羌活 10 g、桑枝 15 g;下肢肿痛者加牛膝 10 g;腰背痛者加葛根 10 g、桑寄生 15 g、杜仲 10 g;瘀血阻滞者加丹参 15 g、桃仁 10 g、红花 10 g、地鳖虫 10 g;关节疼痛不止者加制川乌 15 g。

  案例 1:患者,女,42 岁,2008 年 6 月 13 日初诊。患者半年前经期受凉后,即感右半身疼痛难忍,下肢不能挪动,发冷寒颤,虽炎热之夏,却需衣被,全身自觉有紧张麻木之感,伴见头重昏闷,纳差。查:右半肢体发凉无汗,关节痛处无明显红肿,舌淡,苔白腻,脉沉细。四诊合参,诊以痹证之“着痹”,乃患者适逢经期,血海空虚,寒湿之邪乘虚侵袭所致,寒邪不显,湿邪尤甚。治拟益气固表、散寒除湿,方用黄芪桂枝逐痹汤加味。处方:黄芪 15 g,桂枝 10 g,白芍 12 g,炮附子 10 g,薏苡仁15 g,苍术 12 g,木瓜 12 g,防风 10 g,葛根 10 g,羌活 10 g,威灵仙 12 g,细辛 3 g,防己 15 g,秦艽 12 g,海桐皮 15 g,淫羊藿 15 g,生姜 3 片,大枣 5 枚,甘草 3 g。每日 1 剂,水煎服,并嘱其温床卧之。

  2008 年 6 月 16 日二诊:服药 3 剂后全身舒适,发冷寒颤随汗而解,食纳增加,疼痛减轻大半。继以上方去附子、葛根、羌活、防风,再进 3 剂。

  2008 年 6 月 19 日三诊:患者述其疼痛消失,唯夜间 12 点左右肢体略有麻木不适之感,故以上方加丹参 15 g、 川芎 10 g、当归 15 g,继进 6 剂而愈。

  案例 2:患者,男,14 岁,2003 年 10 月 3 日初诊。患者因左膝关节及踝关节红肿热痛,行走困难 2 月余就诊。患者曾在外院以“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口服西药(用药不详),中药以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效果不显。查:左膝关节及踝关节明显红肿,痛处灼热,口渴烦闷,舌红,苔薄黄,脉滑数。 诊为痹证之 “热痹”,此乃邪从热化,瘀热互结为患,治拟清热解毒、通络止痛。故以黄芪桂枝逐痹汤加清热解毒之石膏 60 g、知母 12 g、黄柏 10 g,及通络活血之牛膝 10 g、忍冬藤 30 g、丹参 30 g。每日 1 剂,水煎服。3 剂后疼痛减退,守方加减 20 余剂后,其症消失。

  案例 3:患者,男,50 岁,2002 年 9 月 14 日初诊。患者 1年前在工地劳动 3 个月后,全身关节疼痛,尤以四肢关节痛甚,在外院治疗未见好转。 近月来症状加重,疼痛游走不定,项强不适,体痛不能久立,行动困难,由家属搀扶就诊。刻下:双上肢、腰背、腕关节及下肢疼痛明显,不恶寒,微汗,纳差,大便每日 1次,小便正常,舌淡,苔薄白,脉浮缓。察患者因长期负重劳累,衣着不慎,汗出当风,风邪乘虚而入,诊为痹证之“行痹”,治拟祛风扶正、活血通络。遂以黄芪桂枝逐痹汤加防风 10 g、羌活 10 g、葛根 10 g、桑枝 10 g、当归 12 g、川芎 10 g。每日 1 剂,水煎服,5 剂。

  2002 年 9 月 20 日二诊:患者述疼痛不显,项强消失,继以上方加减共服 20 余剂,诸症悉愈。守方调理半年余,患者疼痛消失,无恶寒怕冷,活动正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