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渭河形成的历史变迁

 RK588 2016-10-16
2016-08-01 行走的陕西V
 
渭河形成的历史变迁
渭河是黄河最大支流,黄河是中华民族文明文化的摇篮,渭河是文明文化摇篮中的摇篮,是摇篮中的宝贝,是条最关注的“妈妈河”,“三源出鸟鼠,一水兴八朝”,孕育了中国最早王朝,震兴了华夏民族。渭源是渭河的发源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一河一路二山”的特色文化,即渭河、古丝绸南路、鸟鼠山、首阳山。经祖祖辈辈口碑流传和丰盛浓墨的史载,是渭河文化展现得璀灿更辉煌。

地质变化造渭河渭河之水天上来

大地演变,造就渭河源头。据现代学者研究,距今500多万年以前,黄河是一条正直滚滚东流的大河。黄河从兰州向东,经渭源鸟鼠山,呈“一”字状,沿渭河流域向东流,渭河是黄河的古河道。从新生代起,新构造运动使西秦岭抬升,露骨山成为陇中屏峰,西延西倾山,低凹下陷,洮水向西流;北坡向东北凹陷。马啣山至鸟鼠山,发生南北长垣状隆起带,变成孤岛,尔后出现榆中、临洮、陇渭盆地坳陷,隆起带阻拦了黄河,使古黄河遇到障碍,改道向北流,迳贺兰山、阴山、鄂尔多斯高原绕1大湾,由晋北顺桑干河流入大海;后来,由于集宁地区隆起,黄河又南下,呈“几”字状形,在潼关和渭河交汇。隆起带造就古渭河发源地,历史上把黄河流入的地方,称作渭河源头,也叫渭河发源地,源头鸟鼠山以低矮的分水岭与黄河另一洮河支流相隔,是古黄河流入渭河的关键通道。彪炳史册,传承后世。

地貌确定,降雨溢注河流。渭河地堑雏形,发源地隶属中祁连地质褶皱带,地质力学观点属“陇西旋卷体”的一部分,为黄土高原低山丘陵地貌;南部边缘属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西延段,为中低山积石山地貌。在300万年前的第四纪时期,形成山岭、盆地、台原、低山丘陵、中高山地貌综合体系,加剧了渭河流域的完善。200万年前更新世早期,渭河上游属亚热带气候,向温暖带过渡,环境湿润,植被茂密,水源充沛,分布着内陆湖泊,渭河水主要由地下潜水供给。更新世中期,地壳再次断裂,湖洪积错断,沟谷继续下切,丘陵被黄土覆盖,地下潜水减少,渭河流量逐渐缩小。2万年前的中更新世晚期,气候转为干寒,西北风盛行,源头大地堆积了马兰黄土,披覆于老黄土(红层)之上,展现出黄土地貌格局。此时,湖泊消失,渭河水系定型,大体形成由西向东的主河道,却南北支流均长于主干道,这就是渭河独有的特征。盆地下切,谷地出现侵蚀,形成二级冲洪积扇阶地,渭河主要以溪流泉水供给。1.2万年前的全新统时期,地壳继续上升,河谷再度下切,河流多形成峡谷,河两岸出现一级冲洪积扇阶地,渭河形成时段性河流,干旱少雨,流量减少,连续降雨、大暴雨河流上涨,形成渭河与黄河、长江不同的故有特点。黄河、长江源有很多天然内流湖泊和4000米以上高原冰川,地下潜水和冰融供济,源头就有充足的流量。而渭河却相反,主要靠多支流汇集,支流地下水少,靠天上降水补济。因而故有“渭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之说。

