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

 昵称28525563 2016-10-13

教育学考研专属复习、瞎掰干货平台

教育学原理

教育心理学

中外教育史
研究方法论

教学理论概述

教学模式的概念及当代主要教学模式








第 08 章 

教学


了解教学理论概述、关于教学过程本质的主要观点、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教学模式的结构及特点、教学原则、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学工作的基本环、掌握教学的概念、教学的作用和任务、当代主要教学 理论、教学设计、教学模式的概念及当代主要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及改革





教学概述





教学的概念 


课程即教学科目

把课程等同于教学科目,在历史上由来已久。我国古代的“六艺”和西欧中世 纪的“七艺”。在近代,斯宾塞最早提出课程一词,该词的词义是指导人类活动诸方 面的诸多学科

教学的定义

教学是一种尊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学生的自由意志,把学生看作是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主体,在与教师的交往和对话中发展个体的智慧潜能、陶冶个体的道德品质,使每个学生都达到自己最佳发展水平的活动

强调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结合或统一 

明确了教师教的主导作用与学生学的主体地位 指出了教学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学与教育、智育、上课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与教育的关系 

区别:两者的范围不同,教学只是学校进行全面教育的一种途径,学校教育除了教学之外,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 

联系:两者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与智育的关系 

区别:教学仅仅是开展智育的一种途径,智育也需要课外活动等其他途径才能全面实现;此外,教学除了要完成智育任务,还要完成其他任务,如体育、德育、美育等任务

联系:教学是手段和途径,智育是目的,二者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

教学与上课的关系 区别:上课就是课堂教学,教学包括上课,但还包括其他形式活动,上课仅仅是教学活动的基本方式 联系:教学与上课是一种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教学的主要作用 


教学是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力手段

教学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教学的主要任务 


使学生系统掌握适合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a?a这是首要任务,是实现 其他教学任务的基础

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

培养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积极的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树立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教学理论及主要流派





教学理论概述


什么是教学理论

教学理论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学科; 它既要研究教学现象、问题,揭示教学的一般规律,也要利用和遵循规律研究解决 教学实际问题的方法策略和技术;它既是一种描述性理论,也是一种处方性和规范性理论 

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关系

学习理论是指描述和说明人和动物学习的性质、过程和影响学习的各种因素的学说

区别:教学理论关心的是怎样教的问题,而学习理论主要是描述和说明学习是怎样发生的,以及学习开始后会发生什么情况的问题

联系: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都是教育学分支学科 

教学理论与课程理论的关系

教学理论包含课程理论

代表人物苏联教育学家和部分我国的教育学家

主要观点 

课程是教学内容代名词,属于教学一部分 

课程往往被具体化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三部分


课程理论包含教学理论

代表人物

北美地区的教育学家 

主要观点

第一、教学只是课程的实施和设计 

第二、教学理论是课程理论的组成部分



教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理论的形成

《学记》是最早的教学理论专著 普罗泰格拉的“练习的见解”,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柏拉图的“思想训练教学”,亚里斯多德的“和谐发展教学思想”,昆体良的雄辩术教学思想,维多里诺的快乐活泼、个性发展的思想。拉特克与夸美纽斯最早用教学论一词,并将其解释为“教学的艺术” 赫尔巴特形式教学阶段理论的出现,标志着教学理论的正式形成,赫尔巴特的教学论包括教学方法与学生管理两方面内容

教学理论的发展

第一条发展线索

哲学取向教学理论 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主要发生在德国、苏联、日本和中国等。19 世纪下半叶,苏联和日本引入赫尔巴特教学理论,20 世纪初又由日本传入中国

第二条发展线索

心理学取向教学理论 起源:莱比锡大学德加谟的《方法要素》(1889)与耶拿大学麦克默里兄弟的《一般方法要素》(1892) 发展:经杜威等实用主义哲学家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继承、批判与改造,导致了教学论的心理学化 分化:随着心理学派别的分化,相应产生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与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代表人物

华生、斯金纳

理论主张

程序教学理论  

所谓学习,即反应概率的变化,而教学就是提供特定刺激,以便引起学生特定的反应

预期行为结果的教学目标。人类与动物的学习可能取决于结果性事件, 因此可以安排各种反应结果,以预见和决定有机体行为

相倚组织的教学过程,所谓相倚组织即对强化刺激的系统控制。既然学 生行为受结果控制,若要学生做出合乎需要的反应,就必须在行为后有一种强化性 后果。具体教学过程为:具体说明最终行为表现;评估行为;安排相倚关系;实施 方案;评价方案

