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匠人的智慧,衡阳县的古建筑流弊极了

 美丽渣江人杰地 2016-10-14



令人敬佩的衡阳县古时建筑匠人


据有关史料证实,商、周、秦、汉时期,衡阳县的房屋建筑就已具较大规模,材料已使用土、砖、石、瓦、木、竹。当时的住宅建筑已有完整的廊院,多层楼阁、板门、棂窗、瓦口屋檐彩绘及硬山式、悬山式、歇山式屋顶等等。建筑材料已由土筑墙逐渐发展到粘土砖砌墙,屋面由树枝、草抹泥覆盖发展到粘土瓦覆盖。那时的建筑工匠有泥匠、砌匠、石匠、铁匠、瓦匠、篾匠、雕刻匠等。


衡阳县过去从事建筑的能工巧匠颇多,现简要介绍几位:

皇封木秀才林沛经,1869年生于库宗乡金华村月塘组。他聪明过人,自少就拜师学会了一手木工活,被公认为当时的“能工巧匠”。他为光绪皇后做了一把活动木椅,深得皇后喜爱。皇帝龙颜大悦,即封林沛经为“木秀才”。“木秀才”不仅会木工活,还会做官,后来官至广西南宁提标协台衔陆军校长。库宗乡自出了个“木秀才”林沛经后,也就有了“鲁班之乡”的称谓。


中宪大夫曾阮卿,1848年生于金兰镇石坳。他少时求学,见人们负重艰苦,便想创造机械,以减轻劳动强度。后遂锐意光、电、声、化之学,反复试验,反复制作。他成为著名的铁匠,制成木车、铁车,不费重劲,可推动行走,更能制造手枪、氢气球及各种机械,清末受封为中宪大夫。清同治年间,修编《衡阳县志》,他被特招造计里车,以勘察县城山水,车成行驶一里一鸣,准确无误。后又为铁道列车创制铁钩挂环,人称“凤麟环”。他设计并负责施工的金兰延寿桥,精巧坚固,各部分仿照机械组合的部件,朽坏可部分更换。1949年,蒸江发特大洪水,沿江其他桥梁,均不同程度受损,唯延寿桥屹立无恙。


“艺盖草河”的谢祝龙,1849年生于渣江镇官埠村塘边组。幼时因家境贫寒,未能上学,17岁时学篾匠,26岁改学泥工。他以能者为师,勤学苦练,终于集“砌、画、堆塑”工艺于一身,艺迹遍及衡阳、邵阳、娄底三地区。他本地有名的久佳堂、慈德堂、曾祠堂等建筑都有他的壁画和堆塑作品,其人物、龙凤、鸟雀栩栩如生,他享有“艺盖草河”(今蒸水流域)的盛名。



民间古建筑装修艺术家邹桂堂,1882年生于曲兰镇高冲村。他以堆塑和彩绘人物见长。上世纪二十年代修整渣江福城寺,重塑十殿阎罗,请他主持其事,他根据《幽冥录》所记,塑造了数百个形态各异的鬼卒,并重新设计制造了机关,成了衡阳县仅有的大型雕塑群,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他艺惊同行,名声远播。周边县、市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前后的大屋和祠庙,基本上都有他邹桂堂的堆塑和绘画创作。


民间雕刻艺术家陶坤元,1886年生于溪江乡福田,他为人雕刻家具和祠庙装饰,雕什么像什么,栩栩如生,动作神速。民国初年,他到现属衡东的草市修灵官殿,只用三天时间就雕成一对威严而有神采的大木狮,令其他匠人惊叹不已。他所雕人物,衣裙飘带,似临风招展,人们叹为鬼斧神工,称之“雕技盖衡洲”。


统而言之,衡阳县古建筑的能工巧匠枚不胜举。正因为能工巧匠多,才造就了一大批颇具特色的古建筑:杉桥镇的伊山寺,建于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383年)冬,是衡阳市内现存的87项古代建筑工程历史最悠久的一个;樟木乡的程商霖公馆,内有百顺堂、观音楼、九松堂、八百轩、退碧斋、小姐楼等10个单体建筑,面积达1215平方米,柱石基座皆浮雕花草动物,好不气派;金兰镇的瑞芝堂,是清代湖北巡抚常大淳用3年时间建成3进6横108间房屋,建筑面积4738平方米,系砖木结构,木刻石雕俱多,室内光照良好,室外空坪隙地宽阔,环境优美;金兰镇的延寿桥和寒峰石桥,设计精巧,结构独特,坚不可摧,对后人研究古代桥梁建筑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人们不要小瞧了建筑界的能工巧匠,他们可是身手不凡哩!传说衡阳县过去有位老石匠,不仅会凿石架桥,而且能吟诗作对。有一秀才闻听不服气,便跑至工地讥讽石匠:“你一个粗手大脚的石匠,好好凿你的石头吧,焉能舞文弄墨?”石匠停下手中的活计,指着刚刚落成的石桥出口成联:“开大山,砌小石,修拱桥,铺平路,通南通北;”随后便要秀才对出下联。秀才冥思苦想了半天也没对上来,只好灰溜溜地走了。秀才邻居的蔑匠见秀才苦闷的样子,就打听个究竟。当秀才告诉其石匠所出的上联时,邻居篾匠不假思索地脱口便对了个绝对:“破长竹,划短篾,织圆圈,箍扁桶,装东装西。”秀才顿时眉开眼笑,从此再也不敢看不起手艺人了。(文/唐胜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