历史环境造渭河环境恶化河枯竭

气候演变,导致河水变迁。渭河流水变迁演变,主要是全新世以来,季风气候快速转型,土地资源与土壤退化的标志。公元前10世纪的西周早期,以前暖湿气候结束,气候变为寒冷,秦岭北坡三千米以上地区形成冰川,给渭河夏季提供了水源。公元前8—3世纪,春秋战国时期,气候又逐渐变暖,冰川消融,渭河流量变小。西汉时期寒冷气候又开始,现在流行的“二十四节气”,是秦汉的时候确定,西汉中叶又变暖。魏晋南北朝时期,气候变为寒冷。唐代前期转暖,唐中叶至五代时期,气候变为寒冷。北宋中叶气候变暖,元代后期转为寒冷,明清以来,气候属于干旱气候。气候变化导致渭河流量发生变化,形成季节性河流,干旱、雨季、暴洪时期流量不等,月变率大,流量悬殊。经多年测定:渭河上游迳流平均为1.539亿方/年,干旱年仅为0.702亿方/年,丰水年可达3.35亿方/年,洪水期(7—9月),洪峰来势凶猛,最大可达1000多亿方/秒。季节性突出,平水期为12月—翌年4月,4—6月沿河引流灌溉,出现阶段性断流。这就是渭河独特的特点,它与长江、黄河、洮河不能并论,这些河发源地多流在峡谷,无灌溉条件,利用率低,不存在断流。由自然气候引起的断流,只能在自然界找原因,寻求断流的制约因素。没必要重新探源,说历史,怪古人,将发源地搬到哪里,流量依然照旧,断流照样存在,还要改变史料,耗费巨大物力、财力,对当前社会发展有什么必要?对渭源建设和发展利益何在?对渭源祖辈留传的渭河文化是否定还是弘扬?必须慎重看待,以免激情诳断,造成千古误案。

渭河发源于甘肃渭源县的鸟鼠山,涵甘肃、陕西、宁夏三省80多市县,面积13.48万平方公里,全长818公里。渭河属不对称水系的特征,北岸支流源远流长,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洪枯流量悬殊,泥沙含量大。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以上有秦祁河、咸河、散渡河、葫芦河、牛头河、通关河、千河、漆水河、泾河、石川河、北洛河;南岸有榜沙河、大南河、来加昔河、石头河、黑河、涝河、沣河、灞河,南岸支流短,分布土石山区,比降大,水流湍急,含沙量少。由地理环境注定,渭河水很少清澈过,年输砂量平均为2846万吨,只要和北岸支流汇合,混浊度发生更为严重,土壤平均侵蚀漠数每平方公里6095吨/秒平方公里,北部秦祁河更大,最大达17600吨/秒平方公里,这些逐年监测的科学数字,科学证明渭河的清蚀度。由于大面积支流分布在黄土高原,如不加强治理,改变生态环境,很难实现渭河清澈度。

破坏生态,造成河流下减。渭河从秦汉以来,水量充沛,槽运是汉唐时期的关中主要通道。据《汉书.地理志》载:“秦汉的时候,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屋”。“山水清丽,林跨数郡”。可见渭河源当时植被生态资源优著,是充沛河流的来源。《新唐书》37卷曰:“运岐陇木京城”;《续资治通鉴长编》3卷有“岁获大木以万计”的记载;《续资治通鉴长编》38卷有“宋代从岐陇以西的渭河上游采伐和贩运的木材,通常是联成木筏,浮渭而下,规模很大,一时竟使开封木材市场有堆积如山的木材”。唐设采伐机构,宋代设著名“皇木采办”,渭源境内大片森林遭到砍伐,流域土地裸露,没有植被覆盖,失去涵养水土功能,在降水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河水下减,含沙量大增。据《地理志》记载:“乾隆以前,南山多深山密嶂,溪水清澈,上下居民多资其利。自开垦日众,尽成田畴,水潦一至,泥沙杂流,下游渠堰易致淤塞”。渭河上游砍伐森林的活动延续千年以上,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人为的活动,造成渭河断流缺水,真是不堪想象。

过渡垦荒,促使水源枯竭。春秋战国时期,秦襄王修筑了长城,在长城内线的河谷进行了垦殖。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开垦伸展到洮河下游,西汉开垦越过黄河。三国、西晋至十六国时期,农耕衰退,以牧业为主;北朝时农牧复苏,隋唐时又出现开垦,形成农牧两旺。北宋时期,地处西夏、吐蕃边陲,驻军屯垦,河谷、丘陵、山谷垦殖殆尽,集中连片,规模庞大,林草严重萎缩退化,流水也退缩。元代陕西省在鞏昌渭河上游屯兵5千人,垦荒种田。明清至民国时期,政府推波助澜,明代将“卫军”改编为“屯丁”,变成个体劳动者,要屯丁缴粗纳税,助长调动了垦荒积极性。陇中只有5.26万顷草场,将0.77万顷山坡草地进行垦殖,山头地角难以保留。地方豪强,大量兼并隐匿耕地,将租赋转嫁给百姓,百姓流亡逃税,隐居深山,从事新的垦荒,出现滥垦滥伐,单一农耕,历经两代持续发展,渭河上游,昔日林草茂密,变成焦土连壤,生态无限度衰退,渭河槽运显得遥远与消失,时段断流常有发生。

