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悠游天下】唐模知秋 赴一场音乐盛会

 抹云阁 2016-10-18



穿越川流不息的城市,刺鼻的空气是不是让你颇为难受?

埋头杂乱无章的工作,忙碌的氛围是不是让你感到心烦?

堵在拥挤嘈杂的干道,漫长的等待是不是让你身心俱惫?

抛开束缚与烦恼吧!穿上便衣,踏上脚板,和我们一起骑着单车,来徽州享受大自然恩赐的青山绿水吧!




淡妆浓抹总相宜

唐模秋意


展现古镇的神韵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秋水,宁静致远,静默是一种特殊的永恒,静中之动、寂中之欢,形成绝唱。“一双瞳人剪秋水”,唐模,就是一位有着水样明眸的徽州女子,凝眸顾盼处,水韵动人。

  唐模的水街,细水蜿蜒,静默地流过村上人家的窗沿,形成天然的水巷,两岸边的绿树中夹杂着片片秋日的黄,映衬着座座灰白民居,远近的石驳、古桥、青瓦、美人靠,就像是画境一般。

    漫步于水街旁,感受秋水的伊人。细细体会唐模水街的韵味。兴之所起时,手轻轻拂过水面,沁人的凉意,舒爽的感觉从指间传递。


承载历史的厚重


     如果说水街是唐模的灵魂,那么桥无疑是唐模的筋骨。唐模水多,桥多。古朴秀丽的小桥,不仅点缀了风景,而且本身就是一处极好的景点。

  唐模,桥之密度为徽州水乡罕见。造型多样,风格俊逸,不仅是唐模人脚下通行的工具,也成为唐模村不可缺少的文化元素,增添了唐模美的意境。它们建造的年代都很久远,但无论是哪种桥都是那么清朗秀气,玲珑别致,任历代行人跨越,风风雨雨数百年,如今风情依然,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思。


镌刻岁月的痕迹


  千年银杏树是唐模村的一大奇观,这棵古银杏树已经1370多年,岁月镌刻在千年古树的层层年轮上,和它一起历经沧海桑田。当映衬着古村落的雾霭和炊烟或者斑驳古墙落日余晖时,简直就是一副绝美的秋景画。

      相传为唐模的始祖唐朝越国公汪华的后裔汪思立所植,大树粗至要十几个人才能合抱,令人称奇的是,历尽沧桑,寿逾千年的这棵古树,不仅依然郁郁葱葱,深秋时节,果实累累。民间有千年古树成精、“白果仙温”的美妙传说。千年银杏树成了唐模村的气脉和余韵,有了它,唐模古村有了气宇和风度。舒展春意、挡住夏炎、收集秋风、独抗冬寒的无私、无畏和无惧让人无不对其敬仰三分。



聆听时光的声音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秋深时,在外漂泊的人越是能体会家给人心带来的慰藉。

  古村村口有座建于清康熙年间的亭子,位置选建在村口是为迎接外出经商的男子回家,也是村中外出人们对家的思恋及寄托的呈现。逢年过节,家人会在村里的青石板道上铺上一层厚厚的黄沙,寓意“黄沙铺道”欢迎归家。又因这个亭子是建在旁边小溪的堤坝上,故称之为沙堤亭。站在亭子里,脚下还能看见用青石板拼成的汉字“回”。


宿
感知徽州的古韵


   夜宿唐模法国家庭旅馆,一幢幢古宅,住在这里,体会旧时古村望族的古韵生活,走进房间,仿佛走进了梦中的故园,回到过往淡泊宁静的淳朴岁月,使人感受一种亲切、温馨、怀旧的情愫。

唐模法国家庭旅馆,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置身其中,让人有种穿越回明清时的错觉,不燥不潮,清爽舒适。在这里,闻香、品茗、会客,做一回文人雅士。


舌尖上的徽州


   漫步唐模老作坊以及水街边,地道的徽州风味小吃应有尽有,石头餜、毛豆腐、徽州老馄饨...想想就流口水了,有木有?

当暮色染上枝头,轻轻掩上传统的徽式木门,与家人朋友一同在品味楼享用晚餐。灯光幽落落的撒下,坐在精致的木椅上,感受这一室的古朴自然韵味,仿佛回到了徽州人家,流年静悄悄的穿梭在其中……


1022古徽州音乐会


古镇乡野,寥寥岁月

骑行慢步,道道林间

逐风捕乐,遥遥秋野

枕山吻水,迢迢赴约

 



反正总是要看音乐节的

何不让情怀在潺潺流水里孕育生长

反正秋天就是用来逍遥漫度的

何不来徽州这片生活如画般美好的土地

 


1022古徽州乡村音乐会

我们与李志、丢火车、贰佰、jam、三不像一起赴会徽州


部分来源:唐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