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歪读三国48回 '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的真相

 等待MYLOVE 2016-10-15


背景&疑问

(公元208年)

公元208年,也就是官渡大战八年后,曹操升任丞相之职,权倾朝野。

7月,曹操率大军南征荆州刘表。

8月,刘表病亡,二公子刘琮继位。

9月,刘聪明投降曹操,刘备仓皇南逃。

然而,在小时候读三国的时候就冒出来以下的种种疑问:

刘备南逃为何要带着十余万荆州百姓呢?

刘备怎么在曹操轻骑兵的追击下逃跑的呢?

赵云真的有在曹军阵中杀个七进七出吗?

长坂坡张飞大喝一声就能吓退曹操大军吗?

换个角度看三国,真相原来还需要歪读...

歪读三国48回

弃新野

客居荆州的刘备,被派驻到最北面的新野驻扎,被刘表看作防御曹操的前沿阵地。在安稳的度过了几年太平时光后,曹操还是率大军从临近的宛城杀来。而宛城在哪里呢?就是现在河南省的南阳市。

而几乎与此同时,另一个坏消息是:处于自己后方襄阳大本营的荆州之主刘表病亡,次子刘琮继位,而刘琮一派打算投降曹操。如此一来,刘备如果继续固守新野,将面临腹背受敌的严峻形势,环顾四周能够给自己争取时间的最好办法,就是放弃新野撤退到樊城。

歪读三国48回

在《三国演义》当中,提到放弃新野的时候,诸葛亮一把大火烧退了曹仁和曹洪的先锋,就是著名的“火烧新野”。后人有诗云:奸雄曹操守中原,九月征南到汉川。风伯怒临新野县,祝融飞下焰摩天。

而实际上,刘备在撤离新野的时候并没有放火,也许是没有来得及。而202年的时候,刘备指挥的所谓火烧博望战斗中,当时还没有诸葛亮的加入,刘备火烧了博望坡的民房是为了不让夏侯惇获得任何的战利品。《三国演义》中火烧新野的故事,可能是受此启发,但历史上真的没有火烧新野这件事。

走樊城

今天我们提到的湖北襄樊市,在三国时期包含了襄阳和樊城两个地区,所以说樊城和刘琮的荆州大本营襄阳距离非常近。当刘备到达樊城的时候,曹操已经占领了新野,而新野距离樊城大概只有六十公里的距离。

刘备在樊城召开了紧急作战会议,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行动方案。显然,以刘备所带的一万兵力,在没有预备队支援的情况下,即便死守樊城也难以阻挡志在必得的曹操大军。那么,为了生存就只能继续逃亡。

逃亡的目的地选择哪里呢?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刘表手下大将张允驻守的江陵,另一个是刘表的长子刘琦驻守的夏口。江陵作为刘表的大后方,是荆州最大的粮仓储备地和武器库,是水师驻防的要地。

荆州当地自古流传的铭训:

“不得江陵,则无以卫襄阳;

不得江陵,则无以图巴蜀;

不得江陵,无以保江夏;

不得江陵,则无以故长沙。

江陵于荆州诸郡皆有辅车之势,当途者不可不察也。”

但是守将张允同属于主降派,加上守备森严,没有必胜的把握。而驻守夏口的刘琦,则与刘备交好,属于荆州主战派的代表,进而可以联络江东的孙权形成孙刘联盟。所以,目的地选择为夏口。

歪读三国48回

败当阳

刘备一方面安排关羽征调樊城附近的汉水流域所有的船只,带着水军顺江而下,直奔夏口与刘琦汇合;同时自己则带领张飞等将杀奔襄阳而来。然而襄阳之行除了耽搁了自己逃亡的时间,还带上了十多万不愿跟着刘琮投降的襄阳百姓,又跑去刘表的墓前祭拜了一番,真心为刘备着急啊。为何在如此紧要的关头,刘备却会做了很多费时费力的无用功呢?解释不通呀!