历代疯狂过度垦荒,铸造成“十年九旱”光景,天然林草植被已不复存,定西众多地方志记载:“天大旱”、“禾无收”,“民大饥”、“饿殍遍道”。清朝(1862年),陕西总督左宗棠面对现实,挺身上书,疾呼“陇中苦瘠甲于天下”。新中国成立后的“引洮工程”,“文化革命”对大自然都得到一定程度破坏,现在“十年九旱”、“三年两头旱”的年景随机出现,渭河断流已历历在目,是气候变暖,垦荒过度,生态失调,大自然惩罚的1种体现。

鸟鼠同穴获名山夏禹导渭定河源

鸟鼠山位于黄土丘陵区,地质构造属中祁连东延部分,北部与马啣山衔接,南端与西秦岭北坡相邻。地貌属背斜岭,北缓南陡,西高东低;纵穿隆起带形成“黄土岛”,在半阴坡与秦岭山地衔接,形成洮渭河分水岭,分水岭叫鸟鼠山。

《水经注》十七卷曰:“渭水出陇西首阳县渭谷亭南鸟鼠山,山在鸟鼠山西北。此县有高城岭,岭上有城,号渭源城,渭水出焉”。《地说》曰:“鸟鼠山,同穴之枝干也。渭水出其中,东北过同穴枝间,既言其过,明非一山也。又东北流而会于殊源也。渭水东南流,迳首阳县南,右得封溪水(清源河),次南得广相溪水(锹峪河),次东得共谷水(唐家河),左则天马溪水(秦祁河),次南则伯阳谷水(莲峰河),并参差翼注,乱流东南出矣。上述为北魏郦道元注释,和历代百姓口传相符,笔者的爷爷出生于清朝,年青时在龙王沟访亲,当地老人说,祖先时叫鸟鼠山,是禹河发源地。50年代县建置“鼠山乡”,现在叫“鼠山村”。渭源较早有清《康熙县志》民国15年修《渭源县志》、《陇西县志》都记载渭水源、鸟鼠山在龙王沟。以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形成百姓口碑,打造了千载古地名。同时历代史志,翔实佐证,鸟鼠同穴,世间罕见,稀奇少有。因此,渭源距城8公里的鸟鼠山,青史留名,名传千古,任何禽鼠山系是不可替代的。

《水经注》四十卷注:《地理志》曰:“鸟鼠同穴山在陇西首阳县西南”(汉首阳县在癿羊口)。郑玄曰:鸟鼠之山,有鸟焉,与鼠飞行而处之,又有止而同穴之山焉,是二山也。鸟名为鵌,似鵽而黄黑色,鼠如家鼠而短尾,穿地而共处,鼠内而鸟外。孔安国曰:共为雌雄。杜彦达曰:同穴止宿,养子互相哺食,长大乃止。张晏言:不相为牝牧,故因以名山。《山海经》二卷西山经注释:“据古人讲,这座山上有1种叫做鵌的鸟,长的像燕子,而羽毛是黄色的,又有种叫做鼵的鼠,和一般的家鼠相似,但尾巴较短。它们穿地几尺深,鼠在洞里住,鸟在外住,和平相处。”《水经注》二卷著:《十三州志》曰:“洮水在城西北流,又北,陇水注之,即《山海经》所谓滥(jiàn)水也(今东峪沟庆坪河)。水出鸟鼠山西北高城岭,西经陇坻,其山岸落者,声闻数百里”。这些古典名著详细清楚地记述了鸟鼠山的来历和地理位置。

