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住在上海,工作在太仓?太仓“融入上海”释放这些信号↓

 xxjjsdt 2016-10-14

太仓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将“融入上海”列为主要发展战略之一,以替代此前十多年的“接轨上海”。“接轨”改为“融入”,太仓率先一步。据记者观察,长三角市、县中,提“接轨上海”的不少,要求“融入”的并不多。




“接轨”与“融入”,意义不同,要求也不同。接轨是畅通渠道,具体到太仓和上海,多是两地浅层次的合作和承接上海产业转移;融入则是深度互动,在产业上错位发展、资源互补,在社会发展各领域相亲相近、互相照应。字面意义很明确,可实际操作中,太仓如何上海深度互动,才能避免“单相思”?或许,关键在于,把握好上海“疏解非核心功能”的动态,以及上海最新的城市总体规划中“上海大都市圈”的理念。


“跨省族”助推“融合”


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观感中,近些年,太仓融入上海加速了。就说太仓的一家“星巴克”咖啡店,两年前落户时不少人不看好,有人说“上海人喝咖啡,太仓人爱喝茶的”。没想到,如今该店生意很好,太仓人和上海人对喝咖啡这件小事,想法趋同了。而太仓的宾馆饭店,也对上海的婚庆、会务、度假客流习以为常,并出现“在太仓做上海生意”的现象。毕竟路程短、价位又适中,很有竞争优势。

 

往来太仓和上海的“跨省上班族”更多了,紧挨着省界的浏河镇某楼盘,不少居民都在上海工作。值得注意的是,以前绝大多数“跨省族”是“住太仓,去上海”,如今不少人反过来了——一批上海的技术、管理、科研人才每日去太仓上班。太仓已有200多家德资企业,记者在几家大型工厂中采访过,不仅德国籍的总管平时住在上海,销售、公关、技术团队中一些骨干都住上海。毕竟,上海生活水平更高,还有较好的国际学校。

 

有意思的是,太仓为了留住德国年轻技师,前不久也开办了中德友好幼儿园,招收德国小朋友——太仓正有意识地补短板,努力在教育文化和医疗卫生等方面贴近上海。

 

记者还采访了一批在太仓从事生物科技研究的机构,他们从上海“拎包入住”到太仓,有人看重这里提供的创业所需要的实验配套资源,有人更看重这里为科研人员免费提供的公寓;即便每日往返上海,单程不过一小时,而且能与潮汐式的拥堵高峰错开,“幸福感很强”。

 

在产业承接和先进制造业再布局背景下,往返于太仓、上海两地的这批“跨省族”,从某种程度上,加速了两地在理念上的“融合”。但是,《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中提出,2020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力争保持在25%左右”,这或许也需要寻求与太仓共同探索更有智慧的“融合”方式。


“融入”如何共赢?


“融入”要取得共赢,才是上策。过去,接轨上海多是简单、单向;如今,在长三角一体化和上海疏解非核心功能的大背景下,一些“单相思”的承接成了“两厢情愿”的共赢。在太仓,案例之一便是太仓港。在上海港吞吐量和服务能力趋于饱和的状态下,2014年太仓港与上海港开始实际性战略合作,并逐步实现通关和物流一体化。太仓港口管委会发展服务局局长钱晓告诉记者,上海港“江海中转”功能转移到太仓港以来,缩短了驳船承运距离及候泊时间,进出口企业物流成本大大缩减,同时也减轻了货物陆地运输对上海的交通压力和环境污染。

 

太仓港集装箱海运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建明曾告诉记者,太仓港已经开通了前往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地的集装箱班轮,这是太仓港“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框架下取得的重大成果”。未来,在太仓港等“港口群小兄弟”的合作下,上海港更能集中精力发展远航航线,巩固国际航运中心地位。而太仓港进步飞速,2016年上半年吞吐量已跃居长江港口第一。

 

上海正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太仓在科技成果转化上也正在发力。在太仓港区的同济大学太仓高新技术研究院,记者看到,该研究院为服务太仓城市发展设立“太仓智慧城市研究中心”,为太仓制造业智能化升级设立“先进制造技术工程中心”,外引内促,力推若干科技成果在太仓港区进行转化,打通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园区已有6家科技企业入驻, 3个项目正在注册。

 

“谁能为上海丰富的生产力提供发展空间,谁就赢得了发展主动权。”太仓市发改委主任楼晓舟告诉记者。对于太仓而言,“融入上海”是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上海而言,在长三角一体化中如何处理好“小伙伴”们的“主动融入”并取得共赢,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题图  图片编辑:徐佳敏 编辑邮箱:alexklj@126.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