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童话里的民居:海草房——从明朝穿行至今

 汐钰文艺范 2016-10-13


它位于胶东半岛的最东端,它建于明万历年间,它拥有许多古老的历史遗迹和民俗、传说,它能最早看到祖国第一缕阳光升起时的绚烂。然而,它最宝贵的遗产,却是那一栋栋沧桑古朴又呆萌可爱的海草房!它是东楮岛村,一个拥有400余年历史的滨海古村。

东楮岛村


海草房

东楮岛村,占据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渔业资源。7.5公里长的海岸线,5公里长的天然优质沙滩,天然的海水浴场,300亩的天然赶海滩涂以及品类繁多的野生海参、螃蟹、扇贝、牡蛎等海产品,都是大自然对这座小村的馈赠。

岛上,现存650间海草房,它们冬暖夏凉、居住舒适、百年不腐。一栋栋被海草覆盖的古朴、可爱的小房子,在黄海之滨迎着海风的爽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草房


 在原始石块或砖石块混合垒起的屋墙上,有着高高隆起的屋脊,屋脊上面是质感蓬松、绷着渔网的奇妙屋顶。这就是极富地方特色的民居——海草房。

海草房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民居之一。那些历经无数风雨、长满青苔的海草房屋顶的阴坡面,印证了历史的久远,向人们宣示着海草房的厚重与耐久。

沿海地区,夏季多雨潮湿,冬季多雪寒冷,在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之下,民居主要考虑冬天保暖避寒,夏天避雨防晒。


于是,极具聪明才智的当地居民根据长期的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独特建筑经验,以厚石砌墙,用海草晒干后作为材料苫盖屋顶,建造出海草房。


海草房的造型、颜色传递着丰富的审美信息,是胶东建筑艺术的体现。

建筑材料以海草作屋顶,以石块作墙体。显得朴素而别具风味。海草房依地势而建,连靠在一起的海草房,俗称“接山”。“接山”形成的门洞走廊,颇具农家大院特色。


海草房的迎门正房一般为3间,山墙上还镶有”拴马石”。传统的海草房外墙多以大块的天然石头砌成,石材不追求整齐方正,而是随园就方。有些讲究的人家还在石块表面雕琢出木叶或元宝纹饰,给人粗犷而不粗糙的感觉。


灰褐色的海草苫成50度角的人字坡形屋顶,厚重而高耸的海草房屋脊高度为普通砖瓦房的两倍,配以黄泥塑就的马鞍式屋脊,在蓝天、碧海、绿树的映衬下愈加显得古朴而稳重。

海草房也因此受到许多游客、画家和摄影师的青睐。


房顶的坡度越大越便于排水,也更加耐腐。厚厚的草顶,可以起到很好的隔热保温作用,墙体所用石料也是很好的热稳定材料。因此,传统的海草房冬暖夏凉,保证了居住的舒适性


从环保方面看,海草这种天然建筑材料,废弃后不但容易降解,而且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与破坏。这一点也是砖瓦等建筑材料所不能比拟的。

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本身涵盖了浓郁的历史信息,是独具特色的地区传统民居标本。


虽然海草房的知名度正在提升,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海草房已经慢慢地退出历史舞台。村民们建新房都是砖瓦结构,使海草房的景致发生了变化。


在人们享受现代生活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追求回归自然,这些具有胶东特色富有人情感的海草房,它虽然饱受风雨的侵蚀,但却依然保持着淳朴和质美,也曾经承载着人间的喜、怒、哀、乐,它既给了居住者温暖,同时也是历史变迁的见证。

基于此现状,我们应对传统建筑加以保护,继承并发展下去,运用传统建筑涵盖的信息加以合理利用,争取创造出新的、涵盖更加丰富信息的媒介样式。


时光抹掉了小村曾经的忙碌与繁华,衰败与落寞是留给村庄不争的事实。如何将这座被誉为生态民居活标本的小村保留下去,是个迫切的问题。然而,海草房和唐乡的相遇不但为问题找到了答案,还为小村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唐乡与海草房结缘于2014年11月,从对房子的修复建造到设计,历时近9个月的时间。最终,海草房唐乡民宿在东楮岛村落成、开业。

而作为2006年入选的第一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海草房民居制作技艺也非常独特、讲究。所以海草房唐乡的建造专门选用当地的工匠师傅完成。

在海草房建筑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海草屋顶的制作工艺。当地流行的说法是“海草房的苫匠可以苫其它草房的屋顶,其它草房的苫匠却不能苫海草房”,可见其制作工艺的独特性。海草房的重点在于海草,房子的屋顶采用海边野生的大叶藻,含有大量盐卤、胶质。整个房顶需用的海草和贝草都由苫匠亲自把关,进行审料、铡草、润草几道工艺,然后到作檐头、苫房坡。苫匠主要用馒刀、拍板、草针、插板等工具完成苫海草的工序,整个过程中,无不体现着苫匠多年的经验积累和高超技艺。经过这道道工序制作出的海草屋顶,屋顶经久耐用,冬暖夏凉,百年不腐。

除了工艺繁复、要求严格的海草屋顶,海草房砌墙用的石头也有讲究。墙壁采用当地的海石,常年经受风吹、日晒、雨淋、海浪的侵蚀,其形状样式变得多样而质地坚硬,匠人们选用大石头砌成粗犷的墙,随圆就方,纹样灵活。亦如当地村民的性格,坚强细腻,但又不拘小格。

海草房唐乡,秉承着保护和传承传统村落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海草房,走近海草房的理念,对东楮岛海草房进行了科学保护与有限利用。他们在保护原有建筑价值的基础上,将本地历史记忆、宗族传衍、俚语方言、生活方式等加以挖掘和利用,打造“一院一主题,一房一文化”的特色居住空间,使每个院落都呈现出独具特色的海韵风情,使海滨旅游度假项目更具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


目前为止,海草房唐乡建成乡公所、止锚湾、蓝草屋、鹅语畔、唐乡画院、木者居、参宝堂等6个主题院落和1个文化交流中心,另有独钓台、觅琼园、渔人家3个主题院落正在建设之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