鸟鼠山是鸟鼠同穴山的简称。历史上鸟鼠同穴山是当今龙王沟脑的鸟鼠山,近年有些学者认为西秦岭末端的壑壑山也称鸟鼠山,是渭水源头。看待这个问题,必须以史为鉴,了解历史,分析资源变迁,尊重祖先的口传。因此,必须明确以下3个问题:一是明确地质地貌构造的内在关系。渭源主要由2个地貌组成,南部秦岭和北部为黄土丘陵区,地质结构和地貌特征互有差别,地上生物均不(wwW.NiUbB.net)相同,因而不能混为一体,同属一山之名是误解。秦岭山地海拔高,封冻期长,土层薄,以岩石为母质,几乎无鼠洞,既有鼠洞,在岩石母质上怎能穿地几尺?于实际不符。黄土丘陵壤土深厚,属草原地带,气候温和,洞穴较深,有利于鸟鼠栖居生存。笔者考查,三千米以下地区,鸟鼠普遍,以上极少。鸟鼠分布在黄土丘陵区是正确的,毫无疑问的。有人探穴找鸟鼠,寻物取证定山名,可想而知,多少世纪过去了,时代在变迁,生物在进化,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如今,不上半个世纪,就连喜鹊都不见了,更何况找到鵌鼵同穴的迹象呢?鵌、鼵已成遥远的神话,有些作者见到的鸟鼠,非能代替鵌、鼵。徐话说:物以希为贵,鸟鼠山独有鵌鼵才闻名遐迩,彪炳历史,应诊惜殊荣,保护王牌。如全国普遍都有,渭源鸟鼠山就失去千古历史价值。二是地理环境造成渭河属不对称水系,北部黄土高原分布的支流、面积均大于南部,在干旱缺雨的季节,常出现季节性断流。源头断流改河源,那么北部支流秦祁河、咸河、散渡河、葫芦河、牛头河、通关等河,断流比渭河源头更为突出,这些支流源头向什么地方改?如再过若干年,清源河又断流无水,渭河源头再改向何方。三是历史众多官宦名人学者,探源溯鼠。秦始皇西巡渭源、汉将冯奉世屯兵,马武征羌戒,三国姜维失算云盘岭,隋炀帝蹬鸟鼠山、隋薛道衡奉詔探鳥鼠,唐李世民西征探源、唐王昌龄过关山、唐薛道衡、岑参、王维、宋王韶、元李思齐、明徐达、清左宗棠、清杨景熙、清吴镇等著名政治要人和学者,都观光考研了渭水源头,并未提出疑问。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不但考证了鸟鼠山,而且考察了清源河、五竹寺,也没有把支流清源河说成渭河源头。

黄土丘陵的鸟鼠山,史载源远流长,文化内涵博大精深,龙王沟脑代表鸟鼠山主峰是不可改变的,唐刘禹锡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人们千古未见的鵌鼵繁衍栖居过,才闻名全国。因而,只有强化保护,力争改善生态环境,才能确保千古名山的殊荣。

挖掘蕴藏积淀,弘扬大禹文化。《史记》载:“大禹出西羌”,《荀子·大略》曰:“禹学于西王国”。大禹是我国历史上的五帝之一,姓姒,以母姓,父姓姬,名文命,也称夏禹,因“度九山、陂九泽、开九河、定九州”治水有功,又称禹贡。上古尧帝时期(公元前2277年),中华大地连下九年大雨,山洪暴发,水势奔腾,洪水滔天,浩浩荡荡,山体崩塌,堰塞积水,弥漫接天,包围山岭,淹没丘陵,神州大地汪洋一片,水患泛滥成灾,禾稼淹没,阡陌毁坏,百姓无家可归,沉陷于水患中。

公元前2277年左右,尧帝派夏部落首领鲧带领百姓去治理洪水,鲧或作鮌,字熙。采取“湮、障”筑堤坝堵水方法,这儿堵住了,那儿又冲毁了,治水九年水患不息,毫无成效,洪水如故。尧婿舜建议,鲧对失败要负责。舜姓姚名重华,舜摄政天子后,因鲧治水无功,遂将鲧处死,命鲧的儿子为首领,继续带领百姓治水。禹认真分析爸爸失败原因,总结失败教训,采取“疏导”方法,开凿水道,疏通水路,他40—53岁,历经十三年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禹娶妻涂山氏,婚后四日奉命治水,四年露过家门,涂抱生子来迎,涂恋儿泣,禹为治水,急速离去,一心扑在治水上,终于平息治服了水患。

