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道德经》之三: “道”之创世纪

 雪峰读书 2015-06-10

  宇宙中有不同层次的物质,各层次的物质,可以独立存在,又可以互相转化,也可以彼此渗透。

《易·系辞》指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把物质的层次分为有形的“器”和无形的“道”。

《道德经》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把物质层次分为五个:道,一,二,三和万物。

 一、  有归于无

《庄子·天下篇》有云:“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然而最新的科学研究告诉我们,物质不是无限可分的,所以这句话是错误的。

高能物理知识可以把物质经过有限次的“切割”,可以分到夸克层面上,实验发现1/3夸克和1/2夸克等,但夸克一定是有限可分的,已经探明,夸克没有什么内部结构。

不能再细分的粒子,没有内部结构的粒子,如果进一步被“打破”,表面是得到了“无”,其实是能转化为了能量。此所谓,有归于无。

基于“有形”的物质转化为“无形”的能量,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给出了物质质量与其包含的能量之间的数学公式E=mc^2。

 二、 道生一

“道”是没有任何内容没有任何规定也没有空间和时间的“大”,但“否极泰来,物极必反”(《易经》),绝对的空必然产生无限的能量,即太和元气,或称元气,即所谓的“一”,在儒家称为“太极”。“一”在宇宙中是怎样的物质呢 ? 

“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  (《周易正义》)

“元者,气也,无形以起,有形以分,起造天地,天地之始也。” (《公羊传》)

“夫物,始于元气” ;“元气乃包裹天地八方,莫不受其气而生。” (《太平经》)  

“一”这个物质层次是“道”直接生发出来的,是距离“道”最近的物质层次,在《道德经》里,老子经常以“一”来代称“道”。

“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道德经》22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下正。”(《道德经》39章)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道德经》14章)

 一,是无边无际的太和元气,《太平经》说,“元气恍惚自然,共凝成一。”天地万物都是由元气生成的,元气赋予万物生机,生养万物,这是遵从了道的规律。

一与道对万物来说,都是“母亲”,但“一”是从道衍化而来,其体性较之道更具体,它是发生某一具体事物的根本动力。

唐朝盛世鸿儒孔颖达说:“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

 三、一生二

一,元气,阴阳未判,一气混元,其实里面有着两种不同性质的“气”,属阳的气,其性“动而流行”,属阴的气,其性“静而凝聚”。由此,元气衍化为阴阳二气,两者不仅互为依附,而且互相转化。此所谓“一生二”,是按照道的规律在变化发展。

一,若用圆圈来示意,那么,二,就可以用阴阳鱼来示意。当“一”开始衍化,而“二”尚未形成的一刹那,可以用阴阳鱼的圆心来示意,这是“一生二”的肇基,兼含阴阳特性, “一生二”的过程中的呈现,当然也可以是“二合一”过程的呈现。

注一: “二”,阴阳二气是无形无声的物态,不同于平时所指的阴阳,俗称的阴阳是指同一有形物质所内含的两种相对的属性。

注二: “二”中,阴阳二气只有性质上的区别,没有量上的区别。

 四、二生三

当“一生二”,元气化为阴阳二气之后,按照“道”的规律,阴阳二气会各自的特性继续运行,进一步分化,阴中分出阴阳,阳中也分出阴阳。于是,形成了阴中之阴即“太阴”、阴中之阳即“少阴”、阳中之阴即“少阳”与阳中之阳即“太阳”四种形态。此即“《易 ·系辞》中说的:“两仪生四象”。

在道家学说里,其实,少阴和少阳是阴阳二气的和合,统称为“和气”。“和气”与“太阳”、“太阴”就是“三”。 此所谓“二生三”。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 《道德经》42章 ) 

“三”仍属无形无相无声的“形而上”的范畴,是一个特定的物质层次,是“道”衍化为“形而下”的“器”的最后一个阶层。

 五、三生万物

“二生三”之后,阴阳二气不仅有了原来的性质分别,而且还产生了量的差别,这正是由无形向有形转化的开始。

 阳中之阳的“太阳”集中了阳动的特性与规律,此即有形之物的“质之始”。阴中之阴的“太阴”的静敛特性使阴气更加凝聚,此即有形之物的“形之始”。阴中之阳的“少阴”与阳中之阴的“少阳”兼有阴阳特性,两者结合成为“太阳”与“太阴”的连结枢纽,此即有形之物的“气之始”。

“质之始”、“形之始”与“气之始”混在一起仍是无形无相的气态,但却包含了有形之物的全部特质。当具体的有形之物生成后,这些特质就会聚集于该物质的中以体现其整体特性,同时也会弥散在该物质周围以便与客观世界联为一体。

“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交错,而变由生也。”《内经·运气类注》

“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 《素问 ·无元纪大论》 ) 

当“万物”这个物质层次形成后,就产生了万物自行繁衍的体系,即《易 ·系辞》中说的“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

此所谓“三生万物”。

 

六、上文设疑解答

1. “道之唯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像,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道德经》第21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德经》第25章)

“道”既是“空”,是“无”,为什么“道之唯物”?而且“有物混成”?

------本文讨论了《道德经》中涉及的五个物质层次,“一”是“道”直接生发出来的,是距离“道”最近的物质层次,在《道德经》里,老子经常以“一”来代称“道”。我认为,老子说的“道之唯物”与“有物混成”等,其实就是“一”。

“有物混成”,用以说明“道”是浑朴状态的,它是圆满和谐的整体,并非由不同因素组合而成的。

 

2.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第37章)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道德经》第25章)

“道”既然“无为”,“寂兮”,为何还要“无不为”?“周行而不殆”?

A.道常无为,意味着大道常寂寥,是道的状态。无不为,是大道的运行规律,“道法自然”,天地万物都是大道演化出来的,可谓无不为啊。

B.“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 形容“道”的独立性和永恒性,它不靠任何外力而具有绝对性。“周行而不殆”则是大道周行的生生不息特性。

 

附注一:五个层次的物质,可依次衍化,也可依次化合,它们都是宇宙中固有的物态。不仅四种无形物态可以互相兼容,而且与有形之器世界亦呈现兼容,也就说,器世界中都包含着“道”、“一”、“二”和“三”,只是我们通常感觉不到而已。

附注二:儒家《易 ? 系辞》中说的是“易有太极 ( 后儒称为无极生太极 ) ,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里的“道”与“易” ( 或无极 ) 是一个层次;“一”与“太极”是一个层次;“二”与“两仪” ( 或阴阳 ) 是一个层次;“三”与“四象”是一个层次;“万物”与“八卦”是一个层次。

附注三:本文引用了很多庞鹤鸣先生的思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