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翁偶虹:别小看了龙套

 cxag 2016-10-16

 

京胡,又称胡琴,是中国的传统拉弦乐器。18世纪末,随着中国传统戏曲京剧的形成,在拉弦乐器胡琴的基础上改制而成。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

请关注网站 

京胡艺术网 (全国首个京胡门户网站)

http://www.jinghuart.com/



跑龙套并不简单,也有行当,他们属于京剧七行——生、旦、净、丑、武、流、跟斗——里的流行。从前跑龙套的,多半是年岁大了或身体嗓子不够标准的文武演员,他们不但熟习舞台,而且熟习表演。他们成年累月的在台上转,对于同台优秀演员的表演技巧,烂熟于胸。假若要探讨优秀演员的表演艺术,向有经验的龙套演员请教请教,是有珍贵收获的。


同治末光绪初的时候,北京有个跑龙套的娃连,叫“百本连”。初为票友老生,后来跑了几十年龙套。他忠实的喜爱戏曲艺术,把他在台上目睹眼见的戏,都抄录总本,不但唱念的词句完整,而且把表演技巧以至个别绝技,都详细地注解在字里行间。那时的演员,寻求剧本很难,每排一出戏,就找“百本连”,只要他有本子拿出来,不但台词准确,表演技巧也附带着解决了。因为他抄存的剧本很多,博得了“百本连”的称号。据说,他的本子,还有一出《宝莲灯》流传下来。


余叔岩学《定军山》,谭派的唱念把子都掌握了。在要公演的时候,听说一个在“同庆班”(谭鑫培主演的班社)跑龙套的宋六,七十多岁了。贫困潦倒在天桥小店里。余叔岩用汽车把他接到家中,请他说说当年老谭演出《定军山》的实况。宋六很抱歉,以为是强人所难,余叔岩说:“您不必为难。我扮上戏,如实的唱一遍,您只在旁边看着,看我哪一点不像谭先生,您就告诉我。”就这样,余叔岩唱,宋六看着,果然看出好些地方,不是谭派的劲头;就把当年老谭表演的意境,说给叔岩,叔岩从体会到琢磨,从琢磨到熟练,这出《定军山》就有了显著的提高。



《定军山》剧照,图左:谭鑫培 饰黄忠,图右:余叔岩 饰黄忠(转自中国京剧戏考网)


通过这两个事实,能说龙套对于表演艺术没有作用么?当然,跑龙套属于整个戏里的一个组成部分,首先要把自己的责任尽到了。但是,龙套在舞台上接触广,阅历多,他们的艺术经验不能简单地只看到他们本行之内。要想探讨表演艺术多向龙套演员请教请教,是有好处的。



——————————————————————————————————

美德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