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生在青浦的这些“第一次”......你知道吗?

 海青门浦 2016-10-18


我把第一次拥抱给了父母

我把第一首歌献给了闺蜜

我把第一封信写给了老师

......



第一次,是历史的创造

对于每个人都是弥足珍贵的

就让时间倒流

我们一起去看看青浦的那些个“第一次”


青浦第一部县志


青浦县志  

明·万历版 《青浦县志》 青浦的第一部县志,修成于明代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全志共8卷32目,其中卷一设图考、沿革、分野、疆域、形胜、风俗、山川、土产、公署、学校、城池,卷二设乡保区图、坊巷、市镇、桥梁、户口,卷三设田赋、役法、寺观、祠庙、陵墓、古迹,卷四设官师表、科目表、荐举、杂途、封阴,卷五设人物传、兵防,卷六设水利、灾祥、遗事,卷七和卷八两卷设艺文。


青浦第一所小学


▲南街

屯溪义塾

 屯溪义塾(现为赵屯乡中心小学)创办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为青浦最早的小学。


青浦第一大私立小学


一隅小学

清末,公立、私立相继创立。私立学堂最早是位于朱家角的一隅小学,宣统元年(1909),由朱家角蔡承烈(字一隅)捐资创立于石街。占地40余亩,耗资34400元,为青浦最大的私立小学。

学校初创时有教职员5人,学生24人。民国初有学生240多人,民国20年(1931年)共有教职员16人,学生增至500多名。抗日战争开始,校舍被日军侵占,图书仪器破坏一空,到民国30年整修复校。到1950年止,办学42年,共毕业学生34届。1951年10月,由县人民政府接办,改为朱家角第一中心小学三分部。


青浦第一座混凝土拱桥


洋桥

洋桥在朱家角镇珠溪园内。建于1930年,设计人蔡其敏。宽3米,长10米。还有两座同样的混凝土拱桥,一座从蔡家老宅通往一隅小学,另一座跨越祥凝浜为'凝和桥',后已拆除。附混凝土拱桥照片一张。


青浦第一座地铁


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

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于2000年6月11日正式通车。此后,先后开通东延伸段、西延伸段、东延伸段、西西延伸段、虹桥火车站张江高科站地下车站。西起青浦徐泾东站,经过南京路,穿越黄浦江,到达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并且再续经唐镇川沙等地,最后到达浦东国际机场


青浦第一份报纸

《青浦报》

《青浦报》始创于清宣统二年(1910)九月二十五日,是青浦县最早的一份地方报,民国元年12月停刊,共出版38期。民国12年(1923年)由徐达璋发起复刊,复刊后的《青浦报》办了一、二年后停刊。

新中国解放以后的《青浦报》创刊于1956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青浦县委员会的机关报。1958年11月,青浦县划归上海市,鉴于中共上海市委的机关报-《解放日报》能当天送达本县,县委根据市委指示,决定停办《青浦报》。1959年6月20日,《青浦报》出版第348期后停刊。

改革开放以后《青浦报》于1995年1月6日复刊,在青浦商厦前举行《青浦报》复刊首发式。县委副书记陈志清(时任)、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郑祖耀(时任)把《青浦报》赠给过往群众。



青浦第一任县长



徐彭龄先生

宣统三年(1911年)8月4日,青浦光复后,7月成立青浦军政分府,接着县民政公署成立,推选徐彭龄(青浦人)为县民政长,即为青浦最早的县长。


青浦第一座教堂


清朝康熙二年(1663年),天主教开始传入青浦。清朝雍正十二年(1734年),徐泾蔡家湾建立青浦的第一座天主教教堂。


青浦第一座古庙

青龙寺

青龙寺始建于唐天宝二年(743年),距今1200余年。


青浦第一座剧院


位于朱家角镇祥凝浜的新中国戏院,是青浦建国后最早的剧院。1949年冬创建,1964年县电影管理站接管后,改名为朱家角电影院。 


任时光飞逝

青浦的“第一次”都不会淡化......

正因为有了这些“第一次”

现在的青浦每天都在变得更棒~

                  





嘿嘿嘿

你们的哪些‘第一次’是发生在青浦的呢?

比如

第一次交女朋友...

第一次啪啪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