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典的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基本知识

 智能人做超人 2018-06-21

宇宙当中的物质是有不同层次的。有的简单地分为二层:一层是有形的物质,一层是无形的物质,这就是儒家、孔夫子所说的“形而上”(无形的)和“形而下”(有形的)。这和当代科学划分的物质层次又很相近。现代科学讲,有实体性物质存在和非实体性物质存在——两种物质存在。再细分,有形的万物非常复杂,但古人却一言以蔽之都叫“有形”,对无形无象的物质反而有更深入的探讨。有的把“无形的”部分分了三个层次,有的分成四个层次,什么“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我们偏重于把宇宙中的各层物质分为五层,有形的物质算一层,前面分为四层。这五个层次中最根本的层次,也叫作宇宙的最最基础的物质层次是道。


①道。道家管它叫作“道”,儒家称为“无极”,医家称为“太虚”,道也好,无极也好,太虚也好,它们都指的是宇宙最根本的层次,最基本的物质层次。宇宙当中各种物质都是在这个物质层次当中逐步衍化而成的。要是往前推、推,说宇宙当中什么最根本?这个“道”的物质层次是最根本的,到了根了,再不能变再不能分了,是最基础了。所以过去曾经有人说道是“宇宙的本根”。

道是什么样的东西呢?古人说,道是无形无象的。就是由于把道描述为无形无象、恍恍惚惚,以前就说它是“玄学”“神秘主义”。其实,古人对这个问题叙述得很明确,讲得也很清楚。《老子》讲:“道之为物,唯恍唯惚”,道是个物,这个物是恍恍惚惚的,你说它有,又找不到它的形象,说它没有,又确实有。“道之为物”就是对道的一个定义。再一个道的定义,“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也说道是物。老子没有把它说成是神而是个物。这个“物”和普通的物是不一样的,它是恍恍惚惚,看不见摸不到、感觉不到的东西,它可以慢慢生化出万事万物来。道比天地要早,比太极、元气还早。但是,对这个道再作更详细的描述古人也就不可能了,只能用一般的语言论述一下:道可以发生变化,变化之后就可以慢慢地一步一步地生出万物来;道不仅是一种事物,它可以贯穿到整个宇宙当中去,能生发万事万物,万事万物当中都有道。而且,每一种事物自己所具有的特征、特性,即它的自然之性都叫作道。道的功能就是自然本身具有的功能和规律。自然界本身具有的功能和规律都属于道。有人过去把道解释成“规律”,其实这个讲法不确切。道本身既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又是这种物质的功能,又是这种功能所表现出来的规律。这样认识才是完善的。因为规律是什么的规律呢?是它变化的规律,变化就是它的功能,功能是谁的功能呢?是物质的功能,道本身是一种最根本的物质,它也能发生最根本的变化,就是它最根本的规律,就是这个道。如果从它的物质性来讲,道这种物质它非常精细,非常细微,从它所占的时间和空间来讲,空间上没有边,处处都充满着道,无处不充满着道,宇宙这个空间没有边,道也没有边,道和空间这个整体是一体的一样的,这个空间就是道的体。时间也是无边无涯的,时间这个整体是个运动的规律,是变化的,时间就是道的用。道的体用有变化,时间和空间本身就是道的表现,它们是一个东西。但是这个时间和空间和我们当代科学所说的时间和空间是不一样的。它这个时间空间是绝对的时间和空间,不是咱们物理学说的相对的时间和空间,而是哲学上说的时间和空间,它们是等同的,是一个东西。但是现在我们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还不够,因为现在我们基本上谈的是相对的时空。对道这个物质,同学们这样认识就够了。不过古人谈论“道”这个字的时候,并不都是这个概念。只是最经典的道家老子、庄子谈论道的时候,对道的定义,道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这样的内容。可是古人对道谈得很多,道有好多方面的含义。我们讲的道,是道家最原始、最根本的概念,我们认为它是最正确的。


②太极。太极是第二个层次。道是最底层的(当然,它也贯穿于各层次),比道高一层、更复杂一点具休一点的层次称为“太极”,也称为“太一”,也称为“元气”,天地的元气(元气这个词是从比较早的医学界搞起来的)。道家说“道生一”。到了汉朝觉得光说“一”还不够,加个“太”。太就是大的意思,一个最大的一,没有边的一。“太一”属于道家的,“太极”是儒家的,“元气”属于医学的。但是古人这三家是分不清的,是彼此联系互相渗透着的。太极这一层次比道具体一点了,由道生出元气来,元气也说是模模糊糊、恍恍惚惚的。过去说元气“一气流行”,这个气动起来了,有了运动就产生东西。元气的运动和我们现在所领会的运动不等同。我们现在所说的运动,是指物质的位移,在元气里边因为没有相对的“静”,所以也不存在我们现在说的这种动。既然位置也不动,这个“动”怎么理解?

