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歷史文化古跡——浙江蒼南蒲壯所城的門(一)【圖文】

 還舊樓主. 2016-10-14

          “蒲壮所城”是一座保存完整的明代抗倭防御体系,1500多年前,来此搭寮垦荒的先辈取蒲叶编织为门而得名"蒲门"。为抵御倭寇侵扰,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首任千户总驻守夏积在龙山脚下主持修建蒲城城墙,3年后竣工,此地便改名为"蒲城"。正统八年(1443年),雾城"壮士所"并入后,合称"蒲壮所城"。        
         “蒲壮所城”北依龙山,面向大海,城墙周长2公里,高4.5-7米,底宽8-12米,顶宽4-8米,分东南西三门,都筑有瓮城和城楼,另有敌台6座,城堞611口,城外有护城河、吊桥,当时有"千户等官十四员旗兵一千二百三十二名",归属金乡卫,下辖-批寨(城堡)堠(烽火台)。        
       “蒲壮所城”平面为不规则长方形,基础设施构造极为合理,建时以奠基石为中心,向东延伸至十字街,经横街转到东城门为东门街,向南延伸至南城门为南门街,向西延伸至西城门为西门街,向北延伸至龙山脚下的城隍庙止为仓前街。城内街巷围绕"田"字形设计,排列整齐,街街相贯,巷巷相通。其他小街巷在"田"字形方格内再进行划分,并向四条街回形扩散,连通中心街与环城路,组成小城内的道路网络。狭窄而又幽深的道路用块石和卵石铺面,城内街巷至今几无变动。古谣称:"一亭二阁三牌坊,三门四巷七庵堂,东西南北十字街,廿四古井八戏台。"城内古迹有城隍庙文昌阁、东林寺、西竺寺等。其中城西南角的社仓巷、铁械局、马房巷等,为当时后勤装备区域。紧依东南西城墙内侧修筑的跑马道是城内驻军往返各城门、城楼、敌台、瓮城之间的主通道。
        “蒲壮所城”共有东、南、西三个城门,正门威远门1987年夏整修复原,明代齿形垛堞,形貌壮观,均由大小形状差不多的石块堆垒而成,两侧筑有敌台,构造十分突出。城楼前面三方围有墙体,面阔19.6米,进深26.9米,面积500多平方米,形成一正方形的瓮城,底部与右侧各开一扇城门,这是战时引狼入室、关门打狗用的。东门上面建有东城楼,也称迎阳楼。现存城楼是后来重建的,里面陈列着当地自宋代以来名人史迹简介,城楼的右侧立着三块石碑,记载着蒲城的建城历史。        
        南城门又称正阳门,城门两壁用块石包砌。它面阔2.26-3.2米,通进深11.8米,通高4.8米,上置城楼聚奎楼。内外两层拱券门原设门户,现已毁。西城门又称挹仙门,它面阔2.1米,进深5.55米,分内外两层。两层拱门之间并横两条石梁,其两端分别插入城墙体内。城外没有南堡岭烟墩,由北到南分列顸魁山,大尖山,对面山和霞关烟墩。
 
苍南蒲壮所城的门(明.国保)(一)

苍南蒲壮所城的门(明.国保)(一)

苍南蒲壮所城的门(明.国保)(一)

苍南蒲壮所城的门(明.国保)(一)

苍南蒲壮所城的门(明.国保)(一)
苍南蒲壮所城的门(明.国保)(一)
苍南蒲壮所城的门(明.国保)(一)

苍南蒲壮所城的门(明.国保)(一)

苍南蒲壮所城的门(明.国保)(一)

苍南蒲壮所城的门(明.国保)(一)

苍南蒲壮所城的门(明.国保)(一)
苍南蒲壮所城的门(明.国保)(一)

苍南蒲壮所城的门(明.国保)(一)




苍南蒲壮所城的门(明.国保)(一)

苍南蒲壮所城的门(明.国保)(一)
苍南蒲壮所城的门(明.国保)(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