程序教学方法 直线式程序学习:小步骤进行;呈现明显的反应;及时反馈;自定步调学习 分支式程序学习:学生被呈现若干信息后,即要面临多重选择问题,如果回答正确,便进入下一个信息,如果回答不正确,则给予补充信息



认知主义教学理论

代表人物

布鲁纳、奥苏泊尔

理论主张

认知结构教学理论  

所谓学习即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或改组,而教学就是促进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或改组 

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即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观察技能、想象技能和符号运用技能

提出四大原则动机原则,即如何利用儿童对学习天然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参与探究活动 结构原则,即要选择适当的知识结构和适合于儿童认知结构的教学方式 程序原则,即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动机状态和知识背景选择最佳教学程序 强化原则,即让学生适时地知道自己学习的结果 

学科知识结构作为教学内容,任何学科知识都是一种结构性存在,而知识结构本身就具有智力发展的效力 第五、采用发现法作为教学方法。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地信息加工者;教师的角色在于创设可让学生自己学习的环境,而不是提供预先准备齐全的知识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代表人物

马斯洛、罗杰斯

理论主张非指导性教学 真正的学习涉及到整个人,而不仅仅是行为或认知等方面;真正的学习经验能够使学习者发现自己独特的品质,发现自己作为人的特征,而教学就是促进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充分发挥作用的人、自我发展的人和自我实现的人 

非指导性教学过程,这种教学过程以解决学生的情感问题为目标,包括如下五个阶段:

确定帮助的情景:即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探索问题:即鼓励学生自己来界定问题,教师要接受学生的情感,必要时加以澄清

形成见解:即让学生讨论问题,自由的发表看法,教师给学生提供帮助 计划和抉择:即由学生计划初步的决定,教师帮助学生澄清这些决定 整合:即学生获得较深刻的见识,并做出较为积极的行动,教师对此要予以支

意义学习与非指导性学习

所谓意义学习是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和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为方式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它具有如下四个特点:

个人参与性;自我发起的;渗透性的;由学生自己评价的。

这种意义学习实际上就是一种非指导性学习。

非指导性学习理论假设:每个人都有健康发展的自然倾向,有积极处理多方面生活的可能,而充满真诚、信任和理解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健康发展潜能的实现 基本原则:教师与学生互相信任;营造融洽、真诚、开放、互相支持的课堂氛

要形成真诚、接受和理解的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





关于教学过程本质的主要观点


活动说

以杜威为代表,从实用主义哲学出发,认为教学过程是以儿童为中心的 活动过程

刺激-反应说以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和斯金纳为代表。他们从生物化的哲学观出 发,认为教学过程是安排刺激情境、控制反应、使学生形成适当的感应性,并通过 练习和强化最终形成习惯的过程 发现说以布鲁纳为代表。他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学生探究和发现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强调儿童的自主独立,强调积极主动的发现和探索 关系说以罗杰斯为代表。他认为教学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形成完整的人和完好人际关系的过程



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

(1)学生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

(2)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掌握知识与培养思想品德的关系

(1)掌握知识与培养思想品德的过程是统一的、相互渗透的(2)两者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关系

(1)掌握知识是提高能力的基础,而能力发展又是掌握知识的重要前提

(2)知识和能力又有一定的差别

(3)知识向能力的转化需要一定条件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1)智力因素是认识活动的操作系统,而非智力因素是动力系统

(2)智力因素制约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而非智力因素也制约智力因素的发展

(3)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起着调节和推动作用,而不良的非智力因素则对智力因素起着干扰或妨碍作用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2)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只有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基础教 学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3)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不可偏废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概念

格斯塔夫森指出:“教学设计被用来描述包括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指导试验、修改以及确定学习的整个过程”

布里格斯指出:“教学设计是分析学习需要和目标以形成满足学习需要的传送系 统的全过程”

瑞奇指出:“教学设计是为了便于学习各种大小不同的学科单元,而对学习情景 的发展、评价和保持进行详细规划的科学”

我国学者的界定:“对整个教学系统的规划,是教师教学准备工作的组成部分, 是在分析学习者的特点、教学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条件以及教学系统组成部分特点的基础上统筹全局,提出教学具体方案,包括一节课进行过程中的教学结构、教学方法、知识来源和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的特点 

指导性:教学设计是教师为组织和指导教学活动精心设计的施教蓝图

统合性:教学是由多种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教学设计则是对诸多要素的安排与组合

操作性:教学设计既有一定的理论色彩,但又明确指向教学实践

预演性: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实质上是实际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步骤在教师头脑中的预演过程