大禹(公元前2254—2242年左右)先从洪灾最凶烈的黄河开始,治理最大支流渭河。带领皋陶、伯益、蚩尤、应龙、河伯、后稷、之交、国哀、真窥、横革、契、羿以及天地十四将,发动民众,统领治水大军,爬山越川,“左准绳,右规矩”,带着简陋的石斧、石刀、石铲、木耒等工具,不避寒暑,足临终南山(陕西)、敦物(天水),溯流而上,沿途寻找泛滥根源。来到渭水源头,见一座矗立大山,主峰南北走向,支脉东西走向,驻足观看,山林密布,峡谷幽深,奇峰林立,古木参天,三面环水,峡谷湖积聚水,漫淹山脚,波浪滔天,优似仙境。水后山上,但见沿途美玉遍地,池谭有鱼鳋、鳣、魮、鴽成群,其状如覆铫,鸟首鱼翼鱼尾,声如磬石。山垇中有三眼清泉,呈倒“品”字状,泉水淙淙湧出,禹便确定为“渭河”发源地,后来人们因大禹到此,便称“禹河”。山崖绝峰峭壁上有一洞穴,鸟鼠常期同穴栖居,鸟叫鵌,长得像燕子,羽毛是黄色;鼠称鼵,和家鼠相似,尾巴较短,穿地几尺深,鼠在洞穴里住,鸟在洞口栖,和平相处。便称“鸟鼠同穴山”,简称“鸟鼠山”。位于东经104007′北纬35008′处,海拔高2423米。

大禹上到山顶端,观察水患原因,看到鸟鼠山东西两侧,由于山体滑坡塌陷,形成串珠状堰塞沼泽湖潭具多,渭河流域,仅现在后河亭到鸟鼠山7.5公里地段,就有5个堰塞湖,笔者通过实地考查,沟谷下切,古代积水层十分明显,最深水达50米以上,一般的水深为30米左右,峡谷最宽地带达1公里以上,果园段南谷长10多公里,整个峡谷变成特大的天然水库,相当500万立方的4—五个大型水库。这些堰塞湖水泛滥,给下游百姓代来极大灾难,直接影响华夏人民的生命安全,只要疏导湖泽流畅,灾患自然平息。

大禹找到洪水泛滥的根源,不在于渭河泉源,主要是这些堰塞湖积聚了大量水而导致的结果。于是召集众将,率领众人,劈崖凿石,开掘水道,疏通堰塞湖积水,平息了水患。并在水口筑有特大壁水石,防止泻水一湧而出,造成更大灾患。这些壁水石至今显而易见,呈现在原导渭渠道旁的山崖上。据传说:大禹在治水开山时遇到困难,疲惫不堪,便躺在一块大青石上睡着,见位老人驾云而来,送给他一把宝剑。醒来后老人不见了。后来他用剑斩妖魔,除水怪,劈山崖,加快治水进度。大禹开渠导渭时,常有水怪伤害百姓,吐云驾雾,降雹残伤治水民众。

光阴荏苒,沧海桑田。大禹导渭已约4264多年历史。在这片故土上,经流水冲刷,显露出古代崩塌、沉淀、淤积的地质痕迹,証明大禹导渭是为了疏通常年累月的积水,防止堰塞湖泽垮塌,给下游人民造成灾难。不论神话还是传说,大禹导渭的足迹已成史实,功勋永远是渭河儿女的口碑。大禹捍卫了中华文明,华夏民族的脊梁,渭河文化的脊梁。历史上周代早就在鸟鼠山“品字泉”旁建立了禹王庙,几经风云沧桑,多次毁修复建,至今尚存,又立碑纪念大禹功勋,是渭源古老的名胜古迹之一。大禹导渭、鸟鼠山2大传奇,已在渭源人民心中,祖祖辈辈传流到今。

纵览渭河源头史话,渭河源头获名有三点依据,一是黄河古道切入口,二是奇有罕见的鸟鼠同穴遗迹,三是古代大禹导渭的中心地点。中国早期朝代建置在渭河流域,历史文化较发达,渭河探源寻根早于其它河源,认识了解应用渭河,比其他河早千年之久,古代命名定源,是以名山名人做根据,是比较科学的。因此,贯彻党和国家发展文化重要指示,尊重历史,关注渭河,了解渭河,宣传渭河,爱护渭河,保护渭河文化,正本清源,是当务之急。
编辑:行走的陕西V
来源:新浪博客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