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突然出现胸背部剧痛,快速猝死,这种恐怖疾病被这个医生攻破了。。

 活着活着活着活 2016-10-14

凌晨二点,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了睡梦中的符伟国。一位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被送入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室,患者已经晕厥,胸腔大量渗血。手术生还的机会也许只有一次,值班医生情急下拨通了血管外科主任的电话。符伟国立刻赶到医院,历时3小时手术结束后,血管破口被成功“堵住”。伴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他走进了自己的办公室,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而这样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后大获全胜的案例,在符伟国的人生中还有很多。24小时待命是他的工作格言。




十多年前,符伟国和同事们在国内首次将血管腔内微创治疗的理念引入主动脉夹层的治疗中,十多年后,他的科研团队能用轻微创伤轻而易举战胜死神。一整套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规范被建立,一个不治之症被成功攻克。他被授予2011-2012年度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猝死的真相


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这样的悲剧:40多岁的中壮年男性原本身体不错,却突然出现胸背部剧痛,未送到医院时已告不治。将这些人推入死亡谷底的是一种被人们所忽视的疾病——主动脉夹层破裂。美国篮球运动员海曼就是被这一疾病夺去了生命。


符伟国告诉记者,主动脉是人体内最粗的一根动脉,它就像是一条生命线,承担着向大脑、心脏、四肢输送血液的重任。主动脉夹层破裂指的是动脉瘤并主动脉壁在受到某些病理因素的破坏后,高速、高压的主动脉血流将其内膜和外膜分离,从而形成夹层,并导致破裂口附近胸主动脉的外膜扩张,外膜随时可能破裂导致患者出血、死亡。这种疾病往往与高血压有关,它就像一枚“不定时炸弹”,随时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21%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在到达医院前已告不治,若未获得合适治疗,发病6小时内的死亡率超过20%,24小时内死亡率近50%。而这种疾病最常见的症状是胸痛,超过93%的患者有此症状,85%患者的胸痛症状是突然发作的撕裂样剧痛。




腹动脉瘤也是类似疾病,这是一种威胁老年人生命的恶性疾病,它其实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实体肿瘤,而是腹主动脉壁的扩张膨出,逐渐增大,一旦破裂出血,就会导致病人死亡。


从巨创走向微创


传统手术只能先把血管阻断,将血管缝合,由于主动脉血管连带着许多小血管,手术死亡率很高。1951年,法国专家发明了人工血管移植手术。但是人工血管移植术仍存在较大创伤,手术还有约20%的高死亡率和严重并发症率。1991年,全世界对腹主动脉瘤首次报道微创手术,医生在患者大腿根部开了3公分的小口,一个能够伸缩的支架型人工血管,从小切口顺着血管被送入主动脉,到达动脉破裂的地方时自动卡住、张开,造成一个新的血管通道。


符伟国介绍说。人工血管移植要打开整个腹腔,就像一个下水管道坏了,首先要把地面剖开,然后把这段坏的管道换掉,再把地面闭合。而腔内微创手术,则是给地下打一个隧道,就不需要剖开地面了。

  

然而,掌握这一新技术并非易事,符伟国带领中山医院年轻医生团队以腔内血管外科作为主攻方向,从熟悉导管导丝开始,摸索腔内治疗的技术。十多年中,他们不分白天黑夜的工作,终于将腔内治疗范围从腹主动脉破裂扩展到主动脉夹层,涉及到整个动脉系统包括颈动脉、肾动脉和四肢动脉,治疗领域大大拓展。符伟国共完成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2093例,腹主动脉破裂腔内修复1288例。手术时间缩短为1-2小时,死亡率和截瘫率降至5%和0.8%以下。


自主研发国产医疗器具

  

在中山医院的推广下,腔内血管外科技术已经推广至全国125家大型医院。腔内微创治疗发展的两个关键环节是:器具与技术。然而,两者均起源于国外,主要根据西方人群设计,不完全适合国人的解剖特点,而且进口器材价格昂贵。为了提高治疗效果,符伟国从一开始就制定了“探索适合于国人的技术规范,研发国产化器具”的自主创新之路。在熟练掌握各类进口器材的基础上,他结合国人的生理与病理解剖特点,与国内器材研发部门合作研制出多款国产化器具,获得4项专利。其中以他的姓命名的FuStar可调控鞘通过了美国FDA和欧盟CE认证,销往意大利、英、德、比利时和巴西等国。他的研究成果 “主动脉疾病的腔内治疗及器材的研发与应用”和“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的关键技术”分别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国家教育部高校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提高手术技术、研发合适的医疗器具,两条腿走路!符伟国带领着团队创造众多世界第一:完成全球最大样本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全球首次系统论述B型夹层支架术后发生逆行性A型夹层;全球首次提出支架源性新破口的概念;全球首次采用封堵器封堵夹层远端破口……。

   

把病人看成是家人

 

史振宇医生是符伟国的第一个博士,在他印象中,老师总是笑颜对病患。他对病人的爱体现在每一个小细节中。有一次,一个动脉瘤破裂的病人在病房中突然发病,出现休克,肚子一下子鼓起来了,符伟国第一时间赶到病房,把病人放到救护推车上,赶紧往手术室赶,他一只手捂着病人的肚子,另一只手打着手机与手术室联系布置紧急手术的提前准备工作。在手术台上,病人被实施麻醉后心跳都没有了,就是如此凶险的情况下,符伟国终于从死神手里抢回了一条生命。

 



在符国伟心中,经常会把病人假设为自己的家人,换位思考,医生能够结合感性和理性去看待问题,选用何种方式对病人最有利。我们会尊重病人的主观意愿和经济意愿,与他们坦诚地沟通,根据实际情况和病情需求给予最佳的治疗模式,这是更深层次的医德体现。在全民医疗、全民免费还不能成为现实的当下,利用现有的条件,认认真真地为病人考虑,选择一个最佳的治疗方案,这是我们作为医生所能做到的。


德艺双馨的引路人

  

作为中国第一个血管外科博士,符伟国见证着中国血管外科从腔外治疗迈向腔内治疗的发展之路。作为一个医者,除了治病救人,对社会最大的回报就是培养更多的医学人才,为社会造福。

   

董智慧医生是符伟国的博士生,近年来在科研上发展迅猛,他很感激老师无私的帮助,在手术中手把手地教授技巧,在科研中,给他指明发展的方向。而符老师低调的待人处事态度和事无巨细的工作作风,更是给董智慧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指引着他前进的方向。

  

符伟国告诉记者,他认为21世纪的医疗人才必须学会临床与科研“两条腿走路”,不能做只会手术的“开刀匠”,另一方面也要避免为做科研而搞科研,应注重与临床密切结合,通过科研来解答和解决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科研的实用价值。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至今符伟国共培养硕士研究生20人,博士15人,多人获得复旦大学奖学金,复旦大学优秀博士论文。

  

对于自己的学生,符伟国寄托着厚望,我们这一代就是要把血管微创治疗做到最好,但随着基因、干细胞技术的发展,我们的下一代将会进入无创时代。那一刻,治疗的效果将更好。 


(本文首发于上海科技报,2013年)


近日原创稿件


转,转,转,居然能逆天成为洪荒之力,惊呆了

他让胡适念念不忘,促中国物理学崛起,坎坷一生,含冤而死,却为我们留下了永恒的精神财富。。。。

导师和学生到底应该是什么关系?

上帝的两扇门,揭开基因组天书的奥秘

何惠琴 和古尸打交道的女科学家

嫁给一个科学家是什么样的感受

纳博科夫:富贵贫穷无碍一生痴迷蝴蝶

大师谢希德:真实而美丽的科学女性

复旦实验室之谜:远隔万里,这个水管的水居然可以被随意操控。。。。

美妙绝伦,女科学家旗袍秀!来看看上海科学会堂的草坪音乐会。。。。

谈家桢,坦荡率真的长者

焦虑为啥易发癌症?科学家告诉你答案了。。。

拨开迷雾,中国人怎样才能成为世界级工匠?

我们全民抢房的时候,日本人在抢诺贝尔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