突显性: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可以有目的、有重点地突出一种或某几种教学要素

易控性:一是由于教学设计是对教学活动的预先规划和准备,教师有时间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周密计划;二是教学设计要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的诸要素具有较强的控制性

创造性:教学设计过程实质上就是创造性地思考、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 

教学设计的过程 

规定教学的预期目的,分析教学任务,尽可能的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变化 作为教学结果的指标

确定学生的起点状态

分析学生从起点状态过渡到终点状态应掌握的知识技能或形成的态度与行为习 惯

考虑用什么方法和方式给学生呈现教材,提供学习指导

考虑用什么方法引起学生的反应并提供反馈

考虑用什么方法对教学结果进行科学的测量和评价

教学设计的内容

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是对教学活动预期结果的规划 教学目标设计应遵循如下步骤专研课程标准,分析课程内容;分析学生已有的学习状态;确定教学目标分类; 列出综合性目标;陈述具体的行为目标

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设计是教师认真分析教材、合理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以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表达或呈现的过程 教学内容设计的基本要求:要选择适宜贴切的内容;组织内容时要把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相结合

教学时间设计 

教学时间设计就是控制和改变教学活动的时间

教学时间设计的基本要求

把握好整体时间分配;保证学生的实际学习时间; 科学规划单元课时;注意学生的专注学习时间;防止教学时间遗失

教学方法设计 

教学方法设计应遵循如下步骤 

第一、明确教学方法选择的标准 

第二、尽可能广泛的了解有关新的教学方法

第三、对各种可供选择的教学方法进行比较,主要比较各自的特点、适用范围、 优越性和局限性等


教学设计的模式

系统分析模式 

代表人物加涅、布里格斯

基本程序共分为十步,即分析和确定现实的需要、确定教学的一般目标和特 定目标、设计诊断和评定的方法、形成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媒体、开发选择教材、 设计教学环境、教师方面的准备、小型试验、形成性评价及修改、总结性评价、系 统的建立和推广


目标模式

代表人物迪克、科瑞 

基本程序分为九步,即确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分析、分析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列出操作目标、确定测验项目的参照标准、确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材料、 进行形成性评价、修正教学

过程模式

代表人物肯普

基本程序分为七步:确定教学目的和课题;列出学生的重要特点;确定学习目标;将教学目标具体化和操作化;预测学生已有的学习准备状态;构思教学活动; 选用教学资源、评定学生学习,评价和修正教学方案






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概述 


教学模式的概念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 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的内部 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凸现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操作性

教学模式的特点 

指向性:不存在普适性的教学模式,每种教学模式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操作性:教学模式是教育理念的操作化,为教师提供一套教学行为指南 

完整性:教学模式是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结构的统一,有一套完整的结构和一系列的行要求 稳定性

灵活性:教学模式需根据学科特点、教学内容等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教学模式的结构

理论依据

教学目标

操作程序

实现条件

教学评价



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 


程序教学模式

代表人物斯金纳

教学程序程序教学把学习内容分成一个个小的问题,系统排列起来,通过编 好程序的教材逐步地提出问题(刺激),学生选择答案回答问题(反应),如果解答 正确,得到鼓舞(强化)就进入下一程序学习。如果不正确,就采取补充程序,再 学习同一内容,直到掌握为止。其基本操作程序是:解释、提问、解答、确认


发现教学模式

代表人物布鲁纳

教学程序布鲁纳认为人的认识过程是对进入感官的事物主动地进行选择、转 换、储存和应用。发现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利用教师和教材提供的某些材料,去发现应得的结论或规律发现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如下:创设问题情境——利用材料——作出假设—— 检验假设——作出结论


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掌握学习”教学模式,采取班级教学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以班级教学为基础,辅之以经常及时的反馈,提供学生个别帮助和额外的学习时间

代表人物布卢姆

教学程序 

详细规定长期目标,把最主要、最基本、具有较大潜在迁移性或应用价 值的目标定为掌握目标,把其它目标作为一般了解目标

把课程分解为一系列学习单元,制定单元教学目标,并针对单元目标编 制简短的形成性测验

设计单元掌握学习计划,帮助学生达到单元教学目标,同时设计有效的 反馈─矫正计划,利用形成性测验提供反馈信息,提供选择的教学材料及各种形式 的学习活动,帮助未掌握者矫正学习中的差错