这就涉及到微观科学了。现在的科学发展,慢慢地跟中国古代的说法很相近。现代科学认为到了微观领域有一种“律动”,也叫“脉动”,是一种振动,就像理论物理学里说的“隐秩序”,到了非常微细的长度和时间里边,整个宇宙出现一种“脉动”,好像脉搏的跳动。太极的这种动和我们现在说的动是不一样的,在这一点上,它和“道”是不相同的。在道里边这样的脉动是不明显的,而太极里面的脉动却成了它本身的内容。

宇宙里的物质,最低层、最原始的物质层次叫一,道是一(说是一也行,说没有一也行),元气也是一。道生了元气,为什么道和元气都说是一呢?元气是一,在这一点上跟道没有区别,是相同的。但是道的物质性少一点,元气的物质性多一点,它们两个都是个一,就这点区别。可是到“太极”这儿就不一样了,太极“一生二”,生出两个来了,成了“阴阳”了。


③阴阳。在阴阳这一层次里,儒家、道家、医家没有什么更大的区别,一说阴阳就是两个,都叫阴阳,没别的东西了。“阴阳”表示什么呢?阴有凝聚的性质,阳有动散的性质。从太极来说,太极是个动,凝聚也是个动,散也是个动。这怎么理解呢?比如你站在生物的立场来讲,生是阳,死是阴;可是要站在死物的立场上说,一有了生命死就没了,“活的”没了生命就生了“死的”。就是这个道理。拿鬼做例子(以前说有鬼,鬼是个生命叫魂灵),生了人死了鬼,死了人生了鬼。阴阳也是一样。本来就一个太极的动,往这边动是生,往那边动是死。往这边动也叫动也是太极,往那边动也是动也叫太极,太极里边就一个动把这都包括了。


④三。历史上有不少说三就是多,就是指万物。我们讲,三还不能说就是万物。古人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过去《太平经》讲“天、地、人”,到了“人”这个层次就到万物里边来了。以前讲“天、地、人”生万物,这个解释不合适。我们认为“三”不是个具体的事物,同样属于无形无象的东西。这就是《老子》所说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有了阴阳,它们再一碰,又出来一个第三者中性的“和”,这三个生出万物来。我们分析古人的论述,“三”代表了一个层次。它是个什么样的层次呢?到了阴阳又继续分,阴里边再分阴阳,阳里边再分阴阳。

(如图1-4)这里都是阴没有阳(图A处),这个阴里边带一块阳(图B),这个阳里边带一块阴(图C处),这里都是阳没有阴(图D处)。这样一分化,一冲,把它们连到一块,这是纯阴(A),这是纯阳(D),两个一连一冲,“冲气以为和”,把它们合到一块了,它们就和和气气连到一起了。怎么连?拿阴中之阳与阳中之阴一连,连成一个“和”,合起来了就变成三个了。所以万物是从阴、阳、和这三个生发出来的。

(我们仅拿阴阳鱼作比喻)。其中,阴中之阴凝聚性特别强,是有形之物的开始;阳中之阳功能发展起来很强,是功能的开始;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连在一块还是气,这样就有形、有气、有质(最根本的功能就是本质),到了人就称为精、气、神。功能最强的是神,有形的物质称为形,又有形又有功能、形和功能的统一就是气。这就是《列子》讲的“形之始,质之始,气之始”。有了形、气、质的开始,但是还没出现形气质具体的有形的物质,这三个东西也是连在一块混在一起还没有分开,在一个层次,这个层次就相当于万物层次的混元气,就是“三”这个层次,形、气、质混到一起(包括形气质的特性),也是三者混而为一、还没有分开。所以,太极、二仪、四象(三),也是属于无形的物质层次,都是“形而上谓之道”这个层次里边的。然后就进入有形物质即“形而下谓之器”里边了。


⑤三生万物。万物这个层次,从总的排列是第五层。道、太极、阴阳、三(三相当于万物层次的混元气),到 第五层就变成万物,变成有形的了。有形怎么来的?就从阴阳一化生,当中经过混元——“三”,再一化生再一凝聚(凝聚过程非常快),从无形变成有形。一变成有形物质就到了器世界,到现实的宇宙世界里边来了。有了万物之后,万物又生万物,有形的生有形的,简单的变成复杂的,复杂的裂解开变成简单的,可以互相变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