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混沌即道,《道德经》中道的内涵

 雪域寒冰s3q1i5 2016-10-18

文/丁茂顺

《道德经》一书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中华哲学思想的重要源流,无论是先秦的儒家、兵家、法家、杂家、阴阳家等,还是后世的理学家,乃至当今世界的哲学均受其影响,号为“百经之首”。

然而,由于此书的微言大义,玄妙精深,更多的读者更是感到“悟道”之难,进而产生难以“得道”的困惑。虽然老聃讲,“吾道甚易知,甚易行”。但是,人们在研学《老子》的时候,往往疲于体会领悟《老子》一书的“大道”,艰难困惑之余,称其为“玄学”。另外一些人,更是误入歧途,创立了道教,将《老子》奉为宗教经典,偏离了“道”的本义。凡此种种,人们感到对“道”的难知、难行,是不解于道问题的关键。

“道”是什么?其根本就是要回答世界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这是所有研究、学习哲学的人要面对的首要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世界观。是先有物质,后又精神,还是反之呢,还是其他,云云。古今中外的哲人们,众说纷纭,观点百出,迄今为止也没有描述的什么清楚的,各派系的哲学均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

老聃的认知,笔者认为最大的可能接近了世界本来面目。“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这句话体现了老子对世界认识。说白了,世界的本原就是混沌的,一个混沌体。

老聃讲:“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宇宙的本来面目是什么?人类起源于什么?物质与精神谁先谁后?其实是很难说清楚的。一些自诩唯物主义的哲学家们,认为世界是彻底可以认知的。其本身即是不唯物的。曾经有段时间,人们认为,基本粒子是不可分的,但是毛粒子的发现则证明了基本粒子的可分性。相信,随着科学的研究,毛粒子也是可分的。“吾生也有涯,知也有涯”。对于物质世界,人们永远都是是一个探究者,彻底认识本身就是过于绝对化,是不唯物的。这一点,我们不得不佩服先哲的智慧,知道自身的认识世界能力的有限性和世界的无限性,更看清了世界“混沌”的本质。

众所周知,对于世界的本来面目的争论,哲学上有唯心、唯物两大流派进行旷日持久的争论,两派就这一问题争论不休,互不想让。两派各有各的道理,但谁都无法彻底说服对方。那么,我们可以按照“先有物质还是先有精神”的格式造句:“先有天还是先有地”,“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先有男人还是先有女人”,“先有白天还是先有黑夜”,“先有大还是先有小”,种种。我们会发现,我们很难给予彻底的解答。笔者不才,认为唯心、唯物两大流派的争论都陷入了一个“哲学陷阱”--世界是对立统一的,没有物质,何谈精神,同理,没有精神,何谈物质?如果各执一端,恐怕难以对世界的本来面目探以究竟,在对立统一的两者之间探究谁先谁后,恐怕无异于在死胡同中寻找出路。因为,二者是从两个不同角度来看问题,并没有窥见世界的全身。譬如,两人各执一根两端粗细不一的棍子,执粗一端的会说棍子是粗的,而另一人说法则相反。

许多的时候,人类往往感到对识“道”的无助和莫名的困惑。其实,世界的本来面目就是混沌的,是各种元素的混合体,所以叫“混成”。因此难以彻底说的清楚的(不是说不清楚,注,是彻底)。混成的特性,谁能说清楚呢?又何必执着的想探究清楚呢?对于不可企及,不可能完全彻底认知的世界非要彻底认识,难免会进入自我设计的思维迷宫,难以自拔。所以讲,“道可道,非常道”。这一老聃对世界的基本认知,真实客观地、最大限度地接近世界的本来面目,可以说很老实地、很诚实地面对了世界。如果我们非要执着一端,所谓的弄个究竟,我们往往会陷入先有鸡后有蛋,先有男还是后有女的悖论怪圈中。

一切哲学产生的初衷都是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掌握这种能够客观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便是“得道”。《老子》对世界的认识,对道的“混沌”认识,无论是当时的舒格拉底、孔子,还是后世的朱熹、伏尔泰、卢梭,还是康德等,都是难以企及的,从可以展望的未来来看,仍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哲学丰碑。

图片/取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