暗示教学模式

代表人物洛扎诺夫

理论依据暗示原理,即让学生在接受暗示中学习。暗示教学使学生的无意识 心理活动发挥作用,处于精神轻松状态下的无意识心理活动,有利于激发一个人的 超强记忆力

教学程序(以语言教学为例)说明内容──朗读──边播放音乐边朗读──角色表演──伸展活动 


范例教学模式

代表人物瓦·根舍因

教学内容选择的要求  

基本性:强调教学内容应选择学科最基本的知识,如基本概念、原理 基础性:指教学要适应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智力发展水平 范例性:指教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经过精选的,能起范例作用的,有助于所学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教学程序

解释作为范例的个别事物,用典型事物阐明事物的本质特征 

解释范例,并归纳事物的基本特征 

掌握规律和范畴,进一步探究已经获得的知识,得出规律性认识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代表人物罗杰斯

理论假设每个人都有健康发展的自然倾向,有积极处理多方面生活的可能, 充满真诚、信任和理解的人际关系会促成健康发展潜能的实现

教学程序  

确定帮助的情景,即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探索问题,即鼓励学生自己来界定问题,必要时教师帮助加以澄清 形成见解,让学生讨论问题,自由发表看法,教师给学生提供帮助 计划和抉择,即由学生计划初步的决定,教师帮助澄清这些决定 整合,即学生获得较深刻的认识,并做出较积极的行动,教师对此要给予支持



当代我国主要教学模式 

“八字”教学模式


“八字”教学模式即按照“ 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八个字来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读是基础,议是关键,练是应用,讲贯穿始终

“读读”指一上课就引导学生自读教科书

“议议”指在读的基础上,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就所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相互切磋琢磨

“练练”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必要的练习,将知识转化为技能

“讲讲”是教师在学生读、议、练的过程中所作的引导、解惑、评价、总结等工作

自学辅导教学模式

自学辅导教学模式采用三个本子进行教学

课本:按适合学生思维规律的逻辑顺序编写,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按自己的理解速度进行阅读 练习本:本子上印好了习题,学生读完一段课文,就在课堂上做习题 答案本:学生做完习题,可以自对答案自学辅导教学模式可分为四个阶段: 领读阶段:指导学生过阅读关

适应自学阶段:让学生按阅读、练习、查对答案、小结的模式进行学习,使之适应阅读能力与概括能力形成阶段自学能力提高与自学习惯形成阶段

自学六步教学模式

此模式由六个步骤构成此模式把信息论引入教学之中,建立了充分的信息反馈渠道,强调学生的自我 反馈,并形成了学生自我反馈、学生相互反馈、师生相互反馈的多渠道反馈系统

定向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了解教材重点、难点 自学学生根据重点难点自学教材,独立思考 讨论将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引入讨论,先小组讨论然后全班讨论 答疑进行讨论仍未解决的问题,由教师解答

自测根据“定向”的要求,学生相互自己命题,自己测试,当场评分,让学生自己知道结果

自结下课前,学生总结一节课的收获,回顾哪个环节满意,哪个环节不满意, 并让各类学生发言交流






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的概念及确立依据


什么是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 求。它既指导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它反映了人们对教学活动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的认识

教学原则的确立依据

(1)教学目标

(2)教学规律

(3)教学实践



中小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直观性原则指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具体手段有实 物直观、模像直观和语言直观

启发性原则指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 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系统性原则指教学互动应持续、连贯、系统的进行

巩固性原则指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安排和进行专门的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牢固的掌握和保存

量力性原则

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

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将科学知识传授与思想品德教育统一起来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指教学活动要把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因材施教原则


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

什么是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教学组织形式不是固定不变的东西。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及其对人才培养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学组织形式也不断发展和改进

教学组织形式的制约因素

第一、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需要 第二、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第三、课程的结构及其复杂程度 第四、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而出现的教学手段和设备

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

古代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同时出现了集体教学的萌芽 

近代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现代教学组织形式:对班级授课制的改革,出现了有机实验学校、道尔顿制、文内特卡制、格雷制、设计教学法等各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 

什么是班级授课制

班级上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 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的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班级授课制的特点

第一、以班为人员单位,按年龄和知识水平编班,教师同时对整个班级学生进 行同样内容的教学

第二、把教学内容按学科和学年分成课 第三、每一课在规定的单位时间内完成

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

第一、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第二、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和发挥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 

第三、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

第一、不能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以及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第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志趣、特长和发展他们的个性


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1、改革并完善班级授课制

2、分组教学制受到广泛采用

3、个别化教学成为改革方向

4、综合使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内涵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

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的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思想理念,并 促进他们品德和智能发展的方法

谈话法

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回答、对话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获得或巩固知识,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方法

