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八卦丨“马踏飞燕”踏的不是燕子?!

 宅翁老李 2016-10-14

 


“马踏飞燕”该是属于全国人民最为熟知的一件青铜艺术文物。



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的青铜器,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雷台汉墓。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马踏飞燕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马踏飞燕”自出土以来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高超铸造业的象征。


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6年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从力学上分析,马踏飞燕为飞燕找到了重心落点,造成稳定性。


这种浪漫主义手法烘托了骏马矫健的英姿和风驰电掣的神情,给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既有力的感觉,又有动的节奏。


但是,这匹骏马脚下的真的是小燕子吗?!




不,是指这种燕子:




“马踏飞燕”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在1971年,郭沫若在参观甘肃省博物馆时,把它命名为“马踏飞燕”。


所以,名字是郭沫若提的,不是这文物本身自带的。





郭沫若难道这真不是燕子?


然后,东汉时期以燕子为原型的青铜设计多吗?


虽然在文学作品中早就出现过燕子的身影,但是在唐以前的艺术品中,别说青铜器,连玉器和陶瓷器,都极少出现燕子的形象。



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碗


最后,只能从它这尊作品中的形象特征来判定了。


马蹄下的鸟尾呈楔形,而燕子的尾羽是典型的叉形,亦即人们熟知的“燕尾”,马蹄下的鸟尾并未呈现“燕尾”的形态,所以可能就不是燕子了。


那如果它不是燕子,那它可能是什么?!


有学者提出,那可能是隼、鹞、鹰、雕之类的猛禽。因为鸟类当中,金雕和游隼的飞行速度最快。而汉代艺术品大气磅礴,艺术家要以飞鸟衬托千里马的雄姿,以他们所熟知的隼、鹰、雕为原型,更为合理,从而彰显大汉帝国的威武。




但是,直到现在这被骏马踏了千年的铜鸟的身份还没有定论。


可能它真的不是一只小燕子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