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跛鸭效应

 xiaolandi 2016-10-16
释义
跛鸭效应跛鸭效应
跛脚鸭”这个词的英文是“lame duck”,最早是指负债累累的投资者,经过了100多年的演变,现在用于形容“即将下台的政治家”。

而所谓的“跛鸭效应”便是指这些任期将满的议员或政府官员,所提出的议案或政策获得通过执行的可能性很小。[1]


成因 

1、选举中落败;

2、任期届满但不打算连任;

3、任期届满而根据法例不能连任;

4、任期未完,但新官员已选定并等待上任。

影响

由于其他人倾向不与跛脚鸭合作,跛脚鸭的政治影响力会较低。不过,由于跛脚鸭无需在下届选举为自己的工作负责,这会使他们有更大自由提出不受欢迎的政策和任命。例如在美国,总统在任期将满时会赶在新总统上任前推出所谓子夜法例和行政命令。[2]

实例

澳洲

澳洲,无论何时举行选举,澳洲国会参议院议员在选举后的7月1日起上任,直至三年后的6月30日,而众议院议员则在选举后立即上任。由于参议院的选举和上任时间有差异,当政党或其联盟在选举后注定失去多数党地位,将造成跛脚鸭议会的出现。
例如,在2004年10月的澳洲联邦选举,自由党和国家党的联盟将获得参议院多数议席,但参议院任期到2005年7月才届满。5月,旧参议院便拒绝已由众议院通过的新税务法例,旨在延缓其通过,直至新参议院上场。

美国

在美国,11月总统和国会选举后、下年初新选出公职人员宣誓前的时期,被称作跛脚鸭时期。1933年以前,国会和总统宣誓就职在3月4日举行。当时国会通常有两个会期,当中第二个会期为选举后的12月至明年3月。这段会期被称作跛脚鸭会期。这安排受到批评,并促成了美国宪法第二十修正案,将新一届国会开始日期推前至1月3日,而总统宣誓就职则推前至1月20日,缩短了跛脚鸭时期。 


点击加载更多
加载中...
轩尼诗创建,轩尼诗等参与编辑。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