讨论法

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辩明其是非真伪以 获取知识的方法

实验法

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和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实习作业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 能力的方法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实验或播放有关教学内容的软件、特制的课件,使学生认识事物、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或解决某类 作业与习题,以加深理解和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组织和指导学生到实地直接观察客观事物,

从而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

自学辅导法是教师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 高自学能力,养成良好自学习惯的一种教学方法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 


备课具体工作

写好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对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作总的准备和制订的总计

写好课题(单元)计划:包括课题名称、课题教学目的、课时划分、每一课时的教学任务与内容、课的类型与主要方法 写好课时计划(课时计划即教案)

备课的步骤

钻研教材: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教学大纲、教科书、阅读有关参考书, 教师掌握教材有一个深化过程,一般要经过懂、透、化三个阶段

了解学生 

考虑教法和学法



上课(上好一堂课的要求) 


必须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遵循教学规律,全面贯彻教育原则,善于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明确教学的目的

保证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解决学生的疑难

组织好教学活动

布置好课外作业



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课堂教学结束前一分钟左右,要布置好家庭作业,讲明作业要求、完成时限做必要启示



课外辅导

目的让学生个人领悟、消化、运用和巩固掌握课堂所学的新知识和新技能, 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自学能力,为过渡到下一节新课的学习作好准备

工作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好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



学业考评 

学业考评的作用 

对教师来说,可以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教学 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对学生来说,可以了解自己学习上的进步与不足,明确努力方向,不断 改进学习方法,争取更大进步

对学校来说,可以了解全校教师的教学情况,制订有效的措施,不断改 进对教学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对家长来说,可以了解其子女的学习情况,更好地和学校配合,共 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学业考评的形式

考查: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绩进行的一种个别的不全面的检查,其方式主 要有日常观察、口头提问、作业检查和书面测验等

考试: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绩的一种较全面的检查,包括口试、笔试和实 践性考试等方式,可闭卷考,也可开卷考

学业考评的基本要求

科学性:指检查和评定要客观公正,不能主观臆断 

有效性:指检查和评定要能有效地核查出学生的学习情况

可靠性:指检查和评定要能反映学生较稳定的学习水平 

内容应力求全面,又突出重点

方法要灵活多样 第六、结果要作必要的分析





教学评价及其改革




教学评价的含义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 教学管理诸因素的评价,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


教学评价的功能 


诊断功能,表现在通过评价能够有效地判断学生的发展状况

导向功能,表现在能够引导学生依据评价标准调整自身的发展状态

发展功能,即评价的目标、内容、方法和结果的处理都是为促进学生发展

管理功能,即根据评价结果调整学校教育发展方向、改善教育教学活动


教学评价的类型


根据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不同作用

诊断性评价:一般在教学计划实施前期阶段开展,重在对学生已经形成的知识、 能力、情感等发展状况做出合理的评价,为计划的有效实施提供可靠的信息

形成性评价: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一般以学习内容的一个单元为评价点,采用及时的反馈和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地矫正形成性评价主要通过形成性测验来判断,同时也应辅之以日常作业和评价者的日常观察来共同完成

终结性评价:主要是在教学计划完成后进行的,是对教学和学习全过程的检验。 它表示距离最终目标的程度,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区分,一般在学期中和学期末进行终结性评价主要通过期末测验或总结性测验完成

根据评价的价值标准不同

相对性评价:是指根据所要评价对象整体状态确定评价标准,以被评价对象中 的某一个或若干个为基准,通过把被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对照比较,判断出每个被 评价对象在这一集体中所处位置的一种评价

绝对性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整体之外确定一个客观标准,将被评价对象与 这个客观标准进行比较,以判断其达到标准程度的一种评价

个体内差异评价:是指以被评价对象自身某一时期的发展水平为标准,判断其 发展状况的一种评价



学业评价


学业评价的内涵

学业评价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以国家的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 运用恰当有效的工具和途径,系统地收集学生在各门学科教学和自学的影响下认知行为上的变化信息和证据,并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学业评价的领域

认知学习的评价:一般采用测验、行动观察、实验、评定等方法,其中测验是 使用最多、最经常和最便利的

技能学习评价:一般采用观察、作品表现、表演评价等方法,其中观察法是最 常用的方法

情感学习评价:目前学生情感学习评价包括兴趣、态度和品德三类



教学评价的改革趋势 


1、倡导构建以发展为本的教学评价体系

2、以质性评价模式取代量化的评价模式

3、强调评价的真实性和情境性

4、鼓励学生在评价中的合作行为

5、重视思维过程的评价






鸟哥有话



你打算花多少时间阅读呢

这一章鸟哥整理了8小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