说到这里,我们必须要复盘解释下刘备这样做的真实用意:

其一,要给未来的同盟军孙权看,荆州不是举州投降,大多数人是愿意抵抗侵略的,会增加孙权联手刘备抵抗曹操的信心,孙刘联盟的基础就会更加巩固;

其二,刘备利用百姓惧怕曹操像攻打徐州一样采取屠城的报复方式大肆杀戮,带上十余万百姓一起撤退,与民休戚与共,保持自己一直标榜的“爱民如子、仁德盖世”的做事原则,在百姓心中的形象一下子高大了许多,成功的实现了邀买人心的目的;

其三,将自己的一万士兵混迹于十多万百姓当中,看似行军速度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史书记载日行十余里,而实际上却能起到“藏兵于民”的奇效。最大限度的保存实力;

其四,逃亡的方向为江陵,可以起到诱导曹操追击的效果,给关羽争取到足够的时间与刘琦汇合和接应刘备。

歪读三国48回

刘备带着十余万百姓,以每日十余里的速度向江陵的方向撤退,而曹操一方判断刘备的目标是夺取江陵,而在江陵的南面是刘表的侄子刘磐和郡尉黄忠镇守的长沙,刘磐和黄忠的部队不愿投降,而是已经率领本部水军沿着洞庭湖杀奔江陵,呼应刘备打算联手占领江陵,摆出了与曹操决一死战的架势。曹操为了避免江陵的张允遭受刘备和刘磐、黄忠的夹击,就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赶在刘备达到江陵城之前追上并消灭刘备,再与张允一起出掉刘磐,占领长沙。史书上记载,曹操集中了五千精锐的骑兵,全部轻装上阵,从襄阳向着江陵的方向一路南下,急行军一个昼夜追击了三百余里。

歪读三国48回

曹操追上刘备的地方叫做当阳,具体说来是当阳县东面一个叫做长坂坡的地方。历史惊人的巧合,1740年后的1949年2月,解放军也是沿着这个路线追击国民党宋希濂的部队,而宋希濂的部队则没有刘备那么幸运,在距此不远的荆门被解放军全歼。

在长坂坡,刘备留下张飞断后,自己则突然转向东的汉津口码头,原来关羽和刘琦已经从夏口带领援兵从水路赶来接应了。

以曹操的实力,在长坂坡全力进攻怎么也能打败张飞,毕竟曹操久经沙场也不是吓大的。可是曹操为何退兵了呢?

原因有三:

一是曹操真的爱惜人才,被张飞的舍生忘死掩护刘备撤退的精神所感动,亦如之前所写张飞的那篇文章中所提到的(歪读三国15回 老炮张飞),去年底我们看到在冯小刚先生出演的《老炮》的结尾,对这种精神做了最为完整的诠释,这里就不在赘述了;

其二,刘备在汉津口上船逃往夏口,自己的追击部队都是骑兵,而且已经追击了一个昼夜,即便能够找到船只再顺水路追击到夏口,面对刘琦以逸待劳的江夏水军也是难以取胜的;

其三,刘磐和黄忠的部队很快就会达到并进攻江陵,如果江陵失守,将会对整个战役产生重大的危害,所以必须撤兵援救江陵。

基于以上三个原因,曹操在长坂坡撤兵了。

奔夏口

在汉津口的码头上,刘备看到赵云救回来的独子阿斗,上演了“刘备摔孩子”的好戏码,这一举动重新鼓舞和凝聚了团队的士气。

关于赵云救阿斗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查阅了很多史书,都没能找到关于赵云“七进七出”的故事。《三国志》中记载道:“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坂,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

歪读三国48回

刘备在陆上逃亡的这段时间,恰好关羽从水路到达夏口与刘琦汇总,然后按照樊城会议的部署约定,及时赶到了汉津口码头,接应刘备走水路返回夏口。时间被算计的刚刚好:关羽到达早了,会被曹操沿江侦查的斥候发现暴露刘备逃亡的真实意图,达到晚了刘备就会被曹操消灭于江边。

而到达夏口的刘备顺利的接收了刘琦的一万多水军,加上自有的一万多步兵,具备了和孙权谈判联盟抗曹的实力资本,随后孙刘联军在周瑜的指挥下,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初步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这一年的刘备45岁。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朋友圈?

评论和打赏功能现已开启,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